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文楷专利>正文

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及地面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30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及发光地面光源,抗压发光结构包括基板、包含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条形槽的支撑板、透光结构和与条形槽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光源,支撑板设置在基板上,且条形槽与基板形成条形通道,光源一一对应设置在条形通道内,支撑板上对应于条形通道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光线穿出的通光孔,透光结构设置在支撑板上,且透光结构将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填充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支撑板上的条形槽与基板之间形成条形通道,这样光源发出的光即可穿出并经由透光结构点亮,提高辨识度,且透光结构将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填充满,这样可避免支撑板和光源承压,不容易损坏,大大提高了寿命,并且方便更换或维护。方便更换或维护。方便更换或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及地面光源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及地面光源。

技术介绍

[0002]在通过交通路口时,通常会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来将人行和车行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开,从而提高路口车行效率,以及人行的安全性。但是在夜间视线较差,仅仅依靠斑马线中掺杂的玻璃等反光材质形成的反光效果,不太容易让驾驶员看清,从而导致夜间交通路口存在人行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可以发光或反光的斑马线,或者,在斑马线附近设置地灯,或者是一块一块的局部发光的地砖,地灯是点状光源,来车方向辨识度不佳,且局部发光的地砖车辆行人通过的时候会震动,一方面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在车辆和行人通过时会给下方的光源形成载荷,造成光源承压,导致光源容易出现故障,损坏了需要更换地砖,不能只更换光源,维护成本较高,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及发光地面光源。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包括基板、包含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且槽口朝下的条形槽的支撑板、透光结构和与所述条形槽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光源,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条形槽与所述基板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条形通道,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条形通道内,所述支撑板上对应于所述条形通道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光线穿出的通光孔,所述透光结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透光结构将所述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填充满。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抗压发光结构,通过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支撑板,使得所述支撑板上的条形槽与所述基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的条形通道,这样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即可通过所述通光孔穿出并经由所述透光结构点亮,在路口可对驾驶员起到有效的指引,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时路况控制光源改变引导标志的亮灭和颜色,满足更丰富的实际需求,提高辨识度,并且由于透光结构将所述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填充满,这样可避免所述支撑板和光源承压,不容易损坏,大大提高了寿命,并且方便更换或维护。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为壁周呈城墙样式的凹凸。
[0008]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支撑板设置为壁周呈城墙样式的凹凸,主要作用是通过凹凸结构形成多条平行间隔设置的条形槽,用来设置光源,这样光源整体处于条形通道内,不会承压,不容易损坏,并且后期维护、更换比较方便。
[0009]进一步:所述光源包括多个灯珠,所述灯珠设置在所述条形通道内,所述支撑板上每一条形槽的顶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灯珠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通光孔,且所述灯珠位于对
应的所述通光孔的正下方设置。
[0010]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灯珠设置在所述条形通道内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光孔的正下方设置,这样可以方便所述灯珠出射的光线透过所述通光孔,并经由所述透光结构点亮,大大提高了夜间辨识度,方便过往行人和车辆通过。
[0011]进一步:所述透光结构为透光混凝土结构,且所述透光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支撑板上,并将所述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填充满后与所述支撑板凝结为一体。
[0012]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透光混凝土结构,可以比较方便的进行浇筑,并且使得所述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填满该透光混凝土结构,这样使得光源出射的光线顺利的穿出,实现点亮的点亮的效果,同时,由于透光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整个发光结构的寿命较长。
[0013]进一步:所述的抗压发光结构还包括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沿着垂直于所述条形槽的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加强筋将所述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彼此独立的填充区域。
[0014]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根加强筋,可以将所述支撑板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局部网格区域,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撑板的结构强度,方便将所述透光结构的载荷传递基板,进而传递至路基,以对所述光源形成保护作用,同时,通过所述加强筋可以使得整个发光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
[0015]进一步: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设置。
[0016]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设置,这样可以使得二者连接强度更好,保证所述支撑板的结构稳定性。
[0017]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和加强筋分别采用塑料材质。
[0018]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塑料材质,一方面可以避免环境腐蚀,提高整个发光结构的寿命,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绝缘体,保证光源的工作稳定性,避免电气电路影响所述光源的使用寿命。
[001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光地面光源,应用于交通标线,包括多个所述的抗压发光结构,道路交叉口的人行横道上平行间隔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抗压发光结构相匹配的槽口,所述抗压发光结构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槽口内,且所述透光结构的上表面四周边缘与对应的所述槽口的上端四周密封连接。
[0020]本技术的发光地面光源,通过在道路交叉口的人行横道上设置多个抗压发光结构,这样可以在夜间形成发光的斑马线,从而可以提高夜间辨识度,方便驾驶员清晰识别班马上处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大大提高夜间通行安全性,并且抗压发光结构基于透光混凝土结构,结构强度大,基于支撑板上的条形槽可以对光源起到保护作用,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抗压发光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2中的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基板,2、条形槽,3、支撑板,4、透光结构,5、光源,6、通光孔,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包括基板1、包含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且槽口朝下的条形槽2的支撑板3、透光结构4和与所述条形槽2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光源5,所述支撑板3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且所述条形槽2与所述基板1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条形通道,所述光源5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条形通道内,所述支撑板3上对应于所述条形通道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光线穿出的通光孔6,所述透光结构4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上,且所述透光结构4将所述支撑板3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2之间的区域填充满。
[0029]本技术的抗压发光结构,通过在所述基板1上设置所述支撑板3,使得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包含有多个平行间隔设置且槽口朝下的条形槽(2)的支撑板(3)、透光结构(4)和与所述条形槽(2)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光源(5),所述支撑板(3)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且所述条形槽(2)与所述基板(1)形成用于容纳光源的条形通道,所述光源(5)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条形通道内,所述支撑板(3)上对应于所述条形通道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光线穿出的通光孔(6),所述透光结构(4)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上,且所述透光结构(4)将所述支撑板(3)上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2)之间的区域填充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为壁周呈城墙样式的凹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5)包括多个灯珠,所述灯珠设置在所述条形通道内,所述支撑板(3)上每一条形槽的顶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灯珠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的通光孔(6),且所述灯珠位于对应的所述通光孔(6)的正下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压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结构(4)为透光混凝土结构,且所述透光混凝土浇筑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楷祝咏
申请(专利权)人:蒋文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