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13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包括由钢绞线束构成的张拉段和锚固段,张拉段和锚固段之间设置有止浆包,张拉段的钢绞线束设置于第一塑料管内,张拉段远离锚固段的一端固定有千斤顶,锚固段远离张拉段的一端固定有导向帽,导向帽的顶部设有开口;张拉段和锚固段的钢绞线束包裹有第二塑料管,第二塑料管内布设有线缆;线缆的一端连通有摄像头,摄像头固定于导向帽上,线缆的另一端连通有摄像监控终端。其在下索时进行孔内成像,省去了传统工艺单独进行孔内成像的工序,节省了锚索施工工期;同时,打破了传统灌浆隐蔽工程观念,实现了锚索灌浆工程可视化,降低了锚索灌浆施工质量控制难度。了锚索灌浆施工质量控制难度。了锚索灌浆施工质量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


[0001]本技术属于工程锚索施工和低压灌浆施工
,涉及一种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

技术介绍

[0002]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锚索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需进行孔内成像,以确定山体内部裂隙走势、吃浆情况等。
[0003]传统锚索施工工艺主要有以下缺点:

锚固段注浆是否饱满无法直观判断,仅通过灌浆自动记录仪进行推测,且锚索止浆包/止浆环工艺落后,能否达到闭浆效果取决于岩层裂隙发育情况和止浆包自身安装效果。

采用传统工艺锚索进行锚固段注浆时时出现锚固段注浆不饱满或者浆液侵占张拉断现象。因引,如何设计一款新型的锚索,从而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是目前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从而保证在锚索下索的同时兼顾进行孔内成像,以解决缩减锚索孔内成像时间的问题;在锚索注浆时,兼顾进行可视化监控,以达到灌浆隐蔽工程可视化的目的。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包括由钢绞线束构成的张拉段和锚固段,张拉段和锚固段之间设置有止浆包,张拉段的钢绞线束设置于第一塑料管内,张拉段远离锚固段的一端固定有千斤顶,锚固段远离张拉段的一端固定有导向帽,导向帽的顶部设有开口;张拉段和锚固段的钢绞线束包裹有第二塑料管,第二塑料管内布设有线缆;线缆的一端连通有摄像头,摄像头固定于导向帽上,线缆的另一端连通有摄像监控终端。
[0006]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07]导向帽的开口孔径与第二塑料管的孔径相对应。
[0008]第二塑料管与钢绞线束长度相同,第二塑料管包裹于第一塑料管的中心部位。
[0009]第二塑料管为DN38mmPE塑料管。
[0010]摄像头固定于导向帽的开口上,摄像头伸出导向帽外部10cm。
[0011]止浆包为HDPE防渗膜。
[0012]HDPE防渗膜是厚度为3mm且呈透明的材质。
[0013]千斤顶为前卡式千斤顶。
[0014]线缆为可弯曲玻璃纤维材质。
[0015]本技术的锚索在下索时进行孔内成像,省去了传统工艺单独进行孔内成像的
工序,节省了锚索施工工期;同时,打破了传统灌浆隐蔽工程观念,实现了锚索灌浆工程可视化,降低了锚索灌浆施工质量控制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的导向帽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的张拉段的截面图;
[0019]图4是在锚固段注浆时,本技术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钢绞线束,2.止浆包,3.第一塑料管,4.千斤顶,5.导向帽,6.第二塑料管,7.线缆,8.摄像头,9.摄像监控终端,Ⅰ.张拉段,Ⅱ.锚固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包括由钢绞线束1构成的张拉段Ⅰ和锚固段Ⅱ,张拉段Ⅰ和锚固段Ⅱ之间设置有止浆包2,张拉段Ⅰ的钢绞线束1设置于第一塑料管3内,张拉段Ⅰ远离锚固段Ⅱ的一端固定有千斤顶4,锚固段Ⅱ远离张拉段Ⅰ的一端固定有导向帽5,导向帽5的顶部设有开口;张拉段Ⅰ和锚固段Ⅱ的钢绞线束1包裹有第二塑料管6,第二塑料管6内布设有线缆7;线缆7的一端连通有摄像头8,摄像头8固定于导向帽5上,线缆7的另一端连通有摄像监控终端9。
[0023]本实施例中,第二塑料管6为DN38mmPE塑料管,摄像头8为Φ23mm防水摄像头,线缆7为Φ4.7mm可弯曲玻璃纤维线缆。止浆包2为HDPE防渗膜,HDPE防渗膜厚度是厚度为3mm且呈透明的材质。
[0024]如图2所示,通过DN38mmPE塑料管与Φ4.7mm可弯曲玻璃纤维线缆有效粘接,Φ23mm防水摄像头置于DN38mmPE塑料管的最前端部位,伸出10cm。将DN38mmPE塑料管的前端顶于导向帽5的内部,摄像头8伸出导向帽5的外部10cm。
[0025]摄像头8伸出导向帽5,在钢绞线束1编制锚索时,将带有Φ4.7mm可弯曲玻璃纤维线缆的第二塑料管6穿过导向帽5,摄像头8露于导向帽5的外侧。
[0026]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保证使用效果,可将第二塑料管6包裹于第一塑料管3的中心部位。
[0027]本技术锚索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0028]第一步,将线缆7穿于第二塑料管6的内壁,通过胶水粘接牢固;
[0029]第二步,线缆7的端头连接摄像头8;
[0030]第三步,锚索制作时,在锚索的导向帽5上预留孔洞,将摄像头8裸漏于导向帽5的外侧,第二塑料管6与钢绞线束1长度保持一致,包裹于锚索中心部位;
[0031]第四步,完成锚索造孔后,进行锚索下索施工,开启摄像头8,实现边下索边录像;
[0032]第五步,孔内成像录制完成后,缓慢将第二塑料管6拔出至止浆包2附近;
[0033]第六步,进行锚索锚固段注浆时,通过摄像头8监控孔内注浆情况,观察止浆包是否鼓起并变为灰色,确保锚固段注浆饱满,达到隐蔽工程可视化的效果。
[0034]在锚索下索过程中,开启孔内成像设备完成锚索孔内成像,采用人工匀速进行锚索下索,在锚索下索的同时,同步进行孔内摄像工作。摄像工作完成后,采用前卡式千斤顶将第二塑料管6拔至张拉段起始段后,进行锚索锚固段注浆,在锚固段注浆过程中,可通过孔内成像实现可视化灌浆。如图4所示,若孔内岩石较完整,可通过孔内成像视频看到水泥浆液缓慢填充锚索孔,待水泥浆液填充至接近张拉段时,立即停止灌浆作业,采用前卡式千斤顶将第二塑料管6缓慢拔出至孔口;若孔内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在锚固段注浆过程中,通过孔内成像直观判断注浆情况,进一步印证变换浆液比重、间歇、添加速凝剂、待凝等手段是否合理;张拉段灌浆时,第二塑料管6操作方法与锚固段相同。
[0035]当采用专用第二塑料管6进行锚索锚固段注浆时,操作方法如下:
[0036]已知锚索孔径为D,锚固段为L,当进行锚固段注浆时,首先开启孔口视频,确定孔内视频成像清晰正常。此时进行送浆,观察自动记录仪流量、压力变化。
[0037]①
若流量不变、压力缓慢增大,说明孔内灌浆正常,根据锚索孔径及锚固段长度计算锚索理论吃浆量后(3.14*(D/2)2*L*1000),再通过注浆泵排量反推得出专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钢绞线束(1)构成的张拉段(Ⅰ)和锚固段(Ⅱ),所述张拉段(Ⅰ)和锚固段(Ⅱ)之间设置有止浆包(2),所述张拉段的钢绞线束(1)设置于第一塑料管(3)内,所述张拉段(Ⅰ)远离锚固段(Ⅱ)的一端固定有千斤顶(4),所述锚固段(Ⅱ)远离张拉段(Ⅰ)的一端固定有导向帽(5),所述导向帽(5)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张拉段(Ⅰ)和锚固段(Ⅱ)的钢绞线束(1)包裹有第二塑料管(6),所述第二塑料管(6)内布设有线缆(7);所述线缆(7)的一端连通有摄像头(8),所述摄像头(8)固定于导向帽(5)上,所述线缆(7)的另一端连通有摄像监控终端(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帽(5)的开口孔径与第二塑料管(6)的孔径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监测注浆功能的可视化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琦邵军利王鹏飞向俊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