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143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属于隧道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二衬台架、钢筋安装架以及沿地下风机房的纵向铺设行走轨道;二衬台架包括主门架Ⅰ、纵向底梁Ⅰ、纵向连接梁Ⅰ、顶部工作台Ⅰ和侧向工作台Ⅰ;主门架Ⅰ的净高与二衬直墙高度相适应,多榀主门架Ⅰ沿着地下风机房的纵向设置,立柱Ⅰ通过纵向底梁Ⅰ和纵向连接梁Ⅰ连接;钢筋安装架包括主门架Ⅱ、纵向底梁Ⅱ、纵向连接梁Ⅱ、顶部工作台Ⅱ和侧向工作台Ⅱ。本装置中,二衬台架及钢筋安装架加工所用材料均为现场常规材料,取材便利,加工工艺简单,费用低,降低工程造价。程造价。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特长隧道数量不断增多,多数公路特长隧道均设置斜井及地下风机房,以满足运营期通风需求。因地下风机房需设置通风机及行吊等大型设备,风机房设计高度高、跨度大,设置了多个交叉口与各联络风道相联通,且交叉口存在不对称设置现象,要避免出现环向施工缝布置在交叉口拱部的不利情况,严重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因风机房长度较短,利用传统的整体液压台车施工二衬,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可降低工程造价。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包括二衬台架、钢筋安装架以及沿地下风机房的纵向铺设行走轨道;
[0005]二衬台架包括主门架Ⅰ、纵向底梁Ⅰ、纵向连接梁Ⅰ、顶部工作台Ⅰ和侧向工作台Ⅰ;主门架Ⅰ的净高与二衬直墙高度相适应,包括立柱Ⅰ、上横梁Ⅰ和中横梁,两根立柱Ⅰ的顶部通过上横梁Ⅰ连接,两根立柱Ⅰ的中部通过中横梁连接;多榀主门架Ⅰ沿着地下风机房的纵向设置,立柱Ⅰ通过纵向底梁Ⅰ和纵向连接梁Ⅰ连接,纵向底梁Ⅰ位于立柱Ⅰ的底端,纵向连接梁Ⅰ位于纵向底梁Ⅰ的上方;纵向底梁Ⅰ上设置有与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Ⅰ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轮Ⅰ行走的行走轮电机Ⅰ;顶部工作台Ⅰ包括设置在上横梁Ⅰ上的顶部架体Ⅰ以及纵向铺设在多榀顶部架体Ⅰ上的板材;侧向工作台Ⅰ包括设置在立柱Ⅰ外侧的侧横梁Ⅰ以及纵向铺设在多根侧横梁Ⅰ上的板材;
[0006]钢筋安装架包括主门架Ⅱ、纵向底梁Ⅱ、纵向连接梁Ⅱ、顶部工作台Ⅱ和侧向工作台Ⅱ;主门架Ⅱ包括立柱Ⅱ和上横梁Ⅱ;两根立柱Ⅱ的顶部通过上横梁Ⅱ连接;多榀主门架Ⅱ沿着地下风机房的纵向设置,立柱Ⅱ通过纵向底梁Ⅱ和纵向连接梁Ⅱ连接,纵向底梁Ⅱ位于立柱Ⅱ的底端,纵向连接梁Ⅱ位于纵向底梁Ⅱ的上方;纵向底梁Ⅱ上设置有与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Ⅱ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轮Ⅱ行走的行走轮电机Ⅱ;顶部工作台Ⅱ包括设置在上横梁Ⅱ上的顶部架体Ⅱ以及纵向铺设在多榀顶部架体Ⅱ上的板材;侧向工作台Ⅱ包括设置在立柱Ⅱ外侧的侧横梁Ⅱ以及纵向铺设在多根侧横梁Ⅱ上的板材。
[0007]进一步地,二衬台架还包括竖向支撑、斜撑Ⅰ和横向支撑;上横梁Ⅰ和中横梁的中部通过竖向支撑连接,立柱Ⅰ与上横梁Ⅰ之间以及立柱Ⅰ与中横梁之间均通过斜撑Ⅰ连接,立柱Ⅰ与斜撑Ⅰ之间通过横向支撑连接。
[0008]进一步地,二衬台架还包括纵向斜撑Ⅰ,相邻两榀主门架Ⅰ的立柱Ⅰ之间设置有纵向斜撑Ⅰ。
[0009]进一步地,侧向工作台Ⅰ设置有工作梯。
[0010]进一步地,钢筋安装架还包括斜撑Ⅱ,立柱Ⅱ和上横梁Ⅱ之间通过斜撑Ⅱ连接。
[0011]进一步地,钢筋安装架还包括纵向斜撑Ⅱ,相邻两榀主门架Ⅱ的立柱Ⅱ之间设置有纵向斜撑Ⅱ。
[0012]进一步地,侧横梁Ⅱ与立柱Ⅱ之间通过斜撑Ⅲ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二衬台架及钢筋安装架加工所用材料均为现场常规材料,取材便利,加工工艺简单,费用低,降低工程造价;
[0015]2、二衬台架为简易结构,受力稳定,拆装及施工操作简便;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丰富了隧道施工技术,具有极其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使用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时的工艺流程图;
[0019]图2为二衬台架的主视图(安装模板前);
[0020]图3为二衬台架的主视图(安装模板后);
[0021]图4为二衬台架的侧视图(安装模板前);
[0022]图5为钢筋安装架的主视图;
[0023]图6为地下风机房交叉口的立面示意图;
[0024]图7为二衬分板、分高度划分浇筑顺序平面示意图;
[0025]图8为每板二衬浇筑顺序图。
[0026]图标:纵向底梁Ⅰ101、纵向连接梁Ⅰ102、纵向斜撑Ⅰ103、立柱Ⅰ104、上横梁Ⅰ105、中横梁106、竖向支撑107、斜撑Ⅰ108、横向支撑109、行走轮Ⅰ110、行走轮电机Ⅰ111、顶部架体Ⅰ112、侧横梁Ⅰ113、工作梯114;
[0027]立柱Ⅱ201、上横梁Ⅱ202、斜撑Ⅱ203、纵向底梁Ⅱ204、行走轮Ⅱ205、顶部架体Ⅱ206、侧横梁Ⅱ207、斜撑Ⅲ208;
[0028]行走轨道300;
[0029]二衬台架模板401、二衬台架模板骨架402、丝杠403、工作窗口预设位置404;
[0030]二衬内轮廓501、交叉口502、第一次浇筑503、第一次浇筑504、牛腿预埋件505、直墙顶部(两次浇筑分界线)506、地下风机房中心线507、斜井一侧508、主洞一侧509、二衬台架施工端头510;
[0031]直墙模板骨架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以某公路特长隧道为例,详细说明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地下风机房二衬内轮廓501尺寸为:126m(长)
×
10m(宽)
×
13m(高),二衬厚度60cm,其中,直墙高9.25m。两侧直墙设有12处交叉口502,两端各设1处交叉口502。在两侧直墙8m高处,设置有行吊的牛腿预埋件505,按间距4m布置,共计33对,牛腿均位于同一标高。
[0034]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1、初支断面复测:在防水板挂设前对地下风机房初支断面复测,确保二衬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0036]2、防水层施工:防水层铺设前,对初支表面钢筋头等突出物进行切割处理,并用砂浆抹平,防水层铺设松弛度满足设计要求。
[0037]因地下风机房高度高、跨度大的特殊性,为保证二衬钢筋整体稳定,每板二衬的每侧边墙直墙顶部各预留两处钢筋接头,钢筋接头穿过防水层,一端焊接在凿开的初支工字钢钢架上,另一端焊接在二衬主筋上,并对钢筋穿过防水层的孔洞进行封闭处理。
[0038]3、拼装二衬台架及钢筋安装架:在地下风机房内,沿地下风机房的纵向铺设行走轨道,拼装二衬台架及钢筋安装架。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特长隧道大断面地下风机房二衬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衬台架、钢筋安装架以及沿地下风机房的纵向铺设行走轨道;二衬台架包括主门架Ⅰ、纵向底梁Ⅰ、纵向连接梁Ⅰ、顶部工作台Ⅰ和侧向工作台Ⅰ;主门架Ⅰ的净高与二衬直墙高度相适应,包括立柱Ⅰ、上横梁Ⅰ和中横梁,两根立柱Ⅰ的顶部通过上横梁Ⅰ连接,两根立柱Ⅰ的中部通过中横梁连接;多榀主门架Ⅰ沿着地下风机房的纵向设置,立柱Ⅰ通过纵向底梁Ⅰ和纵向连接梁Ⅰ连接,纵向底梁Ⅰ位于立柱Ⅰ的底端,纵向连接梁Ⅰ位于纵向底梁Ⅰ的上方;纵向底梁Ⅰ上设置有与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Ⅰ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轮Ⅰ行走的行走轮电机Ⅰ;顶部工作台Ⅰ包括设置在上横梁Ⅰ上的顶部架体Ⅰ以及纵向铺设在多榀顶部架体Ⅰ上的板材;侧向工作台Ⅰ包括设置在立柱Ⅰ外侧的侧横梁Ⅰ以及纵向铺设在多根侧横梁Ⅰ上的板材;钢筋安装架包括主门架Ⅱ、纵向底梁Ⅱ、纵向连接梁Ⅱ、顶部工作台Ⅱ和侧向工作台Ⅱ;主门架Ⅱ包括立柱Ⅱ和上横梁Ⅱ;两根立柱Ⅱ的顶部通过上横梁Ⅱ连接;多榀主门架Ⅱ沿着地下风机房的纵向设置,立柱Ⅱ通过纵向底梁Ⅱ和纵向连接梁Ⅱ连接,纵向底梁Ⅱ位于立柱Ⅱ的底端,纵向连接梁Ⅱ位于纵向底梁Ⅱ的上方;纵向底梁Ⅱ上设置有与行走轨道配合的行走轮Ⅱ以及用于驱动行走轮Ⅱ行走的行走轮电机Ⅱ;顶部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希平舒文军鲜云华张绍俊李文灿刘杰丁龙辉米瑞斌姜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