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09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涉及医疗防护用具的领域,其包括后背开襟式的手术衣本体和设于手术衣本体两侧的衣袖,所述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粘接的粘接座和粘接条,所述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外表面上还一体连接有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覆盖于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外侧,且所述覆盖部和手术衣本体之间设有用于对手术衣本体和覆盖部进行固定的多组固定组件;本申请通过扩大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接触覆盖面积,能够较为有效的将高微生物阻隔于手术衣外侧,同时,医护人员穿脱较为方便。人员穿脱较为方便。人员穿脱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防护用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

技术介绍

[0002]手术衣作为手术过程中必要的防护服装,能够降低医护人员接触病原微生物(高微生物)的风险,以及病原微生物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相互传播的风险,是手术操作中无菌区域的安全屏障。
[0003]申请号为201922349456.X的一篇中国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手术衣,包括后背开襟式的手术衣本体和在手术衣本体两侧设置的衣袖,所述衣袖的端部设置有袖口,所述袖口为紧缩式袖口,用于收紧所述衣袖,所述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对称设有可以相互吸合的长条形吸片,所述手术衣本体的前面的腰部位置处左右对称设有一根系带;上述手术衣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对齐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吸片,系紧系带即可较为方便的实现手术衣的穿戴。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手术衣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拱起的脊背易使得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吸片出现空隙,影响手术衣对高微生物的阻隔性,增加了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高微生物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增强手术衣对高微生物的阻隔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包括后背开襟式的手术衣本体和设于手术衣本体两侧的衣袖,所述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粘接的粘接座和粘接条,所述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外表面上还一体连接有覆盖部,所述覆盖部覆盖于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外侧,且所述覆盖部和手术衣本体之间设有用于对手术衣本体和覆盖部进行固定的多组固定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手术衣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粘接座和粘接条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医护人员对手术衣的穿戴;覆盖部在粘接座和粘接条的基础上,与固定组件相配合,对粘接座、粘接条以及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进行进一步覆盖,扩大了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接触以及覆盖面积,将高微生物阻隔于覆盖部外侧,增强了手术衣对高微生物的阻隔性,降低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0009]可选的,所述粘接座和粘接条分别为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魔术贴勾面和魔术贴毛面配合粘接能够较为牢固的将手术衣本体后背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连接固定,且医护人员穿脱手术衣较为方便。
[0011]可选的,所述粘接座和粘接条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粘接座和粘接条沿手术衣本体的衣长方向等间隔布设。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粘接座和粘接条配合,对手术衣本体后背开襟处的连接固定效果更佳,医护人员活动时手术衣本体后背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空隙更小,手术衣对高微生物的阻隔性更佳。
[0013]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钩扣和钩环,所述钩扣和钩环分别固定连接于手术衣本体和覆盖部上,且所述钩扣和钩环配合扣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钩扣和钩环配合,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手术衣本体和覆盖部的连接固定,且医护人员穿脱也更为方便。
[0015]可选的,所述衣袖包括松口部和束口部,所述松口部与手术衣本体相连接,所述束口部位于松口部远离手术衣本体的一侧;且所述束口部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设的第一防水层、第一防菌层、松紧层和第一亲肤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术衣穿戴于医护人员身上时,束口部能够对手腕部位进行收紧,使得高微生物不易从袖口部位接触/感染医护人员皮肤。
[0017]可选的,所述手术衣本体顶部设有衣领,所述手术衣本体内侧位于衣领下方设有亲肤胶条,所述亲肤胶条适于与人体皮肤相粘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肤胶条能够使手术衣本体与人体更好的贴合,减小衣领处的手术衣本体与人体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高手术衣本体对高微生物的阻隔性。
[0019]可选的,所述手术衣本体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布设的第二防水层、防辐射层、第二防菌层和第二亲肤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辐射层能够阻隔仪器对医护人员的辐射伤害,第二防菌层能够对高微生物进行阻隔,防止医护人员出现感染。
[0021]可选的,所述手术衣本体底部外表面设有吸液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液层能够对溅到手术衣上的血液等液体进行吸附,避免血液等液体从手术衣滴落到地面上,规避交叉感染的风险。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粘接座、粘接条、覆盖部和固定组件,一方面能够增强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另一方面扩大了手术衣本体后开襟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的接触覆盖面积,更为有效的将高微生物阻隔于手术衣外侧;
[0025]2.通过设置松口部、束口部和亲肤胶条,能够实现手术衣于手腕部位的收紧,以及衣领处手术衣与人体的贴合,进一步提高手术衣对高微生物的阻隔性;
[0026]3.通过吸液层,能够有效对溅到手术衣上的液体进行吸附,规避交叉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手术衣正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手术衣背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手术衣摊开后的外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手术衣摊开后的内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束口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图3中沿A

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1、手术衣本体;11、第二防水层;12、防辐射层;13、第二防菌层;14、第二亲肤层;15、吸液层;2、衣袖;21、松口部;22、束口部;221、第一防水层;222、第一防菌层;223、松紧层;224、第一亲肤层;3、衣领;31、亲肤胶条;4、粘接座;5、粘接条;6、覆盖部;7、固定组件;71、钩扣;72、钩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涉及医疗防护用具的领域。
[0036]参照图1和图2,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包括后背开襟式的手术衣本体1、设于手术衣本体1两侧的衣袖2和设于手术衣本体1顶部的衣领3,为增强手术衣对高微生物的阻隔性,参照图3和图4,手术衣本体1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粘接的粘接座4和粘接条5,手术衣本体1后开襟处的外表面上还一体连接有与手术衣本体1材质一致的覆盖部6,覆盖部6覆盖于手术衣本体1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外侧,以增加手术衣本体1后开襟处的外表面对内表面的接触覆盖面积。
[003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包括后背开襟式的手术衣本体(1)和设于手术衣本体(1)两侧的衣袖(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衣本体(1)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设有配合粘接的粘接座(4)和粘接条(5),所述手术衣本体(1)后开襟处的外表面上还一体连接有覆盖部(6),所述覆盖部(6)覆盖于手术衣本体(1)后开襟处的内表面外侧,且所述覆盖部(6)和手术衣本体(1)之间设有用于对手术衣本体(1)和覆盖部(6)进行固定的多组固定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座(4)和粘接条(5)分别为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座(4)和粘接条(5)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粘接座(4)和粘接条(5)沿手术衣本体(1)的衣长方向等间隔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微生物阻隔性的手术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钩扣(71)和钩环(72),所述钩扣(71)和钩环(72)分别固定连接于手术衣本体(1)和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梅先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致霖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