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21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包括隔膜结构及具有内腔的阀壳体,隔膜结构包括隔膜和中间阀片;隔膜布置在内腔中,并与内腔的出气侧之间形成与第二气孔隔绝的第一阀腔,中间阀片用于在第一气孔通入气体时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连通第一气孔和第一阀腔的阀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凸台可有效限制阀片本体的最大移动距离,并在充气过程中使阀片本体主要受单侧气体压力作用,避免了阀片本体两侧同时受到气体压力作用时,两侧气体压差的波动造成的中间阀片受迫颤振,产生噪音和疲劳损害,同时,限制了连接部的最大变形量,进一步降低了中间阀片工作过程中的疲劳损害,甚至失效的风险,延长漏气阀的使用寿命。漏气阀的使用寿命。漏气阀的使用寿命。

Air leakage valve for reducing noise and fatigue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控制
,尤其是一种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

技术介绍

[0002]腕式血压计、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的问世,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由此受到市场的青睐,作为其核心部件的微型气泵、漏气阀也随之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提升微型泵和漏气阀的性能成为提升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中的漏气阀为了实现结构上的微小型化,多采用隔膜结构将阀腔分割成进气侧和出气侧,例如,公开号为CN103767695A的申请公开的放气阀、集成气泵及电子血压计、公开号为CN104825145A的申请公开的气阀、集成气泵及可穿戴电子血压计以及公开号为CN107091220A的申请公开的阀、流体控制装置,上述三个申请中,腔体均由阀壳与隔膜构成。
[0003]这种隔膜结构的漏气阀在充气和放气过程中,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速的气体流经阀腔时会冲击隔膜和单向阀结构,造成隔膜和阀片的受迫振动,当振动频率达到20Hz~20KHz时,即会产生明显的噪声,随着频率的升高,音调愈发尖锐刺耳,这种噪音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同时,单向阀在开启过程中,阀片缺少限位,这一方面会导致阀片在两侧气体压差作用下开启时,气体的压力波动造成阀片以一定的频率发生颤振,当颤振频率达到可听声频率范围时,会产生噪音;另一方面,当阀片两侧气体压差增大时,阀片开度增大。与阀片连接的弹性支撑的变形量增大,加速了弹性支撑的疲劳损害,当压差进一步增大时,弹性支撑甚至会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单向阀结构的失效,进而造成漏气阀无法继续正常工作,由此,阀片缺少限位的漏气阀结构,充气压力和流量的调节范围较窄,同时还会极大地降低漏气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漏气阀的阀片在两侧气体压差作用下开启时,气体的压力波动造成阀片以一定的频率发生颤振,导致容易产生噪音,及加速了弹性支撑疲劳损害的问题,现提供一种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包括隔膜结构及具有内腔的阀壳体,内腔在出气侧具有泄气孔和出气孔,在与出气侧相对的进气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孔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孔,所述隔膜结构包括隔膜和中间阀片;
[0006]所述隔膜布置在内腔中,并与内腔的出气侧之间形成与第二气孔隔绝的第一阀腔,泄气孔和出气孔均与第一阀腔连通,所述隔膜用于在第二气孔进气时封堵泄气孔,以及用于在出气孔通入气体时打开泄气孔;
[0007]所述中间阀片用于在第一气孔通入气体时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连通第一气孔和第一阀腔的阀通道,以及用于在出气孔通入气体时复位并被压靠至内腔的进气侧的侧壁,
封堵住第一气孔;
[0008]所述内腔的出气侧朝向进气侧凸出有与中间阀片相对设置的限位凸台。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阀片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部和阀片本体,所述连接部与内腔的进气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阀片本体与限位凸台相对设置,并用于打开或封堵第一气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内腔的进气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阀片本体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至少贯穿有一个孔部a或槽部b。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进气侧具有朝向出气侧凸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气孔贯穿第二突出部,所述阀片本体抵住第二突出部,并覆盖住第一气孔,所述中间阀片因阀片本体抵住第二突出部而朝向限位凸台所在侧发生弹性变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包括彼此连接的结合部和变形部,结合部与内腔的进气侧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变形部相对泄气孔设置,并用于打开或封堵泄气孔;
[0013]其中,所述变形部和内腔的进气侧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以形成第二阀腔,间隙的高度为h,0<h≤0.8mm;或者,所述变形部和内腔的进气侧侧壁贴合;
[0014]隔膜的变形部相对泄气孔布置,并封盖第二阀腔,且变形部抵接或抵近到与之相对的内腔的进气侧侧壁,放气过程中,压力气流经出气孔流入第一阀腔,此时,第一阀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阀腔内的气体压力,变形部在自身变形回复力和两侧气体压差作用下,迅速压靠至与之相对的内腔的进气侧侧壁,能够快速衰减压力气流对变形部的冲击能量,极大地减弱甚至抑制变形部的颤振,有效避免漏气阀在放气过程中产生噪音。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内腔的出气侧具有朝向进气侧凸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泄气孔贯穿所述第一突出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阀腔内具有朝向泄气孔所在侧凸出的凸起部,所述变形部抵住凸起部,所述隔膜因变形部抵住凸起部而朝向泄气孔所在侧发生弹性变形;
[0017]即是,初始状态下,变形部具有一定的张紧力,放气过程中,压力气流经出气孔流入第一阀腔,此时,第一阀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阀腔内的气体压力,变形部在自身变形回复力和两侧气体压差作用下,迅速压靠至凸起部,由于该状态下的变形部具有一定的张紧力,能够快速衰减压力气流对变形部的冲击能量,极大地减弱甚至抑制变形部的颤振,有效避免漏气阀在放气过程中产生噪音。
[0018]进一步地,所述隔膜和中间阀片一体成型或分体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阀壳体上布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阀壳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出气流道和至少一个泄气流道,所述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孔和至少一个第二泄气孔;
[0020]所述第二出气孔通过出气流道和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泄气孔通过泄气流道和泄气孔连通。
[0021]进一步地,所述阀壳体上布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阀壳体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出气流道、至少一个泄气流道和至少一个第二泄气孔,所述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孔;
[0022]所述第二出气孔通过出气流道和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泄气孔通过泄气流道和泄气孔连通。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限位凸台可有效限制阀片本体的最大
移动距离,从而限制阀通道的最大开度,充气过程中,流经第一气孔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阀腔内的气体压力,中间阀片在两侧气体压差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阀片本体迅速压靠至限位凸台,压力气流经第一气孔流入第一阀腔,此后,阀片本体主要受单侧气体压力作用,避免了阀片本体两侧同时受到气体压力作用时,两侧气体压差的波动造成的中间阀片受迫颤振,产生噪音和疲劳损害,同时,限位凸台限制了阀通道的最大开度,亦即,限制了连接部的最大变形量,进一步降低了中间阀片工作过程中的疲劳损害,甚至失效的风险,延长漏气阀的使用寿命;放气过程中,第一阀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一气孔侧的气体压力,压靠在限位凸台上的阀片本体在中间阀片的变形回复力和阀片本体超出限位凸台部分的两侧压差作用下,迅速压靠至封堵住第一气孔,截断第一阀腔和第一气孔之间的气体流通路径,保证放气过程中,第一阀腔内的压力气体只能经由泄气孔流出。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包括隔膜结构及具有内腔的阀壳体(1),内腔在出气侧(102)具有泄气孔(1021)和出气孔(1022),在与出气侧(102)相对的进气侧(10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气孔(1011)和至少一个第二气孔(101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结构包括隔膜(3)和中间阀片(2);所述隔膜(3)布置在内腔中,并与内腔的出气侧(102)之间形成与第二气孔(1012)隔绝的第一阀腔(4),泄气孔(1021)和出气孔(1022)均与第一阀腔(4)连通,所述隔膜(3)用于在第二气孔(1012)进气时封堵泄气孔(1021),以及用于在出气孔(1022)通入气体时打开泄气孔(1021);所述中间阀片(2)用于在第一气孔(1011)通入气体时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连通第一气孔(1011)和第一阀腔(4)的阀通道(6),以及用于在出气孔(1022)通入气体时复位并被压靠至内腔的进气侧(101)的侧壁,封堵住第一气孔(1011);所述内腔的出气侧(102)朝向进气侧(101)凸出有与中间阀片(2)相对设置的限位凸台(10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阀片(2)包括彼此连接的连接部(201)和阀片本体(202),所述连接部(201)与内腔的进气侧(10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阀片本体(202)与限位凸台(1023)相对设置,并用于打开或封堵第一气孔(10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1)包括第一连接部(2011)和第二连接部(2012),所述第一连接部(2011)和内腔的进气侧(10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阀片本体(202)通过第二连接部(2012)与第一连接部(20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012)上至少贯穿有一个孔部(2012a)或槽部(2012b)。4.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低噪音和疲劳损害的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进气侧(101)具有朝向出气侧(102)凸出的第二突出部(1013),所述第一气孔(1011)贯穿第二突出部(1013),所述阀片本体(202)抵住第二突出部(1013),并覆盖住第一气孔(1011),所述中间阀片(2)因阀片本体(202)抵住第二突出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威图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