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33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桥压装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包括机架、压装油缸、套管支撑组件、车桥端部夹具车桥中间支撑,两个所述压装油缸的活塞杆对向设置;所述压装油缸活塞杆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压装筒,所述压装筒的另一端通过台阶面抵接在待压装的车桥套筒内;所述压装油缸的油路上装有压力传感器;套管支撑底板上与所述车桥套筒对应的位置处还固定有套筒压紧部件;所述端部夹具底板上靠近所述套管支撑组件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车桥端部托架,两个所述车桥端部托架对称固定在所述车桥的端部的两侧。改进后的压装机的压装过程更加稳定;通过增加压力传感器,能够获取压装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曲线,进而判断其过盈量是否符合要求,产品质量更稳定。产品质量更稳定。产品质量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桥压装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交通状况日趋复杂,对汽车车桥装配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长。汽车车桥又称车轴,通过悬架与车架相连接,其两端安装车轮。目前在对车桥进行加工时,通常会将整个车桥的中段以及两侧的半轴套管分别进行加工,然后通过压装工序将车桥的中段与两侧的套管进行压装组装。
[0003]现有技术对车桥的套管进行压装时,工人将套管与车桥端部对准后,直接利用液压缸推动套管进行压装。套管的压装过程不使用夹具,压装过程中易产生振动、位移等现象,影响压装质量。由于两侧的套管与车桥的中段为过盈配合,其过盈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证车桥的使用寿命、振动响应等参数达到规定的标准。现有的压装机在压装的过程中不能对压装曲线进行预判,导致车桥产品压装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改进了压装机上的定位、夹紧机构的结构形式,压装过程更加稳定;增加了压力传感器,通过获取压装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曲线来判断其过盈量是否符合要求,产品质量更稳定。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机架、压装油缸、套管支撑组件、车桥端部夹具、车桥中间支撑,所述机架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所述压装油缸,两个所述压装油缸的活塞杆对向设置;所述车桥中间支撑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车桥端部夹具,所述车桥端部夹具、车桥中间支撑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车桥端部夹具、车桥中间支撑实现待压装的车桥的支撑与夹紧定位;所述车桥端部夹具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套管支撑组件,所述套管支撑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套管支撑组件的滑动方向与压装油缸的伸缩方向相一致;所述套管支撑组件包括套管支撑底板、压装筒支架、套管第一支架、套管第二支架,所述压装筒支架、套管第一支架、套管第二支架沿着所述压装油缸活塞杆的伸长方向依次固定布置在所述套管支撑底板上,所述压装筒支架、套管第一支架、套管第二支架均为与相关部件外径相匹配的V型托架;所述压装油缸活塞杆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压装筒,所述压装筒的另一端通过台阶面抵接在待压装的车桥套筒内;所述压装筒架设在所述压装筒支架上,所述车桥套筒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所述套管第一支架、套管第二支架上;所述压装油缸的油路上装有压力传感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套管支撑底板上与所述车桥套筒对应的位置处还固定有套筒压紧部件,所述套筒压紧部件包括压紧支撑板、第一压紧立柱、上压紧块、第二压紧立柱;所述压紧支撑板位于所述车桥套筒的下方,所述压紧支撑板为与所述车桥套筒外径相匹配的V型托架;所述第一压紧立柱、第二压紧立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压紧支撑板的两侧,所述上压紧块
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压紧立柱的上端,所述上压紧块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压紧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二压紧立柱的下端铰接在压紧底座上,所述压紧底座上固定在所述套管支撑底板上,所述第二压紧立柱可以绕所述压紧底座进行180
°
的旋转;所述上压紧块朝向所述车桥套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车桥套筒的外径相匹配的压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车桥端部夹具包括端部夹具底板、车桥端部夹紧部件,所述车桥端部夹紧部件包括端部夹头、端部夹紧螺杆、端部夹紧螺母,所述端部夹紧螺杆、端部夹紧螺母均水平设置,所述端部夹紧螺母通过支架固定在所述端部夹具底板上;所述端部夹头活动套接在所述端部夹紧螺杆的末端;所述端部夹紧螺杆朝着所述车桥的端部一侧运行时,所述端部夹头能够贴合在所述车桥5端部的外侧面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端部夹具底板上靠近所述套管支撑组件的一侧固定有两个车桥端部托架,两个所述车桥端部托架对称固定在所述车桥的端部的两侧;车桥端部托架包括端部托板、托板驱动油缸,所述托板驱动油缸固定在所述端部夹具底板上,所述括端部托板固定在所述托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端部托板的底部通过滑轨滑动设置在所述端部夹具底板上;两个所述端部托板对向运动组成V型支架,形成对所述车桥的端部的托举。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架的内部安装有液压系统供油装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测得所述压装油缸的压装压力值,并生成套管压装压力曲线,将该曲线与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可以获取套管与车桥端部之间的过盈量是否符合要求。
[0013](2)所述压装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压装油缸的活塞杆上,可以通过更改所述压装筒的尺寸实现不同尺寸的车桥套筒的压装,设备通用性更强。
[0014](3)所述套管支撑组件、套筒压紧部件的配合,能够对车桥套筒进行有效的支撑与夹紧,保证压装过程中所述车桥套筒不会发生振动或者偏移。
[0015](4)所述第二压紧立柱可以绕所述压紧底座进行180
°
的旋转,更加方便所述车桥的安装。
[0016](5)所述车桥端部夹具能够对所述车桥的端部进行压紧,所述端部托板、托板驱动油缸能够对所述车桥的端部的下方进行托举固定,进一步避免了所述车桥的端部的振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的压装前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的压装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的压装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未安装压装筒)。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套管支撑组件、车桥端部夹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中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中B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1中C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图1中D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机架,2、压装油缸,3、压装筒,4、车桥套筒,5、车桥,6、套管支撑组件,6.1、套管支撑底板,6.2、压装筒支架,6.3、套管第一支架,6.4、套管第二支架,7、套管支撑滑块,8、车桥端部夹具,8.1、端部夹具底板,8.2、端部夹紧螺杆,8.3、端部夹头,8.4、端部夹紧螺母,8.5、托板驱动油缸,8.6、端部托板,9、车桥中间支撑,10、液压系统供油装置,11、套筒压紧部件,11.1、压紧支撑板,11.2、第一压紧立柱,11.3、上压紧块,11.4、压紧底座,11.5、第二压紧立柱,12、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压装油缸(2)、套管支撑组件(6)、车桥端部夹具(8)、车桥中间支撑(9),所述机架(1)的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所述压装油缸(2),两个所述压装油缸(2)的活塞杆对向设置;所述车桥中间支撑(9)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车桥端部夹具(8),所述车桥端部夹具(8)、车桥中间支撑(9)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车桥端部夹具(8)、车桥中间支撑(9)实现待压装的车桥(5)的支撑与夹紧定位;所述车桥端部夹具(8)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所述套管支撑组件(6),所述套管支撑组件(6)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套管支撑组件(6)的滑动方向与压装油缸(2)的伸缩方向相一致;所述套管支撑组件(6)包括套管支撑底板(6.1)、压装筒支架(6.2)、套管第一支架(6.3)、套管第二支架(6.4),所述压装筒支架(6.2)、套管第一支架(6.3)、套管第二支架(6.4)沿着所述压装油缸(2)活塞杆的伸长方向依次固定布置在所述套管支撑底板(6.1)上,所述压装筒支架(6.2)、套管第一支架(6.3)、套管第二支架(6.4)均为与相关部件外径相匹配的V型托架;所述压装油缸(2)活塞杆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压装筒(3),所述压装筒(3)的另一端通过台阶面抵接在待压装的车桥套筒(4)内;所述压装筒(3)架设在所述压装筒支架(6.2)上,所述车桥套筒(4)的两端分别架设在所述套管第一支架(6.3)、套管第二支架(6.4)上;所述压装油缸(2)的油路上装有压力传感器(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检测功能的车桥压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支撑底板(6.1)上与所述车桥套筒(4)对应的位置处还固定有套筒压紧部件(11),所述套筒压紧部件(11)包括压紧支撑板(11.1)、第一压紧立柱(11.2)、上压紧块(11.3)、第二压紧立柱(11.5);所述压紧支撑板(11.1)位于所述车桥套筒(4)的下方,所述压紧支撑板(11.1)为与所述车桥套筒(4)外径相匹配的V型托架;所述第一压紧立柱(11.2)、第二压紧立柱(11.5)竖直设置在所述压紧支撑板(11.1)的两侧,所述上压紧块(11.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王正才徐建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杉能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