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及其壳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03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及其壳体组件,该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供转轴穿装的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挡止台阶,挡止台阶的两端设有台阶挡止面,台阶挡止面用于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挡止配合,两台阶挡止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中布置有弹性部件以用于顶压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弹性部件能够弹性收缩并沉入凹槽结构中以使得相应台阶挡止面与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直接挡止配合以实现定位预紧,还能够弹性释放并伸出凹槽结构中以通过弹性件顶压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以实现定压预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在从定位预紧切换至顶压预紧时可靠性得到提高。至顶压预紧时可靠性得到提高。至顶压预紧时可靠性得到提高。

An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 shafting and its shell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及其壳体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预紧的
,具体涉及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及其壳体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角接触球轴承在使用时需要预紧,预紧分为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在需要承受双向的轴向力时,轴系中的轴承一般会采用定位预紧,具体地,在轴系中壳体的两端均设有台阶挡止面,角接触球轴承套装在轴系的转轴上,两端的角接触球轴承以背对背的方式布置,使用时,通过在转轴上装配螺母顶紧轴承的内圈,并通过滚球将轴承的外圈顶紧在台阶挡止面上。定位预紧能够提高轴系的刚度,但是在使用时,当转轴受到的轴向力过大时,其中一端的角接触球轴承会出现内圈、外圈、滚珠产生游隙,导致该角接触球轴承卸载,卸载的角接触球轴承易出现损坏失效。
[0003]定压预紧的方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50375U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其在两端的角接触球轴承之间布置有套筒,套筒中穿装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定压在两端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上,能够对外圈施加持续的顶紧力。定压预紧的轴系中,即使转轴承受过大的轴向力,通过弹簧也能够保证各轴承处于预紧的状态。但是,定压预紧同样存在一些弊端,轴系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无论轴向力大小),轴承的外圈是依靠弹簧进行预紧的,导致整个轴系的刚度较小,承载力较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2028467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布了一种轴承预紧的主轴,其中的壳体上设有转轴安装孔,装轴安装孔中穿装有转轴,转轴安装孔的转轴上设挡止台阶,挡止台阶上有相背的两个台阶挡止面,两个台阶挡止面处均安装有角接触球轴承,两端的角接触球轴承以面对面的方式布置。其中一侧的台阶挡止面处滑动装配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台阶挡止面之间压装有弹簧,弹簧座顶压在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上。使用时,当轴向力较小时,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顶压在弹簧座上,弹簧座压缩弹簧并直接顶压在台阶挡止面上,实现定位预紧;当轴向力较大时,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不再被内圈、滚珠顶压预紧时,弹簧伸出并通过弹簧座继续顶压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实现定压预紧。
[0005]现有技术的方式能够兼顾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些弊端,在定位预紧向定压预紧切换的过程中,弹簧座需要进行滑动,但是受限于加工精度、使用时的温升等因素,弹簧座存在卡滞在壳体中的情况,导致弹簧座无法可靠地被弹簧推动并顶紧在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上,进而使得角接触球轴承仍存在卸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的壳体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轴系在从定位预紧向定压预紧切换时存在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中角接触球轴承轴系的壳体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供转轴穿装的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挡止台阶,挡止台阶的两端均设有台阶挡止面,所述台阶挡止面用于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在所述转轴安装孔的轴向上挡止配合,两台阶挡止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中布置有弹性部件以用于顶压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弹性收缩并沉入凹槽结构中以使得相应台阶挡止面与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直接挡止配合以实现定位预紧,还能够弹性释放并伸出凹槽结构中以通过弹性件顶压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以实现定压预紧。
[0009]有益效果:在轴向力较小时,弹性件能够弹性收缩并沉入凹槽中,不影响台阶挡止面与外圈的直接挡止配合,进而实现定位预紧以提高轴系的刚度;当轴向力较大时,外圈无法被内圈以及滚珠继续顶压预紧,弹性件弹性释放并伸出凹槽中,继续顶压外圈以实现定压预紧,防止相应的轴承出现卸载的情况。本技术的壳体组件中通过弹性件的弹性收缩和释放来实现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的切换,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弹簧座滑动来切换的方式相比,不受弹簧座加工精度以及温升等因素的约束,可靠性更高。
[0010]进一步地,所述挡止台阶包括位于至少一端且分体布置的调节环,对应一侧的所述台阶挡止面为调节环的其中一端端面。
[0011]有益效果:安装时,先将其中一端的角接触球轴承调整预紧到位,之后再预紧另一端的角接触球轴承,预紧过程中,通过选取不同长度的调节环,能够保证另一端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被可靠顶压在刚性物体上,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结构包括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凹槽,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设于各凹槽中的弹性件。
[001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凹槽,并单独配备弹性件,能够保证轴承外圈在周向上受力较为均匀,且各处均能够被顶压。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嵌装入对应凹槽中的弹簧。
[0015]有益效果:弹簧的弹性模量较大,成本较低。
[0016]本技术中角接触球轴承轴系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7]该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中穿装有转轴,转轴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挡止台阶,转轴与壳体之间对应于同一个挡止台阶设有两组角接触球轴承,同一挡止台阶的两组角接触球轴承分置在挡止台阶的两端以且背对背或面对面的方式布置;挡止台阶两端均具有台阶挡止面,所述台阶挡止面与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在所述转轴安装孔的轴向上挡止配合,两台阶挡止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中布置有弹性部件以用于顶压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弹性收缩并沉入凹槽结构中以使得台阶挡止面与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直接挡止配合以实现定位预紧,还能够弹性释放并伸出凹槽结构中以通过弹性件顶压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以实现定压预紧。
[0018]有益效果:在轴向力较小时,弹性件能够弹性收缩并沉入凹槽中,不影响台阶挡止面与外圈的直接挡止配合,进而实现定位预紧以提高轴系的刚度;当轴向力较大时,外圈无法被内圈以及滚珠继续顶压预紧,弹性件弹性释放并伸出凹槽中,继续顶压外圈以实现定压预紧,防止相应的轴承出现卸载的情况。本技术的壳体组件中通过弹性件的弹性收缩和释放来实现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的切换,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弹簧座滑动来切换的方式
相比,不受弹簧座加工精度以及温升等因素的约束,可靠性更高。
[0019]进一步地,所述挡止台阶包括位于至少一端且分体布置的调节环,对应一侧的所述台阶挡止面为调节环的其中一端端面。
[0020]有益效果:安装时,先将其中一端的角接触球轴承调整预紧到位,之后再预紧另一端的角接触球轴承,预紧过程中,通过选取不同长度的调节环,能够保证另一端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被可靠顶压在刚性物体上,降低了对加工精度的要求。
[0021]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结构包括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凹槽,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设于各凹槽中的弹性件。
[002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多个凹槽,并单独配备弹性件,能够保证轴承外圈在周向上受力较为均匀,且各处均能够被顶压。
[0023]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触球轴承轴系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供转轴穿装的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挡止台阶,挡止台阶的两端均设有台阶挡止面,所述台阶挡止面用于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在所述转轴安装孔的轴向上挡止配合,其特征在于,两台阶挡止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中布置有弹性部件以用于顶压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所述弹性部件能够弹性收缩并沉入凹槽结构中以使得相应台阶挡止面与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直接挡止配合以实现定位预紧,还能够弹性释放并伸出凹槽结构中以通过弹性件顶压相应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以实现定压预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轴系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台阶包括位于至少一端且分体布置的调节环,对应一侧的所述台阶挡止面为调节环的其中一端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轴系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包括沿周向均布的多个凹槽,所述弹性部件包括设于各凹槽中的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接触球轴承轴系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嵌装入对应凹槽中的弹簧。5.角接触球轴承轴系,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中穿装有转轴,转轴安装孔的孔壁上设有挡止台阶,转轴与壳体之间对应于同一个挡止台阶设有两组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延经徐润润张振强李东亚李文超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