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953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进料座向箱体内加入适量的混凝土原料,并通过控制对接机构使得驱动机构与搅拌机构实现连接;所述搅拌振捣装置由箱体、进料座、进料管、出料口、开关机构、搅拌机构、驱动机构、对接机构以及振捣机构组成。优点在于:空心楼盖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跳肋浇筑的方式,两次浇注一次成型,利于对混凝土进行抗浮处理、排除空气,并且可保证底层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对混凝土的搅拌以及振捣处理仅需使用一个装置,无需更换不同装置,降低了对浇筑现场的空间占用以及生产成本。现场的空间占用以及生产成本。现场的空间占用以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
,尤其涉及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心楼盖是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也叫现浇无梁空心楼盖,安装芯模产品后现浇而成的空心无明梁楼盖,目前的空心楼盖混凝土浇筑多为一次完成,不利于进行抗浮处理以及排除空气,且底层混凝土密实性无法确保;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以及振捣处理需使用不同装置,增加了浇筑现场的空间占用率,并且多种装置的使用也增大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通过进料座向箱体内加入适量的混凝土原料,并通过控制对接机构使得驱动机构与搅拌机构实现连接,随后使得驱动机构开始运行对位于箱体内的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处理;
[0007]S2:完成对混凝土原料的搅拌处理后,通过开关机构将出料口打开,取出混凝土,并将其注入到空心楼盖浇筑的石膏模盒中,保持石膏模盒中混凝土底层到港坍落度在200

220mm之间,坍落度过小底部易形成空洞,面层浇筑的混凝土坍落度可为180

200mm;
[0008]S3:当底层浇注混凝土浇筑厚度60mm在以内时,应采用细石(粒径16mm以内)混凝土,当底层浇注混凝土浇筑厚度大于等于70mm时,可以采用普通混凝土;
[0009]S4:板面首次浇注厚度不得超过整个空心楼板厚度的2/5左右;
[0010]S5:完成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后,移动搅拌振捣装置,并利用其上的振捣机构对位于石膏模盒中的混凝土层进行振捣处理,振捣时应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不靠石膏模盒、不靠钢筋、不靠其他预埋件,不得漏振,漏振极易形成孔洞,振捣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板相同,以不出气泡,不显著下沉,开始泛浆为准;
[0011]S6:在第一次浇注初凝之前完成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处理,(以C30混凝土为例,初凝时间一般来说春秋2小时、夏天1小时、冬天3

4小时),因现场所采用方式不尽相同(如天泵、塔吊等),可能浇筑过程中由于惯性过大,无法完全按照跳肋浇注;首次浇注与第二次浇注间隔时间过长会形成冷缝造成开裂渗水等现象,浇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通知建设、监理、设计、及本公司技术人员等,商讨解决方案,减少后期出现渗水、开裂等质量问题;
[0012]S7: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一般为覆膜洒水养护,因石膏模盒为吸水性产
品,在脱模后,气温超过30℃,会在上下部形成水印,底部部分区域还会有水滴形成,该现象为正常现象为石膏模盒对混凝土的内置养护,养护时间可能长达3

6个月甚至更长,水分散失完毕后再无此现象产生;
[0013]S8:对成型后的空心楼盖混凝土进行拆模处理,拆模时间为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板面不可集中堆放杂物、弃渣等,不可把钢筋木工等制作房设置于板面上,超过设计荷载施工机具严禁进入板面;
[0014]所述搅拌振捣装置由箱体、进料座、进料管、出料口、开关机构、搅拌机构、驱动机构、对接机构以及振捣机构组成。
[0015]在上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述进料座通过进料管与箱体连通,所述箱体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杆,且每个支杆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下端为倾斜设置。
[0016]在上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述开关机构由通槽、隔板、卡槽、拉板以及多个固定螺栓组成,所述通槽开设在箱体的侧壁上,所述隔板滑动连接在通槽上,所述卡槽开设在箱体的内壁上,且卡槽与隔板相配合,所述拉板固定安装在隔板位于箱体外的一端上,多个所述固定螺栓均螺纹连接在拉板与箱体之间。
[0017]在上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述搅拌机构由通孔、转杆以及多个搅拌叶组成,所述通孔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所述转杆转动连接在通孔上,多个所述搅拌叶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在转杆的侧壁上,所述转杆位于隔板的上端。
[0018]在上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两个驱动杆、十字卡杆、十字卡槽以及两个安装座组成,两个所述安装座均滑动连接在箱体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之间,所述驱动杆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十字卡杆固定安装在驱动杆下端,所述十字卡槽开设在转杆上,且十字卡槽与十字卡杆位置相对应。
[0019]在上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述对接机构由转槽、丝杆、定位杆以及两个定位块组成,所述转槽开设在箱体上,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转槽上,且丝杆与对应的安装座螺纹连接,所述定位杆固定安装在箱体上,且定位杆与另一个安装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丝杆、定位杆上,所述丝杆的长度大于十字卡槽的深度。
[0020]在上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述振捣机构由支撑杆、蜗杆、软轴、振捣棒以及蜗轮组成,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箱体上,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软轴固定安装在蜗杆左侧,所述振捣棒固定安装在软轴上,所述蜗轮固定安装在驱动杆上,且蜗轮与蜗杆向配合。
[0021]在上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杆,且安装杆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上开设有圆孔,且圆孔与振捣棒之间安装有轴承,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且两个安装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安装杆螺纹连接。
[002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
[0023]1:空心楼盖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跳肋浇筑的方式,两次浇注一次成型,利于对混凝土进行抗浮处理、排除空气,并且可保证底层混凝土的密实性。
[0024]2:搅拌振捣装置可完成对混凝土原料的搅拌以及对石膏模盒中混凝土的振捣处理,无需更换不同装置,降低了使用多个装置时对浇筑现场的空间占用。
[0025]3:对混凝土原料的搅拌以及对石膏模盒中混凝土的振捣处理仅需使用一个电力组件,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6]4:该装置的使用功能(对混凝土原料的搅拌或对石膏模盒中混凝土的振捣)便于调节,使用方式较为简便。
[0027]5:对石膏模盒中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可根据需要对振捣棒位于其中的深度进行调节,从而可有效确保振捣效果。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空心楼盖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跳肋浇筑的方式,两次浇注一次成型,利于对混凝土进行抗浮处理、排除空气,并且可保证底层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对混凝土的搅拌以及振捣处理仅需使用一个装置,无需更换不同装置,降低了对浇筑现场的空间占用以及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中搅拌振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的正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进料座(2)向箱体(1)内加入适量的混凝土原料,并通过控制对接机构使得驱动机构与搅拌机构实现连接,随后使得驱动机构开始运行对位于箱体(1)内的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处理;S2:完成对混凝土原料的搅拌处理后,通过开关机构将出料口(4)打开,取出混凝土,并将其注入到空心楼盖浇筑的石膏模盒中,保持石膏模盒中混凝土底层到港坍落度在200

220mm之间,坍落度过小底部易形成空洞,面层浇筑的混凝土坍落度可为180

200mm;S3:当底层浇注混凝土浇筑厚度60mm在以内时,应采用细石(粒径16mm以内)混凝土,当底层浇注混凝土浇筑厚度大于等于70mm时,可以采用普通混凝土;S4:板面首次浇注厚度不得超过整个空心楼板厚度的2/5左右;S5:完成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后,移动搅拌振捣装置,并利用其上的振捣机构对位于石膏模盒中的混凝土层进行振捣处理,振捣时应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不靠石膏模盒、不靠钢筋、不靠其他预埋件,不得漏振,漏振极易形成孔洞,振捣时间与普通混凝土板相同,以不出气泡,不显著下沉,开始泛浆为准;S6:在第一次浇注初凝之前完成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处理,(以C30混凝土为例,初凝时间一般来说春秋2小时、夏天1小时、冬天3

4小时),因现场所采用方式不尽相同(如天泵、塔吊等),可能浇筑过程中由于惯性过大,无法完全按照跳肋浇注;首次浇注与第二次浇注间隔时间过长会形成冷缝造成开裂渗水等现象,浇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通知建设、监理、设计、及本公司技术人员等,商讨解决方案,减少后期出现渗水、开裂等质量问题;S7: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一般为覆膜洒水养护,因石膏模盒为吸水性产品,在脱模后,气温超过30℃,会在上下部形成水印,底部部分区域还会有水滴形成,该现象为正常现象为石膏模盒对混凝土的内置养护,养护时间可能长达3

6个月甚至更长,水分散失完毕后再无此现象产生;S8:对成型后的空心楼盖混凝土进行拆模处理,拆模时间为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板面不可集中堆放杂物、弃渣等,不可把钢筋木工等制作房设置于板面上,超过设计荷载施工机具严禁进入板面;所述搅拌振捣装置由箱体(1)、进料座(2)、进料管(3)、出料口(4)、开关机构、搅拌机构、驱动机构、对接机构以及振捣机构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座(2)通过进料管(3)与箱体(1)连通,所述箱体(1)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杆(5),且每个支杆(5)下端均安装有万向轮(6),所述箱体(1)下端为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心楼盖混凝土浇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构由通槽、隔板(7)、卡槽、拉板(8)以及多个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林徐振中周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河邦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