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生硅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66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硅胶布领域的一种双面生硅胶布,包括硅胶布本体,硅胶布本体由内胶层、加强层和外胶层组成,内胶层为里层,内胶层的外面包裹有加强层,加强层的外面包裹有外胶层,每两个硅胶布本体之间均设置有压痕,通过双手沿着压痕的边线撕开需要的硅胶布本体长度,不需要借助剪切工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了硅胶布本体的实用性,通过硅胶加热片通电后对导热层加热,并通过多个透气孔使导热层便于传导热量,进一步加强硅胶布本体的导热和散热性能。热和散热性能。热和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生硅胶布


[0001]本技术涉及生硅胶布领域,具体是双面生硅胶布。

技术介绍

[0002]双面生硅胶布是以玻璃纤维作为基材进行加固的有机硅高分子聚合物弹性体,具有耐酸碱、耐磨、耐高低温、耐腐蚀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学工厂、炼油厂、港口及工业热水和蒸汽输送、汽车、医疗、潜水、食品等行业,双面生硅胶布能有效地降低电子组件与散热器之间的热阻,并且电气绝缘,介电强度高,抗化学性能好,能抵受高电压和金属件的刺穿而导致的电路短路,是代替传统云母及硅脂的一种优良导热绝缘材料。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双面生硅胶布质量上越做越好,但双面生硅胶布加厚加强后不易撕开,需要使用剪切工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双面生硅胶布导热性能还需要加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双面生硅胶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面生硅胶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双面生硅胶布,包括硅胶布本体,所述硅胶布本体由内胶层、加强层和外胶层组成,所述内胶层为里层,所述内胶层的外面包裹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外面包裹有外胶层,每两个所述硅胶布本体之间均设置有压痕。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胶层和外胶层均为未硫化的硅橡胶材料,所述加强层是由横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和竖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结构后压延而成,所述横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和竖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直径相同,内胶层和外胶层均采用未硫化操作,不含硫或氮,不会排放有毒烟雾,保护环境。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胶层与加强层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外胶层与加强层之间设置有弹性层,通过弹性层缓冲硅胶布本体两面黏粘物品之间的冲击力,提高硅胶布本体的韧性。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层上表面内嵌有硅胶加热片,所述导热层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通过硅胶加热片通电后对导热层加热,并通过多个透气孔使导热层便于传导热量,进一步加强硅胶布本体的导热和散热性能。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胶层和外胶层表面均涂覆有胶粘涂层,通过双层胶粘涂层的设置可以加强硅胶布本体双面的黏粘性能。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胶层上设置有离型保护层,所述离型保护层外面设置有防火阻燃层,通过离型保护层保护硅胶布本体,避免在未使用硅胶布本体时胶粘涂层沾到灰尘或其他物品,导致硅胶布本体粘性失效造成浪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双手沿着压痕的边线撕开需要的硅胶布本体长度,不需要
借助剪切工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了硅胶布本体的实用性。
[0014]2、本技术中,通过硅胶加热片通电后对导热层加热,并通过多个透气孔使导热层便于传导热量,进一步加强硅胶布本体的导热和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导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硅硅胶布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中:1、硅胶布本体;2、内胶层;3、加强层;4、外胶层;5、压痕;6、导热层;601、硅胶加热片;602、透气孔;7、弹性层;8、胶粘涂层;9、离型保护层;10、防火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双面生硅胶布,包括硅胶布本体1,硅胶布本体1由内胶层2、加强层3和外胶层4组成,内胶层2为里层,内胶层2的外面包裹有加强层3,加强层3的外面包裹有外胶层4,每两个硅胶布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压痕5,通过双手沿着压痕5的边线撕开需要的硅胶布本体1 长度,不需要借助剪切工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了硅胶布本体1的实用性。
[0021]其中,内胶层2和外胶层4均为未硫化的硅橡胶材料,加强层3是由横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和竖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结构后压延而成,横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和竖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直径相同,内胶层2和外胶层4均采用未硫化操作,不含硫或氮,不会排放有毒烟雾,保护环境;内胶层2与加强层 3之间设置有导热层6,外胶层4与加强层3之间设置有弹性层7,通过弹性层7缓冲硅胶布本体1两面黏粘物品之间的冲击力,提高硅胶布本体1的韧性;导热层6上表面内嵌有硅胶加热片601,导热层6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602,通过硅胶加热片601通电后对导热层6加热,并通过多个透气孔602使导热层6便于传导热量,进一步加强硅胶布本体1的导热和散热性能;内胶层2和外胶层4表面均涂覆有胶粘涂层8,通过双层胶粘涂层8的设置可以加强硅胶布本体1双面的黏粘性能;外胶层4上设置有离型保护层9,离型保护层9外面设置有防火阻燃层10,通过离型保护层9保护硅胶布本体1,避免在未使用硅胶布本体1 时胶粘涂层8沾到灰尘或其他物品,导致硅胶布本体1粘性失效造成浪费。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使用硅胶布本体1时,通过双手沿着压痕5的边线撕开需要的硅胶布本体1长度,不需要借助剪切工具,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了硅胶布本,1的实用性,通过离型保护层9 与硅胶布本体1之间的缝隙,把离型保护层撕开便可使用,硅胶布本体1通过双层胶粘涂层8贴在两个粘贴的物品之间,通过弹性层7缓冲硅胶布本体1两面黏粘物品之间的冲击力,提高硅胶布本体1的韧性,通过硅胶加热片601通电后对导热层6加热,并通过多个透气孔602使导热层6便于传导热量,进一步加强硅胶布本体1的导热和散
热性能,通过双层胶粘涂层8的设置可以加强硅胶布本体1双面的黏粘性能,未使用硅胶布本体1时,通过离型保护层9保护硅胶布本体1,避免胶粘涂层8沾到灰尘或其他物品导致硅胶布本体1粘性失效,造成浪费,通过防火阻燃层10保护硅胶布本体1不受烧损,提高了硅胶布本体1 的耐火抗高温性能,内胶层2和外胶层4均采用未硫化操作,不含硫或氮,不会排放有毒烟雾,保护环境,加强层3是由横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和竖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结构后压延而成,可以提高硅胶布本体1的质量,提高硅胶布本体1的韧性。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面生硅胶布,包括硅胶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布本体(1)由内胶层(2)、加强层(3)和外胶层(4)组成,所述内胶层(2)为里层,所述内胶层(2)的外面包裹有加强层(3),所述加强层(3)的外面包裹有外胶层(4),每两个所述硅胶布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压痕(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生硅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层(2)和外胶层(4)均为未硫化的硅橡胶材料,所述加强层(3)是由横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和竖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编织呈网状结构后压延而成,所述横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和竖向设置的玻璃纤维丝直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速传导热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