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方法和通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260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4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方法和通话装置,该通话方法应用于该通话装置,该通话方法包括:该通话装置根据用户数据确定该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其中,佩戴状态包括单人佩戴或多人佩戴,用户数据包括该用户的语料特征;进一步地,该通话装置根据该佩戴状态,进行通话通道的切换。该通话方法能够根据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和/或佩戴环境以及佩戴用户的通话情况,实现通话通道的智能切换,能够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通话体验。通话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话方法和通话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话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话方法和通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双耳的每个耳机虽然都有独立的通话功能,但由于手机侧只能提供一路麦克风(microphone,MIC)通路,所以只有一个耳机能听能说,另外一个耳机只能听不能说,由此导致TWS耳机无法自适应地将通话通道切换到通话质量比较好的那只耳机,并且当多人共用一副耳机时,由于只有一个耳机可以说话,另一个耳机的佩戴者说的话别人听不到,就会误认为耳机有问题,降低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0003]因此,如何提升用户使用TWS耳机时的通话体验,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话方法和通话装置,该通话方法能够根据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和/或佩戴环境以及佩戴用户的通话情况,实现通话通道的智能切换,能够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方法,该通话方法应用于通话装置,该通话方法包括:该通话装置根据用户数据确定该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其中,佩戴状态包括单人佩戴或多人佩戴,用户数据包括该用户的语料特征;该通话装置根据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切换通话通道。
[0006]其中,用户的语料特征可以是用户的语料在时域上的不同特征。
[0007]可选地,上述语料特征的判断可以是将用户的语料转化为语料相关的信号数据(例如:用户说话的频率、幅度、时域、语速、频谱中的一项或者多项),当该语料相关的信号数据满足第一范围时,则确定通话装置处于单人佩戴状态;若不满足该第一范围,则确定通话装置处于多人佩戴状态。其中,该第一范围是基于同一用户的语料信息的误差确定的。
[0008]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用户的语料是指用户的语音,用户的语料特征是指用户的语音特征,并且,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语料都适用于该解释,在此做统一说明,当再次出现时,为了简洁,将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0009]应理解:本申请中的通话装置包括两个或多个通话个体,例如,可以是一副耳机,该幅耳机包括左耳机(或第一耳机)和右耳机(或第二耳机),并且该幅耳机中有一个耳机为主耳(作为通话通道),另一个耳机为从耳(不作为通话通道);还可以是一副耳机和一个终端设备,该副耳机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蓝牙连接;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通话装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0010]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话方法能够根据用户数据确定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并且,该用户数据包括用户的语料特征,由于用户的语料特征具有比较强的分辨率,能够使得通话装置所确定的佩戴状态更加准确;进一步地,该通话方法能够在通话装置处于不同的佩戴状态时,根据通话装置的佩戴环境和/或佩戴用户的通话情况,实现通话通道的智能切
换,该方法不需要用户手动取下耳机来进行通话通道的切换,也没有较大的通话时延,能够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用户数据还包括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该通话装置根据该用户数据确定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包括:当RSSI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RSSI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话装置确定该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单人佩戴;当RSSI小于第一预设值或者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话装置确定所述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多人佩戴。
[0012]其中,可选地,第一预设值为

90dB,第二预设值为

50dB;另外,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还可以是其他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0013]其中,单人佩戴是指单人双耳佩戴。
[001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话装置根据RSSI值判断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是单人佩戴还是多人佩戴,提高了方案的可靠性。
[001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通话装置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当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单人佩戴时,该通话装置根据其佩戴状态,切换通话通道,包括:通话装置获取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的通话质量;当第一耳机的通话质量优于第二耳机的通话质量,且当前第一耳机为从耳时,通话装置将通话通道切换至第一耳机;当第一耳机的通话质量差于第二耳机的通话质量,且当前第一耳机为主耳时,通话装置将通话通道切换至第二耳机,其中,从耳不作为通话通道,主耳作为通话通道。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单人佩戴时,通话装置能够根据双侧耳机的通话质量,对通话通道进行智能和灵活的切换,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通话质量是根据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处环境的噪音和/或通话的语音纯净度确定的。
[0018]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单人佩戴时,通话装置能够判断双侧耳机中环境噪音更小和/或通话的语音纯净度更好的一侧,进而智能得将通话通道切换到更有利于通话的耳机侧进行通话,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通话装置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当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多人佩戴时,该通话装置根据其佩戴状态,切换通话通道,包括:通话装置判断第一时间阈值内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是否有语料;当在该第一时间阈值内,第一耳机侧和第二耳机侧均有语料时,该通话装置将第一耳机侧和第二耳机侧中最先说话的一侧设置为通话通道;当在该第一时间阈值内,第一耳机侧和第二耳机侧只有一侧有语料时,所述通话装置将所述第一耳机侧和所述第二耳机侧中有语料的一侧设置为通话通道。
[0020]其中,第一时间阈值可以是一个时间范围,该范围可以是由通话装置通过用户的使用记录确定的,也可以是出厂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自行设置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0021]可选地,第一时间阈值还可以替换为其他的门限值,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0022]可选地,当在第一时间阈值内,双耳均有语料时,可以进一步判断最先说话的耳机侧是否为当前主耳,若是,则不进行通话通道的切换,若不是,则进行通话通道的切换。
[0023]可选地,当在第一时间阈值内,仅有一侧耳机有语料时,可以进一步判断有语料的一侧耳机是否为当前主耳,若是,则不进行通话通道的切换,若不是,则进行通话通道的切
换。
[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多人佩戴时,通话装置能够对双耳侧的语料信息进行识别,并且根据语料信息的不同情况,在需要进行通话通道的切换时,进行通话通道的智能切换,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切换,通话过程也没有较大的时延,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用户数据还包括该用户的骨导数据。
[0026]其中,通话装置还可以包括骨导器件,用户的骨导数据由骨导器件测量所得。
[0027]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方法应用于通话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通话装置根据用户数据确定所述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所述佩戴状态包括单人佩戴或多人佩戴,所述用户数据包括所述用户的语料特征;所述通话装置根据所述佩戴状态,切换通话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数据还包括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所述通话装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确定所述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包括:当所述RSSI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RSSI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所述通话装置确定所述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单人佩戴;当所述RSSI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或者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时,所述通话装置确定所述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多人佩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装置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当所述佩戴状态为单人佩戴时,所述通话装置根据所述佩戴状态,切换通话通道,包括:所述通话装置获取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的通话质量;当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话质量优于所述第二耳机的通话质量,且当前所述第一耳机为从耳时,所述通话装置将所述通话通道切换至所述第一耳机;当所述第一耳机的通话质量差于所述第二耳机的通话质量,且当前所述第一耳机为主耳时,所述通话装置将所述通话通道切换至所述第二耳机,其中,所述从耳不作为通话通道,所述主耳作为通话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质量是根据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所处环境的噪音和/或通话的语音纯净度确定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装置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当所述通话装置的佩戴状态为多人佩戴时,所述通话装置根据所述佩戴状态,切换通话通道,包括:所述通话装置判断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第一耳机和所述第二耳机是否有语料;当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第一耳机侧和所述第二耳机侧均有语料时,所述通话装置将所述第一耳机侧和所述第二耳机侧中最先说话的一侧设置为通话通道;当在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内,所述第一耳机侧和所述第二耳机侧只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献春赵忠会林健新胡燕顾文彬廖友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