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八宝饭的灌装工艺及八宝饭灌装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八宝饭灌装机,特别是一种八宝饭的灌装工艺及八宝饭灌装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对八宝饭的灌装普遍分多道工序依次完成,且每道工序均由对应的灌装装置进行处理,导致厂家需要对半成品进行多次转运和装取工作,灌装效率较低。为提高对八宝饭的灌装效率,目前有厂家先现有灌装装置的基础上增设连续式的输送线,通过输送线对碗具进行流水式输送,使得各灌装装置的灌装工艺均能够在线上完成,大幅加快对八宝饭的生产效率。现有输送线对碗具的托举和输送方式是在输送线上等距离设置若干放置槽,并将碗具对应放置在各放置槽内进行输送;但由于碗具在购入时处于堆叠状态,且相邻碗具之间会受摩擦力和气压的影响导致其需要依靠外力才能相互分离,导致厂家普遍需要通过人工将碗具分离成单个状态并放置在放置槽内,才能进行后续的灌装工艺,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并不利于灌装设备的连续运作。
[0003]此外,为了防止绞龙等推料设备在下料时对料桶中的米饭进行切割,造成饭粒的破环和八宝饭整体美观度的下降,目前料桶中内的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八宝饭的灌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
对堆叠的碗具进行分离并使其落入放碗槽内,得A碗具;
②
将蜜枣放入A碗具,得B碗具;
③
将米饭放入B碗具后进行压紧,得C碗具;
④
将豆沙馅放入C碗具后进行压紧,得D碗具;
⑤
将米饭再次放入D碗具后进行压紧,得E碗具;
⑥
对E碗具进行称重,并根据称重重量对E碗具补充米饭后进行压紧,使E碗具在补料后的重量达到设定值,得F碗具;
⑦
将F碗具抓取后进入封口机完成封口,得成品八宝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八宝饭的灌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③
、步骤
⑤
和步骤
⑥
中米饭在放入时,通过增压对米饭进行挤压送料,使米饭在重力和气压作用下向下滑动并落入碗具内。3.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八宝饭的灌装工艺所用的八宝饭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盘(1),转动盘(1)的外部呈环形分布有若干放碗槽(2),转动盘(1)上沿转动方向设有呈环形分布的灌装机构,所述灌装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放碗部(3)、辅料部(4)、第一下饭部(5)、第一压紧部(6)、加注部(7)、第二压紧部(8)、第二下饭部(9)、第三压紧部(10)、补料部(11)、第四压紧部(12)和取出部(13);所述放碗部(3)包括放碗架(301),放碗架(301)的中部形成滑道(302),放碗架(301)的底部设有分碗件,分碗件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顶推杆(303),分碗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放碗槽(2)两侧的挡板(304),挡板(304)的一端连接有拆分板(305),挡板(304)和拆分板(305)沿长度方向首尾相连,拆分板(305)和挡板(304)沿高度方向呈上下分布且留有间隔,拆分板(305)在靠近挡板(304)一端设有倾斜面(306);所述碗具的上端形成环形的碗沿,两侧挡板(304)和两侧拆分板(305)之间的间距均小于碗沿的外径,挡板(304)和拆分板(305)之间的高度间隔大于碗沿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宝饭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部(11)包括位于放碗槽(2)下方的称重组件(14)和位于放碗槽(2)上方的第三下饭部(15),所述称重组件(14)包括称重架(141),称重架(141)上连接有竖直的直线滑台(142),直线滑台(142)的滑块上连接有支撑座(143),支撑座(143)上设有称重传感器(14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八宝饭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饭部(5)、第二下饭部(9)、第三下饭部(15)和补料部(1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料桶(16),第一料桶(16)的顶部形成补料口(17),补料口(17)的上方设有挤压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梁,徐丛生,杨长林,陶宏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