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部膨胀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593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部膨胀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于增强锚杆承载力,缩短锚杆长度,节省劳动力和造价,属于岩土工程建筑基础预应力锚杆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沉头锚索、承载钢管、胀管、千斤顶和锚索固定装置;全套管钻机钻进成孔后,将锚索穿过胀管和承载钢管并送入锚孔底,再顺套管送至锚孔内;用锚索固定装置固定锚索的绝对位置,并用千斤顶向承载钢管施加荷载,通过承载钢管将荷载传至胀管,胀管叶片沿沉头的角度张开,插入锚杆端部土层中,达到端部膨胀的目的。再将承载钢管分节取出后,向孔内注浆,待水泥浆固化,对预应力锚索进行张拉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简单、对土体扰动小且抗拉承载力高,可为桩锚支护及抗浮锚杆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指导。的技术指导。的技术指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部膨胀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部膨胀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建筑基础预应力锚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用地趋于紧张,越来越多的岩土工程建筑基础向地下深处发展。支护桩加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和抗浮锚杆在基坑支护工程及地基处理工程中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0003]但在以往基坑支护及地基处理工程实践中,预应力锚索受土质和施工过程的影响,钻孔易出现塌孔、注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使土体的侧摩阻力不能完全发挥,降低了锚索的抗拔承载力。为了提高锚索的抗拔承载力,可采用扩大锚固体端部截面积的方法。截面积的增加意味着增加了锚固体与岩土体的接触面积,且增加了与岩土体的挤压力,以此来增加锚索与土体间的侧阻力和端阻力。目前现有的增大锚固体截面的方法有高压水冲刷法、扩囊法、高压旋喷法、爆破法等。然而,在成孔过程中,用高压水冲刷端部岩土,无法保证冲刷质量,扩孔的形状很不规则;用爆破方法扩大端部空间,虽然注浆后可以扩大锚杆与岩土的接触面,但爆破方法扩孔难以控制,剧烈的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部膨胀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结构包括沉头锚索1、承载钢管2、胀管3、千斤顶4和锚索固定装置5;其中沉头锚索1的沉头12和锚索11通过焊接形成一个整体;承载钢管2通过螺纹连接;胀管3的上端口和孔口承载钢管21的上端口、孔底承载钢管22的下端口进行收口处理,防止因荷载过大导致钢管端部变形而无法重复利用;孔口承载钢管21上端放置千斤顶4,与千斤顶4顶部接触,千斤顶4底部设置有锚索固定装置5。2.一种端部膨胀式锚杆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全套管钻机钻进成孔后,将锚索11穿过胀管3,胀管叶片31与沉头12接触;将胀管3和沉头锚索1送入锚孔底,然后将承载钢管2分节穿过锚索11顺套管送至锚孔内;用锚索固定装置5固定锚索11的绝对位置,千斤顶4底部与锚索固定装置5接触,顶部与孔口承载钢管21接触,并向承载钢管2施加荷载,通过承载钢管2将荷载传至胀管3,胀管叶片31沿着沉头12的角度张开,插入锚杆端部的土层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杰李凯吴桃康增柱刘光磊武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