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97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16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其包括防水层、沥青层和隔离层,所述防水层和沥青层固定贴合,所述沥青层和隔离层固定贴合,所述隔离层位于沥青层背离位于防水层的一侧,所述沥青层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本申请具有提高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粘合性的效果。请具有提高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粘合性的效果。请具有提高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粘合性的效果。

A kind of self-adhesive waterproof coiled material convenient for la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


[0001]本申请涉及防水卷材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了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作用,防水卷材是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现有的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沥青层和隔离层,所述防水层和隔离层分别位于沥青层的两侧;对基面铺设防水卷材时,预先清理待铺设基面,并将水泥浆均匀涂抹在基面上,撕掉防水卷材的隔离层,使得沥青层与水泥层接触,实现对基面粘接、进而达到工程防水的目的。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防水卷材铺设在水泥层上,防水卷材易与水泥层分离,存在有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粘结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粘结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沥青层和隔离层,所述防水层和沥青层固定贴合,所述沥青层和隔离层固定贴合,所述隔离层位于沥青层背离位于防水层的一侧,所述沥青层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基面铺设防水卷材时,先将成卷的防水卷材铺开消除其内应力,在基面均匀涂抹一层水泥浆;撕掉隔离层,将沥青层与水泥浆接触,碾压防水层,给防水卷材施加靠近水泥浆一次侧的力,此时水泥浆通过导流孔进入沥青层内,水泥浆用于连接沥青层与基面表面,进而提高了沥青层与基面表面的水泥浆粘结的稳定性。
[0008]可选的,所述沥青层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沥青层并沿沥青层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导流孔和通孔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防水卷材,基面上铺设的水泥浆通过导流孔进入通孔内,待水泥浆凝固后位于通孔内,进而增加了沥青层与基面之间的粘合面积,提高了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粘结的稳定性。
[0010]可选的,所述防水层和沥青层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层位于防水卷材内,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结构强度。
[0012]可选的,防水卷材还包括连接部,相邻两个防水卷材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沥青层和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沥青层和第一隔离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沥青层与沥青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层与隔
离层固定连接,第一沥青层位于通孔的下方,且第一个隔离层下表面与隔离层下表面共面;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防水层、第二加强层和第二沥青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与防水层固定贴合,第二加强层与加强层固定贴合,第二沥青层与沥青层固定贴合,且第二防水层上表面和防水层上表面共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个防水卷材的第二连接部置于第一连接部的上方,第一沥青层上表面和第二沥青层下表面接触,进而实现对相邻两个防水卷材的粘合;从第二连接部向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挤压防水层,水泥浆通过导流孔进入通孔内,水泥浆经过通孔流至第一沥青层上表面,进而提高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粘接的稳定性。
[0014]可选的,第一沥青层的上表面与第二沥青层的下表面共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铺设后防水卷材表面的平整度,降低了雨水堆积的可能性,减少了因拼接部位突起而造成的磨损和翘边,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和防水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加强层靠近沥青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接块,沥青层靠近加强层的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块插接在插接槽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块插接在插接槽内,增加了加强层和沥青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加强层和沥青层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的稳定性。
[0018]可选的,第二连接部背离防水卷材的一端设置有防水胶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和第二加强层分别与防水胶层固定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胶层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提高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粘接的稳定性,以及第一沥青层的防水性,进而提高了防水卷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0]可选的,第一沥青层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第二加强层下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插接在限位孔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对于两个相邻的防水卷材之间的粘合具有导向作用,减少了防水卷材铺设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便于拼接相邻两个防水卷材。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挤压防水卷材,基面上铺设的水泥浆进入导流孔,进而增加了沥青层与基面之间的粘接面积,提高了防水卷材与基面之间粘结的稳定性;
[0024]2.将相邻两组防水卷材的第二沥青层搭接在另一个防水卷材第一沥青层的上表面,实现了对相邻两组防水卷材的粘合,第一沥青层的上表面与第二沥青层的下表面共面,提高了防水卷材连接表面平整度,减少了雨水堆积可能性,减少了拼接部位的磨损和翘边,进而提高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和防水效果;
[0025]3.限位块对于两个相邻的防水卷材之间的粘合具有导向作用,减少了防水卷材铺设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便于对相邻两个防水卷材进行拼接。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为显示导流孔和通孔的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防水层;2、沥青层;21、导流孔;22、通孔;23、插接槽;3、隔离层;4、加强层;41、插接块;5、连接部;51、第一连接部;511、第一沥青层;5111、限位孔;512、第一隔离层;52、第二连接部;521、第二防水层;522、第二加强层;523、第二沥青层;6、防水胶层;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
[0031]参考图1,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1、沥青层2和隔离层3,防水层1和沥青层2固定连接,沥青层2和隔离层3固定连接,其中防水层1位于沥青层2背离隔离层3的一侧;沥青层2一侧设置有加强层4,加强层4为采用增强聚酯树脂为原料制成的加强层4,加强层4位于沥青层2靠近防水层1的一侧,加强层4固定连接防水层1和沥青层2;本申请实施例中,沥青层2包括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和聚酯胎基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层设置有两层,且分别位于聚酯胎基层两侧并与聚酯胎基层固定连接;沥青层2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孔21,导流孔21均匀布设,沥青层2一侧开设有通孔22,通孔22贯穿沥青层2并沿沥青层2长度方向布设,且导流孔21和通孔22连通,通孔22设置有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中通孔22设置有七个,且通孔2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1)、沥青层(2)和隔离层(3),所述防水层(1)和沥青层(2)固定贴合,所述沥青层(2)和隔离层(3)固定贴合,所述隔离层(3)位于沥青层(2)背离位于防水层(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2)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孔(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2)开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贯穿沥青层(2)并沿沥青层(2)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导流孔(21)和通孔(2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和沥青层(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层(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铺设的自粘型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还包括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包括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包括第一沥青层(511)和第一隔离层(512),所述第一沥青层(511)和第一隔离层(5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沥青层(511)与沥青层(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层(512)与隔离层(3)固定连接,第一沥青层(511)位于通孔(22)的下方,且第一个隔离层(3)下表面与隔离层(3)下表面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刚雷凡韩志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展新防水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