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顶机
[0001]本技术涉及棉花打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顶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棉花植株的顶芽会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垂下,导致棉花植株弯曲,进而导致棉花顶芽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对于现有的打顶机,例如棉花打顶机,打顶机构的工作范围有限,且会出现无法对弯曲后的顶芽进行打顶的情况,打顶效果和打顶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顶机,以提高现有技术中的打顶机的打顶效果和打顶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顶机,包括:架体;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安装在架体下部,导向机构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扶禾板、分隔板和第二扶禾板;打顶机构,打顶机构和架体连接,打顶机构设置在导向机构的上方。
[0005]进一步地,打顶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部和打顶部,打顶部包括打顶头和摇臂,摇臂的一端和打顶头连接,摇臂的另一端和升降部连接,摇臂可绕升降部转动地设置,升降部用于驱动摇臂升降。
[0006]进一步地,打顶头包括导向罩和可转动地设置在导向罩内的打顶刀,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0);导向机构(20),所述导向机构(20)安装在所述架体(10)下部,所述导向机构(20)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扶禾板(21)、分隔板(22)和第二扶禾板(23);打顶机构(30),所述打顶机构(30)和所述架体(10)连接,所述打顶机构(30)设置在所述导向机构(2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机构(30)包括相互连接的升降部(31)和打顶部(32),所述打顶部(32)包括打顶头(321)和摇臂(322),所述摇臂(322)的一端和所述打顶头(321)连接,所述摇臂(322)的另一端和所述升降部(31)连接,所述摇臂(322)可绕所述升降部(31)转动地设置,所述升降部(31)用于驱动所述摇臂(322)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头(321)包括导向罩(3211)和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罩(3211)内的打顶刀(3212),所述打顶刀(3212)和所述导向罩(321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导向间隙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禾板(21)和所述分隔板(22)之间具有第一打顶位置,所述第二扶禾板(23)和所述分隔板(22)之间具有第二打顶位置,所述导向罩(3211)位于所述第一打顶位置、所述第二打顶位置的上方,所述导向罩(3211)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打顶位置、所述第二打顶位置的径向尺寸,2cm≤A≤3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31)包括固定套(311)和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套(311)内的升降杆(312),所述固定套(311)和所述架体(10)连接,所述升降杆(312)的下端和所述摇臂(322)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312)的最大升降行程为B,45cm≤B≤5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机构(30)包括打顶部(32),所述打顶机还包括深度相机(40),所述深度相机(40)设置在所述架体(10)上,所述深度相机(40)位于所述打顶部(32)上方,所述深度相机(40)的拍摄区域覆盖所述打顶部(3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禾板(21)和所述第二扶禾板(23)对称设置在所述分隔板(22)的两侧,所述第一扶禾板(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打顶板(211)和第一导向板(212),所述第一打顶板(211)平行于所述分隔板(22)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板(212)相对所述第一打顶板(211)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打顶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吉贤,萧延强,詹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