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顶升用桩基及顶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顶升用桩基及顶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整体顶升后,其一:可有利于对建筑提高其地基高度,防止其因地势低洼而导致在洪水季节房屋内进水;其二:有利于以后对建筑进行平移,如:《大国建造》纪录片内的厦门车站的平移,其采用顶升后平移,使得车站整体旋转了90
°
,从而以新面貌面向大众,成为了社会乃至国之荣耀;其三:古老建筑不用拆除后重建,假使不存在此种工艺,如要加高地基或平移建筑,仅仅只能通过拆除重建,不仅劳民费财,而且对古建筑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0003]而在现有的顶升工艺在顶升后,一般重新打地基,待地基稳定后再将承压工具撤出,此种方式进行顶升与浇筑,不仅耗时长且在顶升过程中无法保证顶升时是否沿指定的方向顶升,如承压桩体打的不够牢固,导致承压桩偏离原预设方向,从而顶升时会造成局部偏移而引起整体偏移的情况,因此无法对顶升方向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顶升用桩基,包括夹墙梁和原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墙梁轴线与所述原基础轴线垂直,且二者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夹墙梁垂直所述原基础的轴向向外延伸形成压桩顶升承台,且所述压桩顶升承台下方设有筏板地基,还包括限位系统和顶升系统,所述限位系统依次贯穿所述压桩顶升承台与所述筏板地基,并垂直于所述筏板地基表面设置,所述顶升系统设置于所述压桩顶升承台与所述筏板地基之间,所述顶升系统顶升时,所述压桩顶升承台沿所述限位系统轴线上升或下降后,所述限位系统与所述筏板地基和所述夹墙梁形成一体结构,共同支撑上方重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升用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系统包括千斤顶和承压套管,所述承压套管呈管状,且其四侧向外水平延伸出四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有连接孔,用于连接相邻的所述承压套管,所述顶升系统设置于所述夹墙梁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顶升用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静压钢管桩和压桩孔,所述压桩孔贯穿所述压桩顶升承台设置,且所述压桩孔内设有限位套管,所述静压钢管桩设置于所述限位套管内,还包括垫块,所述千斤顶底部与顶部均设有垫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顶升用桩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静压钢管桩的外径。5.一种建筑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建筑物表面清理,并在建筑物四周安装水平仪,进行找平;S2:沿原基础四侧开设固定孔,植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最安,沈型彪,刘继葵,任垚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最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