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314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茶制备技术领域。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向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进行发酵,每克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大于或等于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有较多的专利公开了小叶苦丁茶的制备方法,其中也包括了采用发酵的方式处理小叶苦丁叶制备发酵茶,这些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申请号201911067434.2的一种发酵苦丁茶的生产方法,其公开了一种发酵苦丁茶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清洗、杀青、一次发酵、茶叶清理、二次发酵和筛选烘干,使加工成的发酵苦丁茶不仅保留了苦丁茶入口苦涩、量少味浓、耐冲泡的传统特点,还具备了红茶的醇和温润,帮助肠胃消化、促进食欲,有养胃护胃的功效,改善了传统加工方法不易将苦丁茶加工成发酵红茶的现状,且改变了传统苦丁茶寒凉的性质,使脾胃虚寒或患风寒感冒的人也适宜饮用苦丁茶。该方法采用三种生物学特性相差较大的真菌进行小叶苦丁的混菌发酵,一方面很难实现发酵过程的控制以及发酵终点的判断,导致工艺不稳定,每批次产品质量不一致;另一方面,该专利技术中未陈述具体的用于接种小叶苦丁叶发酵的种子状态(是液态种子还是固态种子,是孢子还是菌丝段或是菌丝球等)以及具体的发酵工艺,因此该技术实际并不成立,技术工艺的可执行性更无从提及。此外,上述相关专利未涉及细菌益生菌应用于小叶苦丁的发酵技术、工艺等的构建内容。
[0003]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和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向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进行发酵,每克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大于或等于5
×
107cfu的乳杆菌,接种的乳杆菌是在培养时向培养基中添加有小叶苦丁提取物驯化后的乳杆菌;
[0007]将发酵后得到的小叶苦丁叶烘干。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驯化的乳杆菌为专利号为ZL201610278215.9的专利菌株。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酵温度为30~45℃,发酵时间为10~12h。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克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5~10)
×
107cfu乳杆菌;
[0011]优选地,接种所述乳杆菌的方式是向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种子液,所述乳杆菌种子液浓度为1(108cfu/ml,接种量为0.05~0.80ml/g。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向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之前还包括培养驯化乳杆菌,培养驯化方式为:
[0013]将乳杆菌株活化,制成菌悬液,按照每100mL培养基接种(5~15)
×
108cfu乳杆菌的量将所述菌悬液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中含有占所述液体培养基体积1~2%的小叶苦丁叶提取液。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0.8~1.5wt%的葡萄糖、0.8~1.2wt%的蛋白胨、0.8~1.2wt%的牛肉膏、0.35~0.45wt%的酵母膏、0.45~0.55wt%的乙酸钠、1~2vt%的所述苦丁叶提取液以及余量的水。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培养温度为28~32℃,培养初始pH为5.8~6.3,培养时间为18~20h。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烘干是先在90~130℃下烘干至水分含量为25~40%,然后在60~95℃下烘干至水分不大于10%。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向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之前还包括对鲜小叶苦丁叶进行杀青,杀青方式为:100~130℃,蒸汽杀青20~50min。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采用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通过上述设计的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乳杆菌对小叶苦丁叶进行发酵,发酵后改变小叶苦丁茶的物质构成,乳杆菌代谢产物与小叶苦丁叶有效成分叠加,对人体生理功效产生叠加效果;最重要的是采用乳杆菌发酵小叶苦丁茶后可明显改善小叶苦丁茶的苦涩味,增强饮用性;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采用在小叶苦丁提取物环境下驯化后的乳杆菌,这样的乳杆菌接种至小叶苦丁叶上能够更好适应小叶苦丁叶发酵环境,实现高效、高质发酵。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发酵制得的小叶苦丁茶冲泡后,汤色清亮,带有茶清香略带鲜香味,口感好。并且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还没有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浸提过程,可避免有机溶剂引入导致的产品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使用的乳杆菌的生长动力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6]向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进行发酵,每克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大于或等于5
×
107cfu的乳杆菌,接种的乳杆菌是在培养时向培养基中添加有小叶苦丁提取物驯化后的乳杆菌;
[0027]将发酵后得到的小叶苦丁叶烘干。
[0028]本申请采用乳杆菌对小叶苦丁叶进行发酵,发酵后改变小叶苦丁茶的物质构成,乳杆菌代谢产物与小叶苦丁叶有效成分叠加,对人体生理功效产生叠加效果;最重要的是采用乳杆菌发酵小叶苦丁茶后可明显改善小叶苦丁茶的苦涩味,增强饮用性;而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采用在小叶苦丁提取物环境下驯化后的乳杆菌,这样的乳杆菌接种至小叶苦丁叶上能够更好适应小叶苦丁叶发酵环境,实现高效、高质发酵。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发酵制得的小叶苦丁茶冲泡后,汤色清亮,带有茶清香略带鲜香味,口感好。并且该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还没有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剂浸提过程,可避免有机溶剂引入导致的产品安全问题。
[0029]具体地,制备方法为:
[0030]S1、制备乳杆菌种子液
[0031]1)制备菌株
[0032]菌株:植物乳杆菌分类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6037,保藏日期为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进行发酵,每克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大于或等于5
×
107cfu的乳杆菌,接种的乳杆菌是在培养时向培养基中添加有小叶苦丁提取物驯化后的乳杆菌;将发酵后得到的小叶苦丁叶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驯化的乳杆菌为专利号为ZL201610278215.9的专利菌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温度为30~45℃,发酵时间为10~1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克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5~10)
×
107cfu乳杆菌;优选地,接种所述乳杆菌的方式是向所述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种子液,所述乳杆菌种子液浓度为1
×
108cfu/ml,接种量为0.05~0.80ml/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叶苦丁乳杆菌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杀青后的小叶苦丁叶上接种乳杆菌之前还包括培养驯化乳杆菌,培养驯化方式为:将乳杆菌株活化,制成菌悬液,按照每100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礼红白雪谢文利吴雨烔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泰和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