一种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565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包括外壳,外壳包括第一练泥腔和第二练泥腔,第一练泥腔设置于第二练泥腔上端,第一练泥腔上端设置有进泥口,述第一练泥腔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一切刀,第一切刀设置在第一转轴更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第一练泥腔与第二练泥腔连接,第二练泥腔前端为出料口;第二练泥腔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螺旋叶片和第二切刀,第二切刀设置在第二转轴更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第一螺旋叶片上设置通风烘干装置。风烘干装置。风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


[0001]本技术涉及练泥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陶泥的制作过程中,练泥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常用的方法有手工练泥和通过练泥机练泥,由于手工练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练泥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采用练泥机练泥。练泥机省时、省力、省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过练泥机挤压,泥料组织更均匀,可塑性能和致密度也更好,既便于成型也提高了坯件的干燥强度和机械强度。但现有的练泥机由于只设置了一个练泥箱,无法满足人们对不同质量泥料的加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练泥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本技术通过在练泥过程中,对陶泥进行通风和烘干,使陶泥组织更加均匀,可塑性能和致密性也更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练泥腔和第二练泥腔,所述第一练泥腔设置于第二练泥腔上端,所述第一练泥腔上端设置有进泥口,所述述第一练泥腔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设置在第一转轴更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练泥腔与第二练泥腔连接,第二练泥腔前端为出料口;所述第二练泥腔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螺旋叶片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设置在第二转轴更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旋叶片上设置通风烘干装置,所述通风烘干装置用于对泥料中的水分进行蒸发,通过多个练泥腔对陶泥进行反复练泥,且在第一螺旋叶片上增加了通风烘干装置,对陶泥进行通风烘干,使陶泥的组织更加均匀,可塑性能和致密性也更好,所制作的瓷器的质量也更加优异。
[0005]优选的,通风烘干装置包括风口、风机和加热组件,所述风口均匀设置在第一螺旋叶片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从第一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开始与第一螺旋叶片上的风口相连通,所述加热组件和风机设置在风道外侧,通过在第一转轴内设置风道,并且从第一螺旋叶片的表面吹出,第一螺旋叶片与陶泥充分接触,使陶泥收到通风烘干更均匀。
[0006]优选的,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固定在风机和风道之间,加热片可以提供稳定的热源。
[0007]优选的,第一练泥腔与第二练泥腔之间设置有真空室,所述真空室一端连接第一练泥腔的出料端,另一端连接第二练泥腔的入料端。
[0008]优选的,加热片为云母板或镀锌板或不锈钢板,耐高温性能好,云母板可耐600℃高温;绝缘性能好、绝缘电阻大于100MΩ;重量轻,厚度薄。体积小,功率大;可根据需要方
便、容易地设计成各种型状,成本低。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采用本技术的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可以通过在第一转轴内设置风道,并且从第一螺旋叶片的表面吹出,第一螺旋叶片与陶泥充分接触,使陶泥收到通风烘干更均匀,使陶泥的组织更加均匀,可塑性能和致密性也更好,所制作的瓷器的质量也更加优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中第一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外壳;10、第一练泥腔;100、第一电机;101、第一转轴;102、第一螺旋叶片;103、第一切刀;11、第二练泥腔;110、第二电机;111、第二转轴;112、第二螺旋叶片;113、第二切刀;12、进泥口;13、真空室;2、通风烘干装置;20、风口;21、风机;22、加热组件;23、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5]如图1至2所示的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练泥腔10和第二练泥腔11,所述第一练泥腔10设置于第二练泥腔11上端,所述第一练泥腔10上端设置有进泥口12,所述述第一练泥腔10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一电机100,所述第一电机100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一转轴101,所述第一转轴10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旋叶片102和第一切刀103,所述第一切刀103设置在第一转轴101更靠近第一电机100的一端,所述第一练泥腔10与第二练泥腔11连接,第二练泥腔11前端为出料口;所述第二练泥腔11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二电机110,所述第二电机110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二转轴111,所述第二转轴111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螺旋叶片112和第二切刀113,所述第二切刀113设置在第二转轴111更靠近第二电机110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旋叶片102上设置通风烘干装置2,所述通风烘干装置2用于对泥料中的水分进行蒸发。
[0016]通风烘干装置2包括风口20、风机21和加热组件22,所述风口20均匀设置在第一螺旋叶片102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101内设置有风道23,所述风道23从第一转轴101远离电机的一端开始与第一螺旋叶片102上的风口20相连通,所述加热组件22和风机21设置在风道23外侧;加热组件22包括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固定在风机21和风道23之间;加热片为云母板或镀锌板或不锈钢板。
[0017]第一练泥腔10与第二练泥腔11之间设置有真空室13,所述真空室13一端连接第一练泥腔10的出料端,另一端连接第二练泥腔11的入料端。
[0018]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方形陶泥练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练泥腔(10)和第二练泥腔(11),所述第一练泥腔(10)设置于第二练泥腔(11)上端,所述第一练泥腔(10)上端设置有进泥口(12),所述述第一练泥腔(10)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一电机(100),所述第一电机(100)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一转轴(101),所述第一转轴(10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旋叶片(102)和第一切刀(103),所述第一切刀(103)设置在第一转轴(101)更靠近第一电机(100)的一端,所述第一练泥腔(10)与第二练泥腔(11)连接,第二练泥腔(11)前端为出料口;所述第二练泥腔(11)外表面左侧的中端设有第二电机(110),所述第二电机(110)外表面的中端设有第二转轴(111),所述第二转轴(111)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螺旋叶片(112)和第二切刀(113),所述第二切刀(113)设置在第二转轴(111)更靠近第二电机(110)的一端;所述第一螺旋叶片(102)上设置通风烘干装置(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耿吴武坚张盛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三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