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共熔溶剂和酶协同的微胶囊、制法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396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共熔溶剂和酶协同的微胶囊,所述微囊为核壳结构,核层为低共熔溶剂和酶的混合物,壳层为透气性材料;所述微囊可以克服低共熔溶剂中含有少量水导致吸收容量降低的问题、克服低共熔溶剂黏度大导致吸收速率降低及酶的逐渐失活导致循环使用率降低等缺点,应用于混合气体中CO2等气体的捕集,同时实现吸收容量、吸收速率、选择性、循环使用率大幅度增加的效果。大幅度增加的效果。大幅度增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共熔溶剂和酶协同的微胶囊、制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分离纯化领域,涉及低共熔溶剂和酶协同的微胶囊,还涉及其制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工业是建立在化石能源消耗基础上的,其碳元素会转化为CO2,导致全球CO2排放量持续增加。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导致相关灾害不断发生。
[0003]低共熔溶剂作为新型离子液体,在保留传统离子液体优点的同时,吸收容量更大,并且无毒、合成步骤简单、价格低廉。然而低共熔溶剂黏度高,其捕集CO2时气液传质阻力很大,导致吸收容量、吸收速率等有待提高。为克服低共熔溶剂黏度大导致其捕获CO2吸收容量、吸收速率低等问题,常用手段是将低共熔溶剂搭载在材料上,如将氯化胆碱:尿素(1:2)浸渍在硅胶上,对CO2的最大吸收量为22.3mg/g(Sains Malays 2019,48(5),1025

1033);将氯化胆碱:尿素(1:2)搭载在纳米多孔二氧化硅上,其对CO2的最大吸收量为23.0mg/g(Arab J Sci Eng 2020,45(6),462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共熔溶剂和酶协同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为核壳结构,核层材料为低共熔溶剂和酶共载的气体吸收剂,壳层材料为透气性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共熔溶剂和酶的质量比为1000:0.01~0.08,壳层厚度为2~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包括碳酸酐酶、碳酸酐酶同工酶、碳酸酐酶模拟物、碳酸酐酶纳米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共熔溶剂由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组成,所述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的化学计量比为1:0.25~4;所述氢键受体为氯化胆碱、溴化胆碱或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氢键供体为尿素、硫脲、苯乙酸、甘油或三氟乙酰胺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性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UV可固化液体硅橡胶、壳聚糖凝胶或藻酸盐凝胶中的一种。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共熔溶剂和酶协同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红亮徐嘉豪蒋文博赵坤锋黄德春陈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