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支架及调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33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调质器技术领域。可调节支架,包括:底座;第一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支撑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上,利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升降所述支撑梁;第二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一端,用于升降被支撑装置头部;承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另一端,用于转动连接、承接被支撑装置尾部。一种调质器,其上设置上述可调节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调质器固定安装,无法调节高度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支架及调质器


[0001]本技术属于调质器用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支架、及包含上述支架的调质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提倡环保和健康的大环境中,人造肉越来越受全球市场的追捧。另外,诸多威胁着全人类生命安全的动物疫病传播,也让人们对人造肉的喜爱程度逐渐加深。另外,人造肉技术也有助于减少CO2排放量,有助于碳达峰目标早日实现。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研究报告中显示,畜牧业是食品系统中排放量最大的部分,欧盟肉类和乳制品公司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超过欧盟内所有汽车和货车的碳排量总和。由上以人造肉代替肉类的趋势越专利技术显,而人造肉一般都会经过调质和膨化,所采用的调质器相对来说为较小,如果还采用饲料领域那种调质器固定安装的方式,清理和打扫就很不方便。现有调质器固定安装,无法调节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支架,以解决现有调质器固定安装,无法调节高度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可调节支架,包括:
[0005]底座;
[0006]第一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0007]支撑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上,利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升降所述支撑梁;
[0008]第二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一端,用于升降被支撑装置头部;
[0009]承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另一端,用于转动连接、承接被支撑装置尾部。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支撑梁经由第一调节装置设置在底座上,支撑梁经由第二调节装置设置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可通过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进行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的高度调节。
[0011]为解决第一调节装置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
[0012]双头螺杆,其两端螺纹旋向相反;
[0013]移动件,其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头螺杆两端;
[0014]第一杆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梁、对应的所述移动件铰连接;
[0015]第二杆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对应的所述移动件铰连接;
[0016]双头螺杆转动,带动双头螺杆上的移动件相反或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二杆件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梁进行升降。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对的移动件分别与双头螺杆两端旋向相反的螺接,当旋转双头螺杆可以带动相对的移动件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利用第一杆
件和第二杆件带动支撑梁上下进行高度调节,实现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高度的一次调节。
[0018]为解决第二调节装置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
[0019]第一转轴,其通过第一转轴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
[0020]第一转板,其固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0021]第二转轴,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板端部;
[0022]第二转板,其固接在第二转轴上,用于转动连接被支撑装置;
[0023]第一旋轴转动,经由第一转板、第二转轴旋转,从而推动第二转板旋转,进而带动被支撑装置上升或者下降,实现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高度的二次调节。
[0024]为解决第一转轴转动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伸出第一转轴支撑装置外并安装把手,通过把手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省时省力,使用方便。
[0025]为解决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完成抬起或者降下的状态后无承接结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梁上设置的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第二转轴的两端伸出第一转板外形成延伸部;所述前支撑板、后支撑板用于承接对应的第二转轴延伸部。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二转轴的长度超出前后支撑板之间的宽度,第二转轴的两端伸出第一转板外,并且第二转轴伸出部,可以在完成抬起或者降下的状态后承接在前后支撑板上,使得转板在抬起或者降下后,第一转轴支撑装置能够承接住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
[0027]为解决承接装置如何实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承接装置为安装座,安装座用于转动连接、承接被支撑尾部。即当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的前端(头部)抬起时,调质器的后端(尾部)可以随之旋转,此时可以直接将调质器从膨化机上拆下来。
[0028]为解决支撑梁调整至合适高度如何固定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支撑柱,用于支撑支撑梁;当支撑梁高度调节固定后,支撑梁两端分别与对应支撑柱相连接。利用第一调节装置调整好支撑梁达到合适高度后,将支撑梁两端固定在支撑柱上,使得对被支撑装置被支撑装置(例如:调质器)更为牢靠地支撑。
[0029]为解决高度调节与支撑梁牢靠支撑不匹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的长度之和大于支撑柱的高度,使得兼顾高度调节功能与支撑梁牢靠支撑作用。
[0030]为解决支撑柱与支撑梁拆卸时间长导致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与对应的支撑梁端部为可拆卸连接,缩短拆卸时间,提高拆卸效率。
[0031]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支架,以解决现有调质器固定安装,清理和打扫就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3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质器,其上设置上述任一种可调节支架。上述支架,利用第一调节装置能够实现调质器高度的一次调节,利用第
二调节装置实现调质器高度的二次调节,更加方便调质器的拆卸与安装。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技术可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技术可调节支架的立体图;
[0035]图3是本技术可调节支架的立体图;
[0036]图4是本技术调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底座、10支撑柱、11固定板;
[0038]2第一调节装置、20双头螺杆、21移动件、22第一杆件、23第二杆件;
[0039]3支撑梁、30连接板;
[0040]4第二调节装置、40第一转轴支撑装置、401前支撑板、402后支撑板、41第一转轴、42第一转板、43第二转轴、44第二转板、45把手;
[0041]5承接装置、50安装座;
[0042]6调质器;
[0043]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4]实施例1
[0045]由于人造肉膨化系统所采用的是小型化调质器,为了更好的实现调质器的拆装,特提供上述方案。
[0046]如图1、2所示,一种可调节支架,包括底座1、第一调节装置2、支撑梁3、第二调节装置4、承接装置5。
[0047]底座1上设置4个滚轮,便于可调节支架的移动。底座1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支架,其特征是,包括:底座;第一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支撑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上,利用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升降所述支撑梁;第二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一端,用于升降被支撑装置头部;承接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梁另一端,用于转动连接、承接被支撑装置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双头螺杆,其两端螺纹旋向相反;移动件,其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头螺杆两端;第一杆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梁、对应的所述移动件铰连接;第二杆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对应的所述移动件铰连接;双头螺杆转动,带动双头螺杆上的移动件相反或相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二杆件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梁进行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节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转轴,其通过第一转轴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梁上;第一转板,其固接在所述第一转轴上;第二转轴,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转板端部;第二转板,其固接在第二转轴上,用于转动连接被支撑装置;第一转轴转动,经由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河陈浩俞仁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