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08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其结构包括反应机构和导流机构,通过设置了反应机构在反应釜右侧,通过真空泵在电磁换向阀的导流效果下带动气流进入换热器进行换热,提高对反应釜内部气流的热回收效果,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在滤水筒内部,通过搅拌电机和传动轴的带动动作下使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进行转动,有利于提高对氧化铜溶液的搅拌效果,通过设置了导流机构在反应釜顶部,通过导流槽箱和快速接头的换向导流作用下,从而使蒸汽以及其他反应溶液能在计量泵的计量效果下进行适量加入,有利于提高对参与反应的溶液导流效果。应的溶液导流效果。应的溶液导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纳米材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金属材料是形成纳米晶粒的金属与合金;具有晶界比例,比表面能,表面原子比例大等特点;氧化铜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CuO,是一种铜的黑色氧化物,略显两性,稍有吸湿性;不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酸,对热温定,高温下分解出氧气;氧化铜主要用于制人造丝、陶瓷、釉及搪瓷、电池、石油脱硫剂、杀虫剂,也供制氢、催化剂、绿色玻璃等用。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0162084617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级材料自动化生产设备,它包括反应釜、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均和反应釜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温控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和检测装置均安装在反应釜上。
[0004]现有装置在进行生产动作时,大多需要多组高温反应釜或者搅拌釜进行组合配合工作,导致现有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整体占地较大;同时现有装置会产生含有有害物质的杂质,仅配合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后期清理较为繁琐,其次排放标准以及环保性不佳;现有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且工艺流程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生产动作时,大多需要多组高温反应釜或者搅拌釜进行组合配合工作,导致现有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整体占地较大;同时现有装置会产生含有有害物质的杂质,仅配合过滤器对其进行过滤,后期清理较为繁琐,其次排放标准以及环保性不佳;现有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且工艺流程长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包括支撑架、反应釜、密封柜门、混合箱、反应机构、进料口、废液箱、导流机构和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架顶部中侧与反应釜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前端与密封柜门铰链连接,所述反应釜顶部与混合箱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混合箱顶部开口与进料口管道连接,所述支撑架顶部左侧与废液箱螺栓连接,所述密封柜门前端与控制面板螺栓连接,所述反应机构设于反应釜右侧,所述反应机构包括真空泵、电磁换向阀、换热器、耐热气囊、滤水筒、温度传感器、辅助机构、电磁阀和传动电机,所述反应釜右侧与真空泵固定环螺栓连接,所述真空泵底部出气口与电磁换向阀顶部管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底部开口与反应釜右侧开口管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底部开口与换热器管道连接,所述换热器与反应釜右侧螺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顶部开口与耐热气囊管道连接,所述耐热气囊顶部与反应釜内顶部固定连
接,所述耐热气囊内环壁与滤水筒相接触,所述滤水筒底部与温度传感器螺栓连接,所述滤水筒内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滤水筒顶部开口与电磁阀管道连接,所述电磁阀顶部与混合箱底部管道连接,所述滤水筒底部与传动电机轴动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真空泵、电磁换向阀、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和传动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导流机构设于反应釜顶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搅拌叶、第二搅拌叶、刮料板、电热管、超声波发生器和搅拌电机,所述滤水筒内底部与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外侧顶部与第一搅拌叶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外侧底部与第二搅拌叶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外侧与刮料板螺栓连接,所述刮料板分别与混合箱底部和滤水筒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滤水筒内槽壁与电热管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外侧底部与超声波发生器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顶部与搅拌电机轴动端同轴转动,所述搅拌电机与混合箱顶部螺栓连接,所述电热管、超声波发生器和搅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计量泵、导流槽箱、快速接头、蒸汽发生器、导流泵和酸碱传感器,所述反应釜顶部左侧与计量泵螺栓连接,所述计量泵出水口与进料口管道连接,所述计量泵进水口与导流槽箱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槽箱左端开口与快速接头管道连接,所述快速接头左侧开口与蒸汽发生器管道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右侧与反应釜左侧螺栓连接,所述废液箱前端与导流泵管道连接,所述导流泵底部管口与酸碱传感器管道连接,所述酸碱传感器右侧通管与反应釜底部开口管道连接,所述计量泵、蒸汽发生器、导流泵和酸碱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滤水筒的圆侧面设有直径为2毫米的脱水滤孔,且滤水筒内部共设有四组电热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外侧的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呈互相交错分布,且传动轴外侧共设有两组超声波发生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箱左侧共设有五组快速接头,且五组快速接头呈自前向后等距分布。
[0014]进一步的,所述耐热气囊材质为耐热橡胶。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材质为材料钢。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所述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通过设置了反应机构在反应釜右侧,通过真空泵在电磁换向阀的导流效果下带动气流进入换热器进行换热,提高对反应釜内部气流的热回收效果,通过真空泵将耐热气囊内部气流抽出,从而使耐热气囊贴合滤水筒并将其外侧的滤孔堵住,有利于提高滤水筒的滤水效果。
[0019]2)本技术所述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在滤水筒内部,通过搅拌电机和传动轴的带动动作下使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进行转动,从而对混合箱内部和滤水筒内部进行搅拌,有利于提高对氧化铜溶液的搅拌效果,并通过电热管的加热效果和超声波发生器的清洁效果,有利于提高对氧化铜的清洁效果。
[0020]3)本技术所述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通过设置了导流机构在反应釜顶部,通过导流槽箱和快速接头的换向导流作用下,从而使蒸汽以及其他反应溶液能在计量泵的计量效果下进行适量加入,有利于提高对参与反应的溶液导流效果。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反应机构和反应釜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导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导流机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支撑架

1、反应釜

2、密封柜门

3、混合箱

4、反应机构

5、进料口

6、废液箱

7、导流机构

8、控制面板

9、真空泵

51、电磁换向阀

52、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包括支撑架(1)和控制面板(9),所述支撑架(1)顶部中侧与反应釜(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2)前端与密封柜门(3)铰链连接,所述反应釜(2)顶部与混合箱(4)底部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应机构(5)和导流机构(8),所述反应机构(5)设于反应釜(2)右侧,所述反应机构(5)包括真空泵(51)、电磁换向阀(52)、换热器(53)、耐热气囊(54)、滤水筒(55)、温度传感器(56)、辅助机构(57)、电磁阀(58)和传动电机(59),所述真空泵(51)底部出气口与电磁换向阀(52)顶部管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52)底部开口与换热器(53)管道连接,所述耐热气囊(54)内环壁与滤水筒(55)相接触,所述滤水筒(55)底部与温度传感器(56)螺栓连接,所述滤水筒(55)内部设有辅助机构(57),所述滤水筒(55)顶部开口与电磁阀(58)管道连接,所述滤水筒(55)底部与传动电机(59)轴动端同轴转动连接,所述导流机构(8)设于反应釜(2)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57)包括传动轴(571)、第一搅拌叶(572)、第二搅拌叶(573)、刮料板(574)、电热管(575)、超声波发生器(576)和搅拌电机(577),所述滤水筒(55)内底部与传动轴(571)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571)外侧顶部与第一搅拌叶(572)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571)外侧底部与第二搅拌叶(573)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571)外侧与刮料板(574)螺栓连接,所述刮料板(574)分别与混合箱(4)底部和滤水筒(55)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滤水筒(55)内槽壁与电热管(575)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571)外侧底部与超声波发生器(576)螺栓连接,所述传动轴(571)顶部与搅拌电机(577)轴动端同轴转动,所述搅拌电机(577)与混合箱(4)顶部螺栓连接,所述电热管(575)、超声波发生器(576)和搅拌电机(577)均与控制面板(9)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金属氧化铜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8)包括计量泵(81)、导流槽箱(82)、快速接头(83)、蒸汽发生器(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星建彭冉
申请(专利权)人:达西浓纳米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