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型阻燃耐火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9224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热型阻燃耐火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丝进行绞接;步骤b:选取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作为原材料,将耐热剂和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加入到高速混合器中均匀搅拌形成耐热绝缘混合剂;步骤c:将步骤b中的耐热绝缘混合剂与步骤a中的金属丝在单螺旋挤出机中挤出形成导体束;步骤d:将形成的导体束进行退火处理;步骤e:将退火处理后的导体束填充形成电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导体束内径确定导体束外径和导体束数量,根据耐热等级来确定耐热绝缘混合剂和单螺旋挤出机的挤出速度,还可以针对导体束表面粗糙度进行退火处理,使电缆的性能更加优良,有效提高电缆生产效率,避免电缆表面过于粗糙。粗糙。粗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热型阻燃耐火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热型阻燃耐火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人口增长,城镇建设过程中消防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电缆是主要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电缆常用于大型建筑,酒店、大型超市等地方,通常电缆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金属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0003]目前,国内外的耐热耐火电缆一般采用的是双面氟云母带和云母粉制备而成,但是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缺陷,云母带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湿气,当发生火灾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且云母成本较高,易变脆易脱落,移动性差、耐火、耐热、阻燃效果不好,从而难以保障通讯、电力线路在火灾的情况下安全运行,而且在制备电缆的过程中,比较单一,不能根据电缆内的实际生成情况去做出不同的应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导体束内径确定导体束外径和导体束数量,根据耐热等级来确定耐热绝缘混合剂和单螺旋挤出机的挤出速度,还可以针对导体束表面粗糙度进行退火处理,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耐热性差、耐火性差、阻燃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导体束耐热等级检测,通过检测实际的导体束耐热等级与导体束耐热标准值去比较,来确定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本申请可以针对不同的导体束实际情况来确定进行继续加入还是减少加入耐热绝缘混合剂,可以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还可以提高导体束的耐热性能,有效提升了导体束的生产效率。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导体束的内径去确定导体束的外径和导体束的数量,可以进一步提升导体束的实际生产效率,提高导体束的生产质量。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退火处理,在导体束生产成型后,有的导体束表面粗糙度过大或者有的导体束粗糙不符合要求,需要对导体束进行退火处理,针对不同的导体束表面粗糙度情况,去确定不同的导体束退火温度,可以使导体束的表面更加平整,可以有效提高导体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电缆的绝缘效果。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耐热型阻燃耐火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丝进行绞接;步骤b:选取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作为原材料,将耐热剂和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加入到高速混合器中均匀搅拌形成耐热绝缘混合剂;步骤c:将步骤b中的耐热绝缘混合剂与步骤a中的金属丝在单螺
旋挤出机中挤出形成导体束;步骤d:将形成的导体束进行退火处理;步骤e:将退火处理后的导体束填充形成电缆;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根据导体束的内径确定导体束的外径,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与预设导体束内径之间的差值确定导体束数量;根据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确定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根据所述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与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之间的差值确定单螺旋挤出机的挤出速度;在所述步骤d中,根据导体束的表面粗糙度确定导体束退火温度。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导体束的内径确定导体束的外径时,确定导体束的内径A,预设导体束内径矩阵A0,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内径,A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内径,A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内径,A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内径,且A1<A2<A3<A4;预设导体束外径矩阵B0,B0(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外径,B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外径,B3为第三导体束外径,B4为第四导体束外径,且B1<B2<B3<B4;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A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A0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实际导体束的外径;当A<A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导体束外径B1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当A1≤A<A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导体束外径B2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当A2≤A<A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导体束外径B3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当A3≤A<A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导体束外径B4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之间差值确定导体束数量时,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矩阵C0,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C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C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C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且C1<C2<C3<C4;预设导体束数量矩阵D0,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数量,D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数量,D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数量,D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数量,且D1<D2<D3<D4;在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A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A0等级之间的关系选定第i预设导体束内径作为导体束内径之后,此时的A<Ai,i=1,2,3,4,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A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A0之间的差值关系确定所述导体束数量;当Ai

A<C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导体束数量D1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当C1≤Ai

A<C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导体束数量D2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当C2≤Ai

A<C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导体束数量D3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当C3≤Ai

A<C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导体束数量D4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确定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时,在根据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确定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时,实时确定导体束耐热等级E,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矩阵E0,E0(E1,E2,E3,E4),其中,E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E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E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E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且E1<E2<E3<E4;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矩阵N0,N0(N1,N2,N3,N4),其中,N1为第一预设耐
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N2为第二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N3为第三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N4为第四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且N1<N2<N3<N4;当E<E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1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E1≤E<E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2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E2≤E<E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3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E3≤E<E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4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与所述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之间差值确定单螺旋挤出机的挤出速度时,预设导体束的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热型阻燃耐火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丝进行绞接;步骤b:选取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作为原材料,将耐热剂和无卤低烟交联聚烯烃加入到高速混合器中均匀搅拌形成耐热绝缘混合剂;步骤c:将步骤b中的耐热绝缘混合剂与步骤a中的金属丝在单螺旋挤出机中挤出形成导体束;步骤d:将形成的导体束进行退火处理;步骤e:将退火处理后的导体束填充形成电缆;其中,在所述步骤c中,根据导体束的内径确定导体束的外径,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与预设导体束内径之间的差值确定导体束数量;根据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确定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根据所述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与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之间的差值确定单螺旋挤出机的挤出速度;在所述步骤d中,根据导体束的表面粗糙度确定导体束退火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导体束的内径确定导体束的外径时,确定导体束的内径A,预设导体束内径矩阵A0,设定A0(A1,A2,A3,A4),其中,A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内径,A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内径,A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内径,A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内径,且A1<A2<A3<A4;预设导体束外径矩阵B0,设定B0(B1,B2,B3,B4),其中,B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外径,B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外径,B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外径,B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外径,且B1<B2<B3<B4;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A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A0之间的关系设定所述实际导体束的外径:当A<A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导体束外径B1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当A1≤A<A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导体束外径B2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当A2≤A<A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导体束外径B3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当A3≤A<A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导体束外径B4作为实际导体束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之间差值确定导体束数量时,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矩阵C0,设定C0(C1,C2,C3,C4),其中,C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C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C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C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内径差值,且C1<C2<C3<C4;预设导体束数量矩阵D0,设定D0(D1,D2,D3,D4),其中,D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数量,D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数量,D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数量,D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数量,且D1<D2<D3<D4;在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A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A0等级之间的关系选定第i预设导体束内径作为导体束内径之后,此时的A<Ai,i=1,2,3,4;根据所述导体束内径A与所述预设导体束内径A0之间的差值关系确定所述导体束数量:当Ai

A<C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导体束数量D1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
当C1≤Ai

A<C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导体束数量D2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当C2≤Ai

A<C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导体束数量D3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当C3≤Ai

A<C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导体束数量D4作为实际导体束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确定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时,实时确定导体束耐热等级E,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矩阵E0,设定E0(E1,E2,E3,E4),其中,E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E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E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E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且E1<E2<E3<E4;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矩阵N0,设定N0(N1,N2,N3,N4),其中,N1为第一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N2为第二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N3为第三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N4为第四预设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且N1<N2<N3<N4;根据所述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与所述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之间的关系确定所述耐热绝缘混合剂的加入量:当E<E1时,选定所述第一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1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E1≤E<E2时,选定所述第二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2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E2≤E<E3时,选定所述第三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3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当E3≤E<E4时,选定所述第四预设导体束耐热等级N4作为实际耐热绝缘混合剂加入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与所述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之间差值确定单螺旋挤出机的挤出速度时,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差值矩阵F,设定F0(F1,F2,F3,F4),其中,F1为第一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差值,F2为第二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差值,F3为第三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差值,F4为第四预设导体束的耐热性能等级差值,且F1<F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锡群胡乐云朱敬轩王元元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威尔鹰新材料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