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顶装置和移动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978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顶装置和移动设备,涉及打顶技术领域;该打顶装置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偏置连接件及打顶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安装平台,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与安装平台连接,能驱动安装平台运动;偏置连接件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平台,另一端沿与转动的轴线呈夹角的方向偏离安装平台;打顶机构设置于偏置连接件。该打顶装置将打顶机构安装于偏置连接件,相较于安装在安装平台而言,打顶机构在任意位置点上的打顶范围由点变成了绕以轴线为中心以偏置距离为半径的圆,使得打顶的空间范围明显增大,打顶效率明显提高。且通过增加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偏置连接件来改变打顶范围,也能缓解装置体积以及成本增加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顶装置和移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打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顶装置和移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植株打顶是棉花等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植株打顶可以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长出、使株型更为茂密,同时可以促进扩枝,防止旺长所导致的倒伏,并且有助于提高植株产量。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植株的打顶效率,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打顶机构对植株进行打顶。但是,驱动机构驱动打顶机构运动的空间范围有限,使得打顶空间范围有限,若要增大打顶范围则需要采用更大尺寸的驱动机构,造成装置体积以及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不改变驱动机构结构和占用空间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打顶空间范围的打顶装置和移动设备,其能够提高打顶效率,从而保证植株产量。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打顶装置,包括:
[0007]安装座;
[0008]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安装平台,驱动组件设置于安装座,且与安装平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安装平台,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且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能驱动所述安装平台运动;偏置连接件,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另一端沿与转动的轴线呈夹角的方向偏离所述安装平台;打顶机构,设置于所述偏置连接件远离所述安装平台的位置,用于进行打顶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顶装置还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所述偏置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另一端沿与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呈夹角的预设方向偏离所述旋转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连接件为偏置板,且沿所述偏置板的延伸方向,所述偏置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打顶机构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中的任一个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连接件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偏置连接件的转动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三个驱动电机、三个主动臂以及三个从动臂,三个所述驱动电机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三个所述主动臂中,每个所述主动臂均一端与一个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所述从动臂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臂远离对应的所述主动臂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平台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臂包括依次收尾铰接配合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对应的所述主动臂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