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146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包括安装于万向进风罩内并与转轴连接的伸缩式叶轮机构,所述万向进风罩包括沿竖向相对设置的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下罩壳的下端与支撑塔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塔安装于地面上,所述伸缩式叶轮机构转动装配于上罩壳和下罩壳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应不同方向的风,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并可根据风力的强弱进行自调整,实现有效利用风能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风力发电的技术领域。电的技术领域。电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的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是将风力通过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发电方式,针对于风力较为频繁,且风力较大的区域,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在该区域安装多个风力发电机。然而,大部分区域的风力强度时强时弱,且风力强度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季节性因素,而且季风的强度及季风的风向均发生变化。现有的风力发电机为了实现适应不同向的风向,需要采用变桨机构来驱动叶片发生转动,使得叶片正对着风向,进而实现叶片有效转动,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这样,不仅结构过于复杂,不利于后期的维护及部件的更换。而且对风向的判定需要设置相应的设备,对风向判断的准确性上也具有一定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用以适应不同方向的风,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并可根据风力的强弱进行自调整,实现有效利用风能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包括安装于万向进风罩内并与转轴连接的伸缩式叶轮机构,所述万向进风罩包括沿竖向相对设置的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下罩壳的下端与支撑塔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塔安装于地面上,所述伸缩式叶轮机构转动装配于上罩壳和下罩壳之间。
[0005]进一步的,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之间均匀地设置有多根伸缩杆,各所述伸缩杆沿竖向设置,且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罩壳和下罩壳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之间沿二者周向均匀地形成有多个主进风口,各所述主进风口的口径沿伸缩式叶轮机构的径向向内渐缩,于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的中心处分别构造有装配板,各所述装配板分别与相对应的上罩壳或下罩壳一体成型。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均具有随形的弹性骨架,于所述弹性骨架外注塑有聚乙烯材料并形成包覆层,于所述上罩壳靠近伸缩式叶轮机构处沿上罩壳的周向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导流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骨架包括多根第一弹簧相互勾连而形成的结构,或者多根第二弹簧相互勾连而形成的结构,或者由多片金属网边沿相互焊接而形成的结构;所述第一弹簧为圆柱形的结构,所述第二弹簧为圆锥形的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式叶轮机构包括沿竖向相对设置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多片弹性螺旋叶片,所述弹性螺旋叶片沿上固定板或下固定板的周向均匀设置,且各弹性螺旋叶片的两端分别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固定连接,上固定板与上罩壳转动连接,下固定板与下罩壳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上端中心处构造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上罩壳转动连接,且连接柱的上端面为向上凸起的曲面,且曲面的边沿与上罩壳的上端面平滑接续。
[0011]进一步的,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构造有主动伸缩机构,所述主动伸缩机构位于多片弹性螺旋叶片所围构的空间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动伸缩机构包括构造于上固定板下端中心处的第一杆体,于所述转轴的上端构造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上端伸入多片弹性螺旋叶片所围构的空间内并靠近第一杆体的下端,于第一杆体的下端构造有导向套,所述第二杆体的上端插入导向套内,且于导向套内形成有介质驱动腔,介质经第二杆体进入或排出介质驱动腔。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套的内腔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第二杆体适配于导向套的内腔内;于第二杆体上且位于下固定板的下部转动安装有转接器,所述转接器具有相互独立的介质进口腔和介质排出腔,于第二杆体上构造有分别与介质驱动腔连通的介质进入通道和介质回流通道,所述介质进口腔和介质排出腔分别经相对应的介质进入通道和介质回流通道与介质驱动腔连通。
[0014]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自然风的沿其风向吹进万向进风罩,之后作用在伸缩式叶轮机构上,进而使得伸缩式叶轮机构转动,在转轴上安装有发电机转子,在支撑塔上安装有发电机定子,该发电机转子装配在发电机定子内,进而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目的;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万向进风罩,使得本专利技术适应不同方向的风;而且当自然风的风速(强度)发生变化时,伸缩式叶轮机构被动或者主动发生轴向伸缩,一方面适应不同强度的风,并将进入万向进风罩内的风能有效转化为机械能,同时在伸缩式叶轮机构的伸缩过程中,可将伸缩式叶轮机构内及上罩壳上附着的灰尘、雨水或所结的冰块去除;当风速较小时,伸缩式叶轮机构处于收缩状态,使得伸缩式叶轮机构紧凑,驱动所需的风能较小,即在风的强度较低时也可运转,进行发电作业;当风速较大,缩式叶轮机构采用主动伸缩的方式时,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不对缩式叶轮机构进行伸缩,这样在确保缩式叶轮机构保持紧凑状态下,缩式叶轮机构被驱动而大幅度的提高转速,并根据需求间隙控制缩式叶轮机构伸缩,使得其上的杂质清除;当风速较大,缩式叶轮机构采用被动伸缩的方式时,在风力的作用下上罩壳向远离下罩壳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缩式叶轮机构伸展,使得缩式叶轮机构的转速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避免降低部分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风速处于间歇式的增强或者减弱,无需额外设置去除杂物或者除冰的装置,就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外表面上杂质或者结冰的清除;综上可知,适应不同方向的风,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并可根据风力的强弱进行自调整,实现有效利用风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除伸缩式叶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弹性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弹性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三种弹性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结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伸缩式叶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主动伸缩机构的伸缩式叶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结构主视图;图12为图10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0017]标注部件:100

万向进风罩,101

上罩壳,102

下罩壳,103

装配板,104

装配口,105

导流孔,106

第一弹簧,107

第二弹簧,108

金属网,200

伸缩式叶轮机构,201

下固定板,202

上固定板,203

弹性螺旋叶片,204

连接柱,205

第一杆体,206

导向套,207

介质驱动腔,3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万向进风罩内并与转轴连接的伸缩式叶轮机构,所述万向进风罩包括沿竖向相对设置的上罩壳和下罩壳,所述下罩壳的下端与支撑塔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塔安装于地面上,所述伸缩式叶轮机构转动装配于上罩壳和下罩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之间均匀地设置有多根伸缩杆,各所述伸缩杆沿竖向设置,且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上罩壳和下罩壳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之间沿二者周向均匀地形成有多个主进风口,各所述主进风口的口径沿伸缩式叶轮机构的径向向内渐缩,于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的中心处分别构造有装配板,各所述装配板分别与相对应的上罩壳或下罩壳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壳和下罩壳均具有随形的弹性骨架,于所述弹性骨架外注塑有聚乙烯材料并形成包覆层,于所述上罩壳靠近伸缩式叶轮机构处沿上罩壳的周向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导流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骨架包括多根第一弹簧相互勾连而形成的结构,或者多根第二弹簧相互勾连而形成的结构,或者由多片金属网边沿相互焊接而形成的结构;所述第一弹簧为圆柱形的结构,所述第二弹簧为圆锥形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万向进风叶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叶轮机构包括沿竖向相对设置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辉张娜张培刘光辉王喜燕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