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热驱动微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14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热驱动微马达。它具有脉冲光源系统和转动系统,脉冲光源系统具有依次设置的激光器、电光晶体、偏振盘,电光晶体由脉冲信号发生模块和放大回路控制,转动系统具有和膨胀臂、摩擦片、同轴转子和压簧片,膨胀臂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摩擦片相粘合,压簧片一端固定,另一端和一弹簧相连,转子与压簧片、摩擦片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马达输出步距小、速度高,直接由激光驱动,不需导线连接,因而结构相对独立,易于马达的微小化,便于将驱动器置于封闭空间(如真空腔),并可实现较远距的自由控制。可望在众多科技与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热驱动微马达,用于微纳米
高速、小步距驱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朝快速度、大容量和微型化方向飞速迈进。其中尤以微/纳米技术、微型机械技术、光学与光电子技术等的发展为主要代表。在许多特殊领域,需要采用特种性能的电机(或称马达)作为动力源和运动源。如在光学与精密机械系统中用于元器件的精确驱动和定位的马达,要求速度高、响应快、尽可能小型化;在航天器和空间卫星上采用的电机,既要求力矩大、效率高,又要求重量轻、体积小、寿命长;在微/纳米
,除了力矩大、响应快和小型化等要求外,还需要马达有十分微小的步距或转角。现有的马达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电机、静电马达、超声波电机、压电陶瓷冲击式驱动马达或机构等,均有各自的优缺点。电磁感应电机力矩大、速度快,但线圈损耗大、不易小型化;静电马达直接利用静电力驱动转子,可小型化,缺点是力矩较小,定子与转子间的摩擦及噪音较大,往往需要将马达浸泡在油液中运转。超声波电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特种马达,之后国内外又开展了表面声波马达的研究。应该指出,上述电机或马达都需要通过导线与外部的低压乃至高压控制源相连,马达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热驱动微马达,其特征在于它具有脉冲光源系统(1)和转动系统(2),脉冲光源系统(1)具有依次设置的激光器(3)、电光晶体(4)、偏振盘(5),电光晶体(4)由脉冲信号发生模块(6)和放大回路(7)控制,转动系统(2)具有和膨胀臂(8)、摩擦片(9)、同轴转子(10)和压簧片(11),膨胀臂(8)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摩擦片(9)相粘合,压簧片(11)一端固定,另一端和一弹簧相连,转子(10)与压簧片(11)、摩擦片(9)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海军何玉琳张冬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