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93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的检测装置,它通过对转辙机转换过程中动作杆或者锁闭机构主动零件运动到规定位移,或转动到规定角位移,至动接点轴转动到设定角位移的时长监测,并与设定的时长阈值进行比较,当实际消耗时长超过阈值时进行报警或预警,并且根据转辙机特点,在计时到极限时长后,及时检查动接点轴是否转动到规定角位移,对于转动角位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及时产生卡阻故障报警信息,实现了对转辙机动接点轴转动是否发生迟滞的监测,在动接点轴转动卡阻发生前进行警示及维护指导,在无表示故障发生后,对动接点轴没有转动到位这一故障因素可以立即确认或排除,可以提高转辙机的可靠性,并缩短无表示故障排查时间。障排查时间。障排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中的道岔转换设备的监视测量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道岔转辙机(以下简称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辙机属于远程控制设备,其转换、锁闭功能是否实现是通过转辙机内部的接点转换(断开和接通规定的接点),断开和接通连接至机械室的电路来向操作人员传递对应信息的,如果转辙机内部的接点转换发生迟滞或者卡阻,则信息的传递也会发生迟滞,或者不能传递信息,或者传递错误信息。
[0003]转辙机接点传递的信息用于指示道岔的状态信息,涉及行车安全和行车效率,接点转换迟滞虽然不影响行车安全,但极大的影响了行车效率,尤其是发生接点转换卡阻之后,由于不能得到道岔状态信息,若列车运行路径必须通过此位置道岔,则必须停用道岔并安排人员尽快排除故障。由于此故障现象对应的故障原因极多,维护人员需要从电路连接的室内相关设备开始进行排查,因此故障处理耗时较长,这样列车的等待时间较长,且可能会影响多趟列车,导致旅客抱怨,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
[0004]若能对转辙机动接点的转换过程进行监测,在动接点发生转换迟滞时及时安排维护、维修,则可避免发生动接点转换卡阻,或者在卡阻发生时也能及时判明道岔失去状态表示的故障原因在于接点转换卡阻,指导维护人员直接至转辙机处进行处理,减少故障排查和处理时间,缩短列车等待时间,减少受影响列车数量。可见,对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有无迟滞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既具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的检测装置,以便能对转辙机动接点的转动是否迟滞进行监测,在其转换发生迟滞时进行预警报警,降低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改善转辙机的可靠性。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涉及一种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的检测装置,它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位移监测模块,位移监测模块是由测量件和读数头组成的非接触位置检测装置,测量件通常有光栅、磁栅、磁柱等等,读数头是能将测量件位置或角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或者数字量的器件,两者构成线性位移或角位移传感器,称为位移监测模块。
[0007]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模块与位移监测模块中的读数头之间有信息传输,连接形式为有线或者无线,各模块分别由电源供电或者电源供入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后由其分配至位移监测模块。
[0008]所述的转辙机通常有两组动接点(本技术中分别称为左侧动接点及右侧动接点),每组动接点对应两组静接点,动接点在相关零件和弹簧控制下转动一定角度,断开一组静接点后又接通另一组静接点,在左侧动接点轴和右侧动接点轴端头分别固定安装角位移测量件,随左侧动接点轴和右侧动接点轴转动,角位移读数头固定安装在角位移测量件
同侧,与角位移测量件转动轴线对齐,测量动接点角位移。
[0009]另外设置一组位移检测模块,对转辙机动作杆或者其锁闭机构的主动零件进行检测,对动作杆进行检测时,线性位移测量件沿动作杆运动方向固定在动作杆上并随其运动,线位移读数头固定安装在线性位移测量件同侧,且与线性位移测量件的运动路径对齐。对锁闭机构的主动零件进行检测时,若此主动零件做线性运动,在其表面沿线性运动方向固定线性位移测量件并随其运动,在线性位移测量件同侧固定线性位移读数头,并与线性位移测量件的运动路径对齐,若此主动零件做旋转运动,在其转轴端头固定安装角位移测量件随其转动,两者转轴对齐,角位移读数头固定安装在角位移测量件同侧,并与角位移测量件转轴对齐。
[0010]所述的左侧动接点和右侧动接点对应的两个角位移监测模块分别测量各自对应的转辙机动接点转动角位移并传输至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进行计算处理,动作杆或者锁闭机构主动零件对应的位移传感器测量动作杆或者锁闭机构主动零件位移或者转动的角位移,并传输至数据采集处理模块进行计算处理,数据进行对比处理可以计算得出动作杆运动到设定位移至接点转换速度最大值或者转换至某角位移所消耗的时间或者采样周期数,或者计算得出锁闭机构主动零件运动到设定位移或转动到设定角位移至接点转换速度最大值或者转换至某角位移所消耗的时间或者采样周期数,将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当超出阈值时进行预警或者报警。
[0011]进行转辙机接点转换是否迟滞或卡阻判断之前需设定阈值,阈值有预警阈值及报警阈值。转辙机拉入和伸出过程的预警、报警阈值可以是不同的数值,为描述简洁,本文件中转辙机拉入和伸出过程的预警、报警阈值以相同数值进行描述。
[0012]本技术的优点是:
[0013]通过对转辙机转换过程中动作杆或者锁闭机构主动零件运动到规定位移,或转动到规定角位移,至动接点轴转动到设定角位移的时长监测,并与设定的时长阈值进行比较,当实际消耗时长超过阈值时进行报警或预警,并且根据转辙机特点,在计时到极限时长后,及时检查动接点轴是否转动到规定角位移,对于转动角位移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及时产生卡阻故障报警信息,根据转辙机的工作原理,用非接触的检测方法,在不影响转辙机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对转辙机动接点轴转动是否发生迟滞的监测,在动接点轴转动卡阻发生前进行警示及维护指导,在无表示故障发生后,对动接点轴没有转动到位这一故障因素可以立即确认或排除,可以提高转辙机的可靠性,并缩短无表示故障排查时间。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应用在ZD9/ZDJ9转辙机中,以动作杆位移判断动接点轴转动时长计时开始时间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应用在ZD9/ZDJ9转辙机中,以动作板位移判断动接点轴转动时长计时开始时间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应用在ZD6转辙机中,以动作杆位移判断动接点轴转动时长计时开始时间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应用在ZD6转辙机中,以锁闭齿轮或者主轴角位移判断动接点轴
转动时长计时开始时间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转辙机动接点轴转动迟滞及卡阻预警、报警信息产生流程图。
[0020]图中:1、数据采集处理模块;2、第一位移监测模块2

1;第一测量件;2

2、第一读数头;3、第二位移监测模块;3

1、第二测量件;3

2、第二读数头;4、第三位移监测模块;4

1、第三测量件;4

2、第三读数头;5、4排静接点组(ZD9/ZDJ9);6、右侧动接点轴(ZD9/ZDJ9);7、3排静接点组(ZD9/ZDJ9);8、2排静接点组(ZD9/ZDJ9);9、左侧动接点轴(ZD9/ZDJ9);10、1排静接点组(ZD9/ZDJ9);11、动作杆(ZD9/ZDJ9);12、推板套;13、动作板;14、ZD6的1排静接点组;15、ZD6的2排静接点组;16、ZD6的右侧动接点轴;17、ZD6的3排静接点组;18、ZD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辙机动接点转换故障的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第一位移监测模块(2),第二位移监测模块(3),第三位移监测模块(4),第一位移监测模块(2)由第一测量件(2

1)和第一读数头(2

2)构成,第二位移监测模块(3)由第二测量件(3

1)和第二读数头(3

2)构成,第三位移监测模块(4)由第三测量件(4

1)和第三读数头(4

2)构成,各测量件和对应读数头均保持一定距离,为非接触状态,第一位移监测模块(2)和第二位移监测模块(3)是非接触角位移测量器件,第三位移监测模块(4)是非接触角位移测量器件或者是非接触线位移测量器件,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与各读数头之间有信息传输,连接形式为有线或者无线,各位移监测模块及数据采集处理模块分别由电源供电或者电源供入数据采集处理模块(1)后由其分配至各位移监测模块,第一测量件(2

1)固定安装在左侧动接点轴(9)或ZD6的左侧动接点轴(19)端头,第二测量件(3

1)固定安装在右侧动接点轴(6)或ZD6的右侧动接点轴(16)端头,第一读数头(2

2)固定在第一测量件(2

1)同侧,且第一读数头(2

2)的检测中心和第一测量件(2

1)的轴心对齐,第二读数头(3

2)固定在第二测量件(3

1)同侧,且第二读数头(3

2)的检测中心和第二测量件(3

1)的轴心对齐,第三位移监测模块(4)是非接触线位移测量器件时,第三测量件(4

1)固定安装在动作杆(11)或ZD6的动作杆(20)表面或者固定安装在动作板(13)表面,第三读数头(4

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召荣黄晨涛李渊唐一鸣段涵王福建马振人刘汉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