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博专利>正文

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26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油缸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包括,缸体组件及活塞杆组件,所述的活塞杆组件安装在缸体组件内并与缸体组件相滑动接触,所述的活塞杆组件包括,控制阀杆部件、活塞杆、减压碟簧、减压阀片、限压螺母及限位卡簧,在活塞杆内加工有一两端开口的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的左侧部位开设有用于液压油流通的过油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随动油缸相比较来说,极大的降低了零部件的组成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可以以最小数量的零部件实现随动油缸的作业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控制阀杆部件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控制阀杆部件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控制阀杆部件整体结构较为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缸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

技术介绍

[0002]液压系统的作用为通过改变压强增大作用力,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液压系统可分为两类: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液压传动系统以传递动力和运动为主要功能,液压控制系统则要使液压系统输出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目前,液压控制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各行各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液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远高,尽管液压精准控制已遥遥领先,但在液压油缸的远程随机性可操控方面仍然停滞不前,无法满足人们使用需要,专利号为:CN202121420709.9的一种减压式缸阀一体随动油缸可对液压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直接的随机控制,但其整体结构组成较为复杂繁琐,尤其是控制阀杆的左侧需要采用唇口密封结构,在加工时非常不便,不能进行大批量的加工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整体结构组成较为简便,尤其是控制阀杆采用光滑圆柱体结构设计,不仅加工过程简单方便,加工效率高,同时,可实现对过油通槽的越程密封,密封效果好,极大的满足了企业的生产使用需要。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包括,缸体组件及活塞杆组件,所述的活塞杆组件安装在缸体组件内并与缸体组件相滑动接触,所述的活塞杆组件包括,控制阀杆部件、活塞杆、减压阀片,在活塞杆内加工有一两端开口的圆形空腔,在圆形空腔的左侧部位开设有用于液压油流通的过油通槽,所述的控制阀杆部件安装在活塞杆内加工的圆形空腔内并与活塞杆内的圆形空腔滑动接触以实现对过油通槽的开启与密封。
[0006]所述的控制阀杆部件包括,控制杆、极限限位板、移动复位部及蜗旋弹簧,所述的移动复位部的右侧端部安装在控制杆的左侧端部部位并与控制杆固连为一体,在移动复位部上加工有限位环槽,极限限位板安装在限位环槽上,其中,蜗旋弹簧可通过其正向装配插套在移动复位部上以使控制杆实现对过油通槽在自由状态下的常开状态;蜗旋弹簧可通过其反向装配插套在移动复位部上以使控制杆实现对过油通槽在自由状态下的常闭状态。
[0007]在活塞杆的外圆部位上依次安装设置有减压阀片及减压碟簧,在活塞杆的左侧外圆周面上加工有适配限压螺母安装的外螺纹,限压螺母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活塞杆的外圆周面上并将减压碟簧及减压阀片压紧,在圆形空腔的左侧开设有卡簧安装槽,所述的卡簧安装槽内安装有限位卡簧。
[0008]进一步的,在圆形空腔的左侧开设有两组卡簧安装槽,在两组卡簧安装槽内分别安装布置有限位卡簧。
[0009]所述的缸体组件包括,缸体尾部连接件、缸体本体、缸体进油口、缸体回油口及缸
体密封件,缸体尾部连接件固定安装在缸体本体的左侧端部部位,用于液压油进出的缸体进油口及缸体回油口安装在缸体的上部部位并与缸体相连通,所述的缸体密封件安装在缸体本体的右侧端部部位并对缸体本体的内腔进行密封作业。
[0010]所述的控制杆为外圆光滑的圆柱体结构,控制杆的外圆直径小于活塞杆内加工的圆形空腔的内孔径,控制杆安装在活塞杆内加工的圆形空腔内并与圆形空腔内壁滑动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杆的右侧端部部位加工有内螺纹孔,在内螺纹孔内安装有用于外连控制软轴的连接螺栓。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的整体结构设计科学,与现有的随动油缸相比较而言具有如下技术特点及优势:
[0013]1、结构组成简洁;本技术与现有的随动油缸相比较,极大的降低了零部件的组成数量,在具体使用时可以以最小数量的零部件实现随动油缸的作业功能;
[0014]2、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便于大批量进行生产;本技术中的控制阀杆部件整体结构较为简洁,在生产时,可在较短的生产作业时间内实现产品的大批量生产;
[0015]3、密封作业效果好;本技术中的控制杆与活塞杆中的过油通槽采用越程密封来替代现有随动油缸中的唇口密封,极大的提高了控制阀杆部件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效果,保证了随动油缸的工作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随动油缸的安装总成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技术的随动油缸的安装总成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是本技术中的缸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的活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5是本技术中的活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6是本技术中的控制阀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中的控制杆的单独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为:1

缸体组件、2

活塞杆组件、201

控制阀杆部件、202

活塞杆、203

减压碟簧、204

减压阀片、205

限压螺母、206

限位卡簧、207

圆形空腔、208

过油通槽、209

卡簧安装槽、101

缸体尾部连接件、102

缸体本体、103

缸体进油口、104

缸体回油口、105

缸体密封件、2011

控制杆、2012

极限限位板、2013

移动复位部、2014

蜗旋弹簧、2015

限位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或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本申请文件中用于表示方位的用语“左”和“右”均以附图中所示的具体结构为基准,并不构成对结构的限制。
[0025]具体实施例1: 如说明书附图1

7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减压式双作用随
动油缸主要包括,缸体组件1及活塞杆组件2,活塞杆组件2安装在缸体组件1内并与缸体组件1相滑动接触,其中,活塞杆202组件2包括,控制阀杆部件201、活塞杆202、减压碟簧203、减压阀片204、限压螺母205及限位卡簧206,在活塞杆202内加工有一两端开口内壁光滑的圆形空腔207,在圆形空腔207偏左侧部位上开设有用于液压油流通的过油通槽208,用于工作作业的控制阀杆部件201安装在活塞杆202内加工的圆形空腔2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组件(1)及活塞杆组件(2),所述的活塞杆组件(2)安装在缸体组件(1)内并与缸体组件(1)相滑动接触,所述的活塞杆组件(2)包括,控制阀杆部件(201)、活塞杆(202)、减压阀片(204),在活塞杆(202)内加工有一两端开口的圆形空腔(207),在圆形空腔(207)的左侧部位开设有用于液压油流通的过油通槽(208),所述的控制阀杆部件(201)安装在活塞杆(202)内加工的圆形空腔(207)内并与活塞杆(202)内的圆形空腔(207)滑动接触以实现对过油通槽(208)的开启与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杆部件(201)包括,控制杆(2011)、极限限位板(2012)、移动复位部(2013)及蜗旋弹簧(2014),所述的移动复位部(2013)的右侧端部安装在控制杆(2011)的左侧端部部位并与控制杆(2011)固连为一体,在移动复位部(2013)上加工有限位环槽(2015),极限限位板(2012)安装在限位环槽(2015)上,其中,蜗旋弹簧(2014)可通过其正向装配插套在移动复位部(2013)上以使控制杆(2011)实现对过油通槽(208)在自由状态下的常开状态;蜗旋弹簧(2014)可通过其反向装配插套在移动复位部(2013)上以使控制杆(2011)实现对过油通槽(208)在自由状态下的常闭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式双作用随动油缸,其特征在于,在活塞杆(202)的外圆部位上依次安装设置有减压阀片(204)及减压碟簧(203),在活塞杆(202)的左侧外圆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苗锦程王诗韬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