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61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包括阀壳、阀座和搅拌结构;所述阀壳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乳化腔,所述乳化腔一端连接有阀座,所述乳化腔设有出液口、进水口和进油口;所述搅拌结构可旋转连接于阀座;所述搅拌结构的搅拌端设于乳化腔,所述搅拌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油封、轴承、驱动杆、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所述油封和轴承叠设于阀座,所述驱动杆的驱动端连接于电机,所述驱动杆的搅拌端穿插油封和轴承设于乳化腔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穿插设于驱动杆的搅拌端,所述第二搅拌框套设于第一搅拌框的内圈。圈。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路机工作时,工作轮表面需要通过喷雾器喷洒隔离液体,避免工作轮与路面高温沥青砼之间发生黏连;喷雾器采用的隔离液一般为柴油或乳化液,然而柴油成本高,且成分与味道均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使用乳化液则需要进行制备,但制备时如不加入乳化剂,制得的乳化液往往乳化效果不符合标准,由于油水未能均匀混合乳化,导致出现堵塞喷雾器等现象,而加入乳化剂则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乳化液的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采用物理剪切性乳化,无需添加乳化剂可实现油水乳化的结构装置。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包括阀壳、阀座和搅拌结构;所述阀壳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乳化腔,所述乳化腔一端连接有阀座,所述乳化腔设有出液口、进水口和进油口;所述搅拌结构可旋转连接于阀座;所述搅拌结构的搅拌端设于乳化腔,所述搅拌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油封、轴承、驱动杆、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所述油封和轴承叠设于阀座,所述驱动杆的驱动端连接于电机,所述驱动杆的搅拌端穿插油封和轴承设于乳化腔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穿插设于驱动杆的搅拌端,所述第二搅拌框套设于第一搅拌框的内圈。
[0005]进一步地,所述乳化腔呈圆柱结构;所述进水口设于乳化腔端部,所述进水口与阀座对向设置;所述出液口和进油口设于乳化腔周侧面,所述出液口设于靠近阀座的一侧,所述进油口设于靠近出液口的一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乳化腔两端均设有阻棒组;所述阻棒组包括第一阻棒、第二阻棒、第三阻棒和第四阻棒;所述第一阻棒、第二阻棒、第三阻棒和第四阻棒依次围绕乳化腔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阻棒和第三阻棒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阻棒和第四阻棒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一阻棒和第三阻棒距离乳化腔轴线的距离尺寸大于第二阻棒和第四阻棒距离乳化腔轴线的距离尺寸。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的边框为直角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内圈均设有实心挡板。
[000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采用物理剪切性乳化,无需添加乳化剂可实现油水乳化的结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效果:
[0010]1)设置第一搅拌框和第二搅拌框通过不规则或尖锐棱角外形可以增大油水混合液搅动时受到的扰动,可以更好地提高乳化效果;
[0011]2)将阻棒的长度设置不同,且非均匀环向分布,以增加其对经搅拌结构搅拌后在乳化腔旋流的液体进行扰阻,实现撞击震荡,进一步提高乳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的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附图1: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包括阀壳1、阀座2和搅拌结构;所述阀壳1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乳化腔11,所述乳化腔11一端连接有阀座2,所述乳化腔11设有出液口111、进水口112和进油口113;所述搅拌结构可旋转连接于阀座2;所述搅拌结构的搅拌端设于乳化腔11,所述搅拌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油封42、轴承41、驱动杆43、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所述油封42和轴承41叠设于阀座2,所述驱动杆43的驱动端连接于电机,所述驱动杆43的搅拌端穿插油封42和轴承41设于乳化腔11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穿插设于驱动杆43的搅拌端,所述第二搅拌框45套设于第一搅拌框44的内圈;进水口112和进油口113向乳化腔11内部通入水和油,搅拌结构通过电机驱动进行搅拌油水混合液,制得的乳化液通过出液口111排出;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通过不规则或尖锐棱角外形可以增大油水混合液搅动时受到的扰动,可以更好地提高乳化效果。
[0015]所述乳化腔11呈圆柱结构;所述进水口112设于乳化腔11端部,所述进水口112与阀座2对向设置;所述出液口111和进油口113设于乳化腔11周侧面,所述出液口111设于靠近阀座2的一侧,所述进油口113设于靠近出液口111的一侧。
[0016]所述乳化腔11两端均设有阻棒组;所述阻棒组包括第一阻棒31、第二阻棒32、第三阻棒33和第四阻棒34;所述第一阻棒31、第二阻棒32、第三阻棒33和第四阻棒34依次围绕乳化腔11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阻棒31和第三阻棒33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阻棒32和第四阻棒34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一阻棒31和第三阻棒33距离乳化腔11轴线的距离尺寸大于第二阻棒32和第四阻棒34距离乳化腔11轴线的距离尺寸;将阻棒的长度设置不同,且非均匀环向分布,以增加其对经搅拌结构搅拌后在乳化腔11旋流的液体进行扰阻,实现撞击震荡,进一步提高乳化效果。
[0017]所述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的边框为直角结构。
[0018]所述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内圈均设有实心挡板5;通过将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原本的空心内圈改为实心,可以增大搅动油水混合液时受到的阻力,同时使油水混合液受到扰动效果增加,进一步增快乳化速度。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壳(1)、阀座(2)和搅拌结构;所述阀壳(1)内部沿自身长度方向设有乳化腔(11),所述乳化腔(11)一端连接有阀座(2),所述乳化腔(11)设有出液口(111)、进水口(112)和进油口(113);所述搅拌结构可旋转连接于阀座(2);所述搅拌结构的搅拌端设于乳化腔(11),所述搅拌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油封(42)、轴承(41)、驱动杆(43)、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所述油封(42)和轴承(41)叠设于阀座(2),所述驱动杆(43)的驱动端连接于电机,所述驱动杆(43)的搅拌端穿插油封(42)和轴承(41)设于乳化腔(11)内部;所述第一搅拌框(44)和第二搅拌框(45)穿插设于驱动杆(43)的搅拌端,所述第二搅拌框(45)套设于第一搅拌框(44)的内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水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腔(11)呈圆柱结构;所述进水口(112)设于乳化腔(11)端部,所述进水口(112)与阀座(2)对向设置;所述出液口(111)和进油口(113)设于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殿局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一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