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88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包括大灯DS3、仪表MCU、大灯开关单元、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用于供电的电源单元,所述大灯开关单元、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均与仪表MCU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大灯DS3与仪表MCU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大灯开关单元包括大灯开关S14、上拉电阻R6、电阻R9,所述大灯开关S14一端串联上拉电阻R6后连接电源单元正极端,另一端接地,所述上拉电阻R6靠近大灯开关S14一端连接电阻R9后接入仪表MCU的输入端口IO_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实现通过光敏电阻对大灯进行自动感应控制,同时还可根据外界情况,实现对大灯的手动控制,操作方式更加灵活。灵活。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自行车感应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十分便捷,并且使用新能源的绿色环保产品使用场景越来越普及。电动车的智能化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自动光感大灯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智能体验,而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多不方便之处。
[0003]目前大多数大灯控制采用手动按键开关直接接通和断开大灯电源的方式来控制大灯亮灭,手动模式不便捷,每次都需要手动拨动开关操作控制大灯亮灭同时仪表采集大灯亮灭信号在仪表上显示大灯状态;
[0004]还有一些高端智能化使用感应环境光照度来自动控制大灯的亮灭的方式。大灯自动开启自动关闭,全智能控制,仪表采集环境光照度情况,通过内部设定的大灯的开启关闭阀值确定大灯的亮灭,但无法手动直接控制开启和关闭大灯,给用户带来不受控的不良感受。特别是进入隧道前需要提前开启大灯或当光感传感器遇到遮挡或者故障时候出现自动控制功能不好用、不受控,而此时又无法手动操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以解决纯手动模式控制大灯不便捷,而全智能控制大灯面对异常环境不好人为干预控制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包括大灯DS3、仪表MCU、大灯开关单元、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用于供电的电源单元,所述大灯开关单元、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均与仪表MCU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大灯DS3与仪表MCU的输出端口连接;
[0008]所述大灯开关单元包括大灯开关S14、上拉电阻R6、电阻R9,所述大灯开关S14一端串联上拉电阻R6后连接电源单元正极端,另一端接地,所述上拉电阻R6靠近大灯开关S14一端连接电阻R9后接入仪表MCU的输入端口IO_4。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单元包括DC

DC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外部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为BAT+端,所述DC

DC电压转换模块远离二极管D1的一端输出电压低于BAT+端的VCC端;
[0010]所述BAT+电压值类型包括DC12V、48V、60V或72V;所述VCC端电压值类型包括+5V或+3.3V。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大灯开关S14一端串联上拉电阻R6后连接电源单元VCC端,所述上拉电阻R6与大灯开关S14之间还设置有保护二极管D2,所述上拉电阻R6的电阻值取值范围为500Ω到5.1kΩ,所述电阻R9的电阻值的取值范围为1kΩ

10kΩ。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二极管D2在VCC端为5V时,选用耐压100V的开关二极管4148,在VCC端为3.3V时,选用耐压100V的锗二极管BAT46W。
[0013]进一步的,所述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包括光敏电阻RG2、电阻R5、滤波电容C25,所述光敏电阻RG2一端连接电源单元的VCC端,光敏电阻RG2另一端连接电阻R5,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滤波电容C25并联于电阻R5两端,光敏电阻RG2靠近电阻R5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3,所述电阻R3另一端连接到仪表MCU的AD采集IO_2脚。
[0014]进一步的,光敏电阻RG2设置于仪表盘表面,用于采集环境光照度,所述光敏电阻RG2与仪表灯珠隔离设置。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仪表MCU的控制单元输入端口连接的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另一端与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输出端连接;
[0016]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电阻R2、电容C23、电容C24,所述电阻R2一端与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仪表MCU的输入端口IO_1连接,所述电阻R2远离仪表MCU的一端连接电容C23,所述电容C2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靠近仪表MCU的一端连接电容C24,所述电容C23另一端接地。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大灯与仪表MCU的输出端口IO_5之间设置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Q2、限流电阻R7、下拉电阻R8、电阻R1、电阻R4、保险F7、PNP三极管Q1,
[0018]输出端口IO_5依次串联限流电阻R7、下拉电阻R8后接地,所述限流电阻R7靠近下拉电阻R8一端接入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下拉电阻R8接地一端还与NPN型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依次连接串联电阻R4、电阻R1后与电源单元的BAT+端连接,所述电阻R4靠近电阻R1的一端与PNP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保险F7后与电阻R1远离R4的一端连接,所述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大灯DS3的正极连接,所述大灯DS3的负极接地。
[00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实现通过光敏电阻对大灯进行自动感应控制,同时还可根据外界情况,实现对大灯的手动控制,操作方式更加灵活,给用户使用带来智能方便的同时又能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手动控制。
[0021](2)本技术所述的大灯开关单元,采用小信号放大开关信号电路实现降低大灯开关按键的性能要求;设置保护二极管起到防止异常电平接入信号口损伤仪表MCU,能够有效防止整车在连接线束和接线端子出现意外情况下损坏仪表MCU。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电路原理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源单元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灯DS3、仪表MCU、大灯开关单元、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用于供电的电源单元,所述大灯开关单元、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均与仪表MCU输入端口连接,所述大灯DS3与仪表MCU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大灯开关单元包括大灯开关S14、上拉电阻R6、电阻R9,所述大灯开关S14一端串联上拉电阻R6后连接电源单元正极端,另一端接地,所述上拉电阻R6靠近大灯开关S14一端连接电阻R9后接入仪表MCU的输入端口IO_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DC

DC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外部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外部电源输入端为BAT+端,所述DC

DC电压转换模块远离二极管D1的一端输出电压低于BAT+端的VCC端;所述BAT+电压值类型包括DC12V、48V、60V或72V;所述VCC端电压值类型包括+5V或+3.3V。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灯开关S14一端串联上拉电阻R6后连接电源单元VCC端,所述上拉电阻R6与大灯开关S14之间还设置有保护二极管D2,所述上拉电阻R6的电阻值取值范围为500Ω到5.1kΩ,所述电阻R9的电阻值的取值范围为1kΩ

10k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二极管D2在VCC端为5V时,选用耐压100V的开关二极管4148,在VCC端为3.3V时,选用耐压100V的锗二极管BAT46W。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感应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光照度采集单元包括光敏电阻RG2、电阻R5、滤波电容C25,所述光敏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宁宁韩义西成建亭郝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雅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