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67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涉及双固化保护膜技术领域,包括保护膜(9)、超爽滑膜(10)、双固化层(6)、高粘压敏胶层(7)、氟素离型膜(8);以上各层下侧面由上而下依次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超爽滑膜,有利于使用者在使用电子数码产品时,触感爽滑,手汗与污渍等不易附着,且提高了双固化保护膜本体的防磨性。保护膜本体的防磨性。保护膜本体的防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双固化保护膜
,具体为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一些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大众化消费电子产品已经广泛进入普通家庭,与此同时,带给屏幕多一层防护的“保护膜”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快消品”。鉴于现有电子产品已从传统的平面显示屏过渡到曲面显示屏,为了更好的对曲面显示屏进行防护,现有双固化保护膜经过加热

冷却初定形,UV光固后可全面与曲面显示屏贴合在一起。双固化保护膜的使用不仅使电子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还可以保护屏幕、防水防尘。但是双固化保护膜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变涩”,手汗与污渍长期附着在保护膜表面,使用户触摸显示屏时的触控灵敏度显著下降,尤其对游戏玩家而言,触控失灵如同噩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包括保护膜9、超爽滑膜10、双固化层6、高粘压敏胶层7、氟素离型膜8;以上各层下侧面由上而下依次连接在一起。
[0006]所述保护膜9由第一基膜层1,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两层结构组成;
[0007]所述第一基膜层1下侧面连接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
[0008]所述超爽滑膜(10)由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硬化层(4),第二基膜层(5)的三层结构组成;所述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下侧面连接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下侧面连接硬化层4,硬化层4下侧面连接第二基膜层5。
[0009]所述第二基膜层5下侧面连接所述双固化层6;所述双固化层6下侧面连接所述高粘压敏胶层7;所述高粘压敏胶层7下侧面连接所述氟素离型膜8。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基膜层厚度为23

100μm,选用PET 膜或SRF膜;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厚度为10

20μm;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全氟聚醚防指纹层厚度为10

80nm,动摩擦系数为0.01

0.05,水接触角为110
°‑
120
°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硬化层厚度为2

8μm;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基膜层厚度为23

100μm,选自PET膜或SRF膜;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双固化层厚度为40

80μm;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高粘压敏胶层厚度为15

25μm,选自高粘性PU胶,高粘性亚克力胶,高粘性硅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氟素离型膜厚度为23

100μm。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通过设置全氟聚醚防指纹层,使得保护膜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性能,其采用的全氟聚醚涂液由全氟聚醚基团和硅氧烷基团组成,氟元素本身极性较强,易于在全氟聚醚防指纹层表面分布,硅氧烷基团主要集中在全氟聚醚防指纹层内部,其键长较长键能较大,使得全氟聚醚防指纹层随着手指往复摩擦等受力方向的改变仍具有良好的手感,滑爽性。
[0020]2、由于全氟聚醚防指纹层的水接触角较高,手汗与污渍不易附着其上,从而显著提高了保护膜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污及耐磨持久性。
[0021]3、此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由第一基膜层和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组成的保护膜保护双固化保护膜的全氟聚醚防指纹层,可避免双固化保护膜在制造、运输、贴附显示屏的制程中受灰尘、杂质的污染,降低双固化保护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23]图中:1、第一基膜层;2、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3、全氟聚醚防指纹层;4、硬化层;5、第二基膜层;6、双固化层;7、高粘压敏胶层; 8、氟素离型膜;9、保护膜;10、超爽滑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包括保护膜9、超爽滑膜10、双固化层6、高粘压敏胶层7、氟素离型膜8;以上各层下侧面由上而下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护膜9由第一基膜层1,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两层结构组成;所述第一基膜层1下侧面连接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
[0028]所述超爽滑膜10由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硬化层4,第二基膜层5的三层结构组成;所述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下侧面连接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下侧面连接硬化层4,硬化层4下侧面连接第二基膜层5。
[0029]所述第二基膜层5下侧面连接所述双固化层6;所述双固化层6下侧面连接所述高粘压敏胶层7;所述高粘压敏胶层7下侧面连接所述氟素离型膜8。
[003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基膜层厚度为23μm,选用PET膜;
[003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厚度为10μm;
[003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全氟聚醚防指纹层厚度为10nm,动摩擦系数为0.01,水接触角为110
°

[003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硬化层厚度为2μm;
[003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基膜层厚度为50μm,选用PET膜;
[003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双固化层厚度为40μm;
[003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高粘压敏胶层厚度为15μm,选自高粘性PU胶;
[003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氟素离型膜厚度为23μm。
[0038]实施例2
[003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包括保护膜9、超爽滑膜10、双固化层6、高粘压敏胶层7、氟素离型膜8;以上各层下侧面由上而下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护膜9由第一基膜层1,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两层结构组成;所述第一基膜层1下侧面连接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
[0040]所述超爽滑膜10由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硬化层4,第二基膜层5的三层结构组成;所述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下侧面连接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下侧面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包括保护膜(9)、超爽滑膜(10)、双固化层(6)、高粘压敏胶层(7)、氟素离型膜(8);以上各层下侧面由上而下依次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爽滑膜(10)由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硬化层(4),第二基膜层(5)的三层结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9)由第一基膜层(1),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两层结构组成;所述第一基膜层(1)下侧面连接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粘亚克力压敏胶层(2)下侧面连接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全氟聚醚防指纹层(3)下侧面连接硬化层(4),硬化层(4)下侧面连接第二基膜层(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膜层(5)下侧面连接所述双固化层(6);所述双固化层(6)下侧面连接所述高粘压敏胶层(7);所述高粘压敏胶层(7)下侧面连接所述氟素离型膜(8)。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感爽滑的双固化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膜层(1)厚度为23

100μm,选用PET膜或SRF膜。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程李超邹清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