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连轧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钢轧制
,尤其涉及一种带钢连轧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带钢轧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对众多关键变量的控制,包括了位置控制、顺序控制、厚度控制、板形控制、温度控制(热轧)、活套控制(热轧)和张力控制等一系列控制系统,对各关键变量的控制精度决定了连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及带钢产品的质量。在连轧过程中,由于机架间以带钢作为连接,各关键变量在上一机架的输出即是下一机架的输入,导致各机架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在对各关键变量的建模过程中,若是对所控制的变量建立的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则会极大减轻控制策略的设计难度,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进而提高生产质量,所以提高模型的准确度和适配性是实现连轧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性能提升的基础。
[0003]在传统控制策略下,由于工业计算机计算能力和互联网通信量的限制,对整个连轧过程的建模与控制通常是针对单机架进行的,即对每个机架进行建模并施加控制。通过这种单机架建模及控制的策略,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整个连轧系统的建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连轧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状态空间描述法建立带钢连轧过程模型;S2:通过对轧制过程的基本方程和数学模型进行推导,有弹跳方程、秒流量方程、套量方程、温降模型、轧制力模型、前滑模型,得出带钢连轧过程中的带钢厚度、张力、活套角度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将非线性方程展开成Taylor级数,取其一次项,对非线性方程进行线性化处理;S3:采用一阶惯性环节表述带钢连轧控制过程中的输入量轧机辊缝S、轧辊转速V、活套电机力矩M的设备驱动;S4:将S2和S3建立的带钢厚度、张力、活套角度、带钢温度以及输入量的表达式根据S1确定的各向量组成写入状态方程中;S5:根据实际的设备参数和轧制规程,计算上述公式中需要的偏微分系数,组成状态空间模型的系数矩阵A、B、C、D,建立起与轧制规程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连轧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状态空间描述法表述的系统的模型如式(1)所示:其中,x为状态向量;为状态向量的一阶导数;u为输入向量;y为输出向量;d为干扰向量;A,B,C,D是系数矩阵;根据实际连轧过程控制需求,选择连轧过程的各变量组成状态向量、输入向量、输出向量和干扰向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连轧过程的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所述S2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S2.1:带钢在轧机出口厚度的表达式建立过程:轧制过程的弹跳方程,如式(2)所示,其中,h
out,i
为第i机架带钢的出口厚度,F
i
为第i机架轧制力,S
i
为第i机架辊缝,M
m,i
为第i机架轧机刚度;S2.2:由轧制力模型的西姆斯轧制力,如式(3)所示,将其进行Taylor展开并取一次项,得到线性化后的轧制力公式,如式(4)所示;ΔF
i
=α
1i
Δh
in,i
+a
2i
Δh
out,i
+α
3i
Δσ
in,i
+α
4i
Δσ
out,i
+α
5i
Δk
f,i
ꢀꢀꢀꢀꢀ
(4)式中:其中,F表示轧制力;h
out
表示带钢在机架处的出口厚度;h
in
表示带钢在机架处的入口厚度;σ
out
表示出口张力;σ
in
表示入口张力以及带钢变形抗力k
f
;Q
P
表示考虑变形区内应力状态的影响系数,R'表示轧辊弹性压扁半径,m
in
表示入口张力状态影响系数,m
out
表示出口张
力状态影响系数;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侯凡,汪龙军,靳皓越,彭文,张殿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