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967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包括管式膜元件、管式膜元件连接管、入水管、回水管、水箱、进水管和进水泵,在管式膜元件上设有净水产水口,在净水产水口一端设有汇水管部件。管式膜元件包括n根,n≥2,n根管式膜元件通过管式膜元件连接管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回水管的一端与管式膜元件的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在管式膜元件上设有净水产水口。其采用串联的方式将多根管式膜元件连接起来,占用的空间位置少,污水依次经过各管式膜元件,达到水净化的作用,其出水通量稳定,净化后的水质高,且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外置的方式,整个装置的组装维护简单,其应用场景不受污水池的限制,其适用范围广。其适用范围广。其适用范围广。

A tubular dynamic membrane fil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态膜是指通过预涂剂或者活性污泥在膜表面形成的一层新膜,通过的新的膜层对污水进行过滤,有效降低膜组件的造价,可以采用大孔径膜材作为过滤支撑层,在过滤前采用预涂剂对膜材表面形成动态膜,使得过滤孔径变小,使得过滤净化能力增强。
[0003]现有的动态膜有两种形式,即内置式动态膜和外置式动态膜。外置式动态膜的如专利号为ZL201010140141.5公开的“一种无纺布管式自生动态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此种方式是通过抽吸的方式,进行曝气进化污水,需要将净化装置至于待处理污水池内,其运用场景的通用性差,且占用的空间大,膜组件容易堵塞、不易清洗,维护成本高,导致污水处理成本高。内置式的如专利号为ZL201010140141.5公开的“单管内压式机械循环强制错流固液分离动态膜系统及装置”,此种方式采用外置式的管式动态膜并联而成,其管道间的连接复杂,总入水管和总出水管的流量大,其能耗大,净水效率低;多孔薄壁管的支撑方式繁琐,由于有支撑骨架的存在,影响到动态膜单位面积的通量,其净水效率及反冲洗效率不高,产业应用的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动态过滤装置通量低、出水效率不高、维护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包括管式膜元件、管式膜元件连接管、入水管、回水管及水箱,所述的管式膜元件包括n根,n≥2,n根管式膜元件通过管式膜元件连接管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管式膜元件包括入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入水管一端与第1根管式膜元件的入水端连接,所述入水管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的回水管的一端与第n根管式膜元件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的管式膜元件上设有净水产水口,在净水产水口一端设有汇水管部件。本技术通过将管式膜元件串联连接,采用内压的方式进行错流循环,预涂动态膜形成的时间短,过滤装置可以连续工作,提高了去污效率,采用外置式结构,对于产品易于维护。
[0006]优选的,所述的管式膜元件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管式膜,所述的管式膜固定在壳体内,所述的管式膜包括用于过滤的过滤部和用于固定到壳体的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位置上灌满封胶。
[0007]优选的,所述的管式膜呈圆管状,所述的管式膜由无纺布、核孔膜或不锈钢网加工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的净水产水口设置在管式膜过滤部对应的壳体上,所述的净水产水口设置在过滤部对应壳体的任何位置,所述净水产水口为一个或多个。
[0009]优选的,在净水产水口一端设有汇水管部件,所述的汇水管部件包括三通接头和
净水汇集管,所述的三通接头一头与净水产水口固定连接,所述的三通接头另外两头分别于净水汇集管连接。
[0010]优选的,在每根管式膜元件上均设有两个净水产水口,各管式膜元件设置净水产水口的位置相同,汇水管部件的根数与每根管式膜元件上净水产水口的个数相匹配。
[0011]优选的,两根汇水管部件的集水端通过管道并联在一起,在管道的中间位置设有净水排出管,在净水排出管上设有出水阀,净水排出管一端设有净水池。
[0012]优选的,还包括移动固定架,所述的移动固定架包括基座和支架,所述的管式膜元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基座下方设有移动滑轮。移动固定架的设置,能够方便移动整个装置,便于施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性。
[0013]优选的,所述的支架与基座固定连接方式为铰接,支架在基座上的转动角度为0
°
~180
°
。支架采用可铰接的方式固定在基座上,即可以根据施工场地的需求,调整管式膜元件与基座的相对位置,如当整个施工位置较狭窄的情况下,整管式膜元件可以延纵向空间依次固定在支架上,减少横向位置;当整个施工位置纵向位置有限,横向位置较大的情况下,整管式膜元件可以延横向空间依次固定在支架上,减少纵向位置。
[0014]优选的,在入水管上依次设有阀门一、循环泵和压力表一,所述的回水管上依次设有压力表二和阀门二,所述入水管的入水口与回水管的排水口之间有高度差,所述回水管的排水口位于入水管的入水口的上方,所述的水箱一侧设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泵。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其采用串联的方式将多根管式膜元件连接起来,占用的空间位置少,污水依次经过各管式膜元件,达到水净化的作用,其出水通量稳定,净化后的水质高,且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本技术放置在污水池外,即采用外置的方式,整个装置的组装维护简单,其应用场景不受污水池的限制,其适用范围广,易于产业推广应用。
[0016]本装置的水箱可以作为涂覆箱或者原水箱使用,在进行污水处理前,先在水箱内加入涂覆剂,在循环泵的作用下,对管式膜的内壁进行涂覆,形成动态膜,待动态膜形成后,本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预涂动态膜形成的时间段,整个装置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工作,其去污效率提高;通过预涂动态膜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其在通量降低的情况下,只需从净水产水口加入水对管式膜进行反冲洗,就可以完成管式膜的清洗,便于管式膜的循环使用,提高了管式膜的使用寿命;管式膜通过两端灌胶的方式与壳体固定,其过滤部的过滤孔无遮挡,提高了单位面积管式膜的通量;采用动态膜的方式,其管式膜的选材范围广,对于管式膜孔径要求不高,能够延长管式膜的使用寿命,且提高了除污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管式膜元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管式膜元件纵向剖切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管式膜元件横向剖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3]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式膜元件(1)、管式膜元件连接管(2)、入水管(3)、回水管(4)及水箱(5),所述的管式膜元件包括n根,n≥2,n根管式膜元件通过管式膜元件连接管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的管式膜元件包括入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入水管一端与第1根管式膜元件的入水端(1

1)连接,所述入水管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的回水管的一端与第n根管式膜元件的出水端(1

2)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所述的管式膜元件上设有净水产水口(6),在净水产水口一端设有汇水管部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膜元件(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管式膜(12),所述的管式膜固定在壳体内,所述的管式膜包括用于过滤的过滤部和用于固定到壳体的固定部,所述的固定部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位置上灌满封胶(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膜呈圆管状,所述的管式膜由无纺布、核孔膜或不锈钢网加工而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产水口设置在管式膜过滤部对应的壳体上,所述的净水产水口设置在过滤部对应壳体的任何位置,所述净水产水口为一个或多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动态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水管部件包括三通接头(71)和净水汇集管(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丹胡正国徐瑚珊王玥梁文军曹旭峰丁天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科近离子膜材料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