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262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包括矿粉卸船机、第一空气斜槽、第一气悬浮风机、第二空气斜槽、第二气悬浮风机、提升机、第一收尘器和第二收尘器,矿粉卸船机的出料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的进料端相连接,第一气悬浮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在第一空气斜槽的底部,第一收尘器的进风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相互连通,第二收尘器的进风口与提升机的底部进料口相连,第一收尘器的出料口和第二收尘器的出料口均通过非标溜子与第一空气输送斜槽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除去矿粉中的水分以彻底避免矿粉在管道及设备中发生堵塞,进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大幅减小了人工维护的工作量,还实现了矿粉的长距离输送以省时省力。离输送以省时省力。离输送以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泥生产中,为了提高水泥的质量,都需要添加矿粉;现有的矿粉在输送过程中经常因为矿粉中含有一定量的水汽导致矿粉管路堵塞,清理堵塞难度大,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因为矿粉的含水量大而造成输送困难,导致无法通过管道进行长距离输送,此外,除了管道内部的矿粉容易堵塞外,各个设备内部的矿粉也会经常堵塞,给设备的维护带来巨大工作量,也容易给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坏,进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0003]因此,亟需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彻底避免矿粉在管道及设备中发生堵塞,进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大幅减小了人工维护的工作量,还实现了矿粉的长距离输送以省时省力的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粉卸船机、第一空气斜槽、第一气悬浮风机、第二空气斜槽、第二气悬浮风机、提升机、第一收尘器和第二收尘器,所述矿粉卸船机的出料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悬浮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在第一空气斜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收尘器的进风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收尘器的进风口与提升机的底部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一收尘器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收尘器的出料口均通过非标溜子与第一空气输送斜槽相互连通,所述提升机的底部进料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的出料端相连,所述提升机的顶部出料口与第二空气斜槽的进料端相连;所述第二气悬浮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在第二空气斜槽的底部;还包括第三收尘器、第四收尘器、第三气悬浮风机、第一矿粉仓、第二矿粉仓、矿粉仓出口斜槽、缓冲箱和仓式泵;所述第一矿粉仓和所述第二矿粉仓的顶部进料口均与第二空气斜槽的出料端相连,所述第三收尘器的进风口和出料口均与第一矿粉仓的顶部相互连通,所述第四收尘器的进风口和出料口均与第二矿粉仓的顶部相互连通,所述矿粉仓出口斜槽的两个进料口分别与第一矿粉仓和第二矿粉仓的底部出料口相连,所述矿粉仓出口斜槽的出料口均连接在缓冲箱的顶部;所述仓式泵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仓式泵的进料口均连接在缓冲箱的底部;所述第三气悬浮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在矿粉仓出口斜槽的底部。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矿粉仓和所述第二矿粉仓的内部还均设有换热器。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矿粉仓和所述第二矿粉仓的内部还均设有搅拌器,对应地,所述第一矿粉仓和所述第二矿粉仓的顶部还均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搅拌器相连并可驱动搅拌器转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矿粉仓和所述第二矿粉仓的底部外壁上还均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分布的称重传感器和充气箱。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除去矿粉中的水分以彻底避免矿粉在管道及设备中发生堵塞,进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大幅减小了人工维护的工作量,还实现了矿粉的长距离输送以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和换热器的结构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搅拌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4]为了保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15]如图1~3所示,一种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包括矿粉卸船机1、第一空气斜槽2、第一气悬浮风机3、第二空气斜槽7、第二气悬浮风机8、提升机6、第一收尘器4和第二收尘器5,矿粉卸船机1的出料口与第一空气斜槽2的进料端相连接,第一气悬浮风机3的出风口连接在第一空气斜槽2的底部,第一收尘器4的进风口与第一空气斜槽2相互连通,第二收尘器5的进风口与提升机6的底部进料口相连,第一收尘器4的出料口和第二收尘器5的出料口均通过非标溜子与第一空气输送斜槽2相互连通,提升机6的底部进料口与第一空气斜槽2的出料端相连,提升机6的顶部出料口与第二空气斜槽7的进料端相连;第二气悬浮风机8的出风口连接在第二空气斜槽7的底部;还包括第三收尘器10、第四收尘器11、第三气悬浮风机12、第一矿粉仓13、第二矿粉仓14、矿粉仓出口斜槽17、缓冲箱18和仓式泵19;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的顶部进料口均与第二空气斜槽7的出料端相连,第三收尘器10的进风口和出料口均与第一矿粉仓13的顶部相互连通,第四收尘器11的进风口和出料口均与第二矿粉仓14的顶部相互连通,矿粉仓出口斜槽17的两个进料口分别与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的底部出料口相连,矿粉仓出口斜槽17的出料口均连接在缓冲箱18的顶部;仓式泵19包括若干个,若干个仓式泵19的进料口均连接在缓冲箱18的底部;第三气悬浮风机12的出风口连接在矿粉仓出口斜槽17的底部。
[0016]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的内部还均设有换热器23。
[0017]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的内部还均设有搅拌器24,对应地,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的顶部还均设有驱动装置22,驱动装置22与搅拌器24相连并可驱动搅拌器24转动。
[0018]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的底部外壁上还均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均匀分布的称重传感器15和充气箱16。
[0019]工作原理:矿粉经矿粉卸船机1卸船后进入到第一空气斜槽2中,PLC控制柜21启动第一气悬浮风机3产生热风将第一空气斜槽2中的矿粉烘干,烘干中扬起的粉尘以及产生的水蒸气均被第一收尘器4吸收,粉尘回到第一空气斜槽2中,水蒸气向外排出;烘干后的矿粉进入到提升机6中,此过程中扬起的粉尘以及残留的水蒸气均被第二收尘器5吸收,粉尘回到第一空气斜槽2中,水蒸气向外排出;接着,矿粉进入到第二空气斜槽7中,PLC控制柜21启动第二气悬浮风机8产生热风对矿粉进行进一步烘干;然后矿粉进入到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的内部,换热器23将矿粉加热,同时搅拌器24转动,矿粉中剩余的水蒸气被烘出,同时第三收尘器10和第四收尘器11将水蒸气和粉尘吸收并分离,粉尘回到第一矿粉仓13和第二矿粉仓14中,水蒸气向外排出;最后,从第三收尘器10和第四收尘器11输出的干燥矿粉进入到缓冲箱18中并通过若干个仓式泵19向外输出,由于矿粉内部水蒸气被排出,所以具备了长距离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粉卸船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矿粉卸船机、第一空气斜槽、第一气悬浮风机、第二空气斜槽、第二气悬浮风机、提升机、第一收尘器和第二收尘器,所述矿粉卸船机的出料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的进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悬浮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在第一空气斜槽的底部,所述第一收尘器的进风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收尘器的进风口与提升机的底部进料口相连,所述第一收尘器的出料口和所述第二收尘器的出料口均通过非标溜子与第一空气输送斜槽相互连通,所述提升机的底部进料口与第一空气斜槽的出料端相连,所述提升机的顶部出料口与第二空气斜槽的进料端相连;所述第二气悬浮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在第二空气斜槽的底部;还包括第三收尘器、第四收尘器、第三气悬浮风机、第一矿粉仓、第二矿粉仓、矿粉仓出口斜槽、缓冲箱和仓式泵;所述第一矿粉仓和所述第二矿粉仓的顶部进料口均与第二空气斜槽的出料端相连,所述第三收尘器的进风口和出料口均与第一矿粉仓的顶部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江胡小庆徐文沈元明孙浩汪宇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秦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