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0557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称量聚合单体,将引发剂溶于去离子水中;氮气氛围下,将表面活性剂溶液和单体混合物循环输送到超重力旋转填充床中,混合得到预乳化液;将引发剂溶液加入到预乳化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透析除去杂质,得到胶体颗粒水分散体;将胶体颗粒水分散体、油相及乳化剂的混合物循环通入到超重力旋转填充床中强化乳化过程,得到乳液;将乳液加热,离心,洗涤,干燥,得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胶体颗粒粒径小且分布均匀,为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胶囊制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胶囊是指使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壁材料,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于内部的固体微粒产品,其粒径范围通常在1

1000μm之间。微胶囊特有的核壳结构,使其具有保护芯物质既不会向外界逸出,又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入影响的性能。根据不同壁材对芯材的释放特性,在保留芯材物质原有特性的前提下,实现其缓慢释放、瞬间释放或持久保存作用,达到控制芯材释放的目的。目前,微胶囊的制备和包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以及纺织等领域。
[0003]20世纪初,Ramsden
[1]和Pickering
[2]首次报道了胶体颗粒在油水界面上的自组装过程,形成了稳定的Pickering乳液([1]Ramsden W.Separation of solids in the surface

layers of solutions and“suspension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表面活性剂溶液;称量聚合单体,得到单体混合物;将引发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引发剂溶液;2)氮气氛围下,将表面活性剂溶液和单体混合物循环输送到超重力旋转填充床中,混合得到预乳化液;3)将引发剂溶液加入到预乳化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反应结束后,透析除去杂质,得到胶体颗粒水分散体,作为囊壁材料;4)将胶体颗粒水分散体、油相及乳化剂的混合物循环通入到超重力旋转填充床中强化乳化过程,得到微乳液或纳米乳液;5)将上述乳液加热,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分散于水中,制得水相微胶囊,或洗涤后直接干燥,得到微胶囊固体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铵盐、季铵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

8wt%;更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

5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合单体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丙烯胺盐酸盐、丙烯酰胺、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氧化氢、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基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

5wt%;更优选地,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

3.5wt%。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自组装型微胶囊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欣贾佳孙倩刘荣琨陈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