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9036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强耐火房屋建筑钢加工的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包括钢建筑主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钢建筑主体下方的支撑架,所述钢建筑主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钢建筑主体内部的钢结构架,所述钢结构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所述钢结构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该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防火涂层镀层的厚度设置为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耐火房屋建筑钢加工的
,具体为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用钢材是一种钢结构钢材,一些特殊建筑、高层建筑会采用钢结构,钢结构建筑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重量更轻、建造更方便等优势,因此逐渐被推广。
[0003]钢结构建筑用钢材的使用标准之一是具有一定的防火效果,现有的做法是在生产时在钢结构建筑用钢材表面涂覆阻燃材料,使其具有防火效果。然而,现有的钢结构建筑用钢材通常只是在生产时控制成分和生产条件,确保理化性质满足建筑强度要求,在外表没有特别之处,表面通常比较平坦,阻燃材料附着性不强,建筑外墙长期风吹日晒,长期投入使用之后阻燃材料附着性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从而造成阻燃防火效果降低;同时,传统的钢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普遍无法具备隔音性,隔音效果很差,用户在使用钢材料建筑时往往居住体验效果不佳。
[0004]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建筑外墙长期风吹日晒,长期投入使用之后阻燃材料附着性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从而造成阻燃防火效果降低;同时,传统的钢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普遍无法具备隔音性,隔音效果很差,用户在使用钢材料建筑时往往居住体验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包括钢建筑主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钢建筑主体下方的支撑架,所述钢建筑主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钢建筑主体内部的钢结构架,所述钢结构架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所述钢结构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钢建筑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方的建筑架,所述建筑架与所述钢结构架呈垂直状安装,所述建筑架与所述钢结构架的交接处设置有钢结构接头。
[0009]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建筑架之间设置有钢连接架,所述钢连接架支撑在两组所述建筑架之间,且至少设置有四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钢结构架的内腔呈真空状,所述钢结构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贯穿在所述钢结构架的内部,所述缓冲块为铝板。
[0011]进一步的,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S1:铁水预脱硫;S2:正火热处理;S3:回火处理;S4:精炼工序;S5:连铸工序;S6:轧制、卷取工艺;S7:退火处理;S8:表面精处理。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具体制备过程流程如下:
[0013]S1:铁水预脱硫:采用重料废钢,要对废钢进行预处理,将废钢中存在的废渣除去,保证废钢中不存在其他杂质,随后将铁水加入炉中;
[0014]S2:正火热处理:通过对原料进行冶炼,得到钢液对所述钢液进行精炼,将精炼后的钢液浇入钢锭模得到钢胚,对经过所述冶炼工艺处理后的钢胚进行正火处理,正火温度为900

950℃,保温时间为3

5小时,冷却方式为空冷或风冷;
[0015]冷却包括第一段冷却和第二段冷却,第一段冷却采用空冷,将钢胚放在裸露的空气中,将钢胚的温度由900

950℃降低到700

800℃;第二段冷却采用风冷,利用外界的风力吹击钢胚,将钢胚的温度由700

800℃降低到350℃以下;
[0016]S3:回火处理:对经过正火热处理的钢胚进行回火处理,将降低到350℃以下的钢胚回火回到温度为520

580℃,保温时间为3

5小时,冷却方式为水冷;
[0017]S4:精炼工序:对进行回火处理之后的钢胚重新回炉,在炉中对炉中的氮气、氧气含量严格控制,采用硅钙线钙处理,使钢中的夹杂物充分变性,提高产品等向性能;
[0018]S5:连铸工序:全程对钢胚进行保护性浇注,浇注过程做到无钢液裸露;
[0019]S6:轧制、卷取工艺:轧制温度:≥900℃,在轧制之后需要进行冷却,冷却采用空冷或风冷,冷却之后进行卷取,卷取温度:500~600℃,充分保证终轧、卷取温度的精确控制;
[0020]S7:退火处理:退火的温度保持在800

850℃,时间保持在30s

60s,同时,在退火处理过程中,快速将防火涂层贴合在钢材的表面,最后将经过退火之后的钢胚冷却到常温;
[0021]S8:表面精处理:将冷却到室温的钢胚进行表面打磨,磨平钢胚表面的毛刺,得到钢材。
[0022]进一步的,所述每平方米的钢材上覆盖的所述防火涂层镀层厚度为5mm

10mm,重量为80

90g,增强防火涂层在钢结构架上的附着效果,延长寿命,极大地增强了防火涂层的保留程度,达到防火阻燃效果,避免现有防火涂层极易脱落的问题。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该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防火涂层镀层的厚度设置为5mm

10mm,重量为80

90g,增强防火涂层在钢结构架上的附着效果,延长寿命,极大地增强了防火涂层的保留程度,达到防火阻燃效果,避免现有防火涂层极易脱落的问题。
[0025]2、该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钢结构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以及海绵层,第一隔音层以及海绵层贯穿钢结构架,能很好的过滤噪音,避免传统的钢材料不具备隔音性,隔音效果很差,用户在使用钢材料建筑时往往居住体验效果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3]图中:1、钢建筑主体;2、支撑架;3、建筑架;4、钢结构架;5、钢结构接头;6、钢连接架;8、缓冲块;9、防火涂层;10、第一隔音层;11、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包括钢建筑主体(1)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钢建筑主体(1)下方的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建筑主体(1)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钢建筑主体(1)内部的钢结构架(4),所述钢结构架(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火涂层(9),所述钢结构架(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音层(10),所述第一隔音层(10)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建筑主体(1)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2)上方的建筑架(3),所述建筑架(3)与所述钢结构架(4)呈垂直状安装,所述建筑架(3)与所述钢结构架(4)的交接处设置有钢结构接头(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建筑架(3)之间设置有钢连接架(6),所述钢连接架(6)支撑在两组所述建筑架(3)之间,且至少设置有四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架(4)的内腔呈真空状,所述钢结构架(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块(8),所述缓冲块(8)贯穿在所述钢结构架(4)的内部,所述缓冲块(8)为铝板。5.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S1:铁水预脱硫;S2:正火热处理;S3:回火处理;S4:精炼工序;S5:连铸工序;S6:轧制、卷取工艺;S7:退火处理;S8:表面精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火隔音的钢结构建筑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流程如下:S1:铁水预脱硫:采用重料废钢,要对废钢进行预处理,将废钢中存在的废渣除去,保证废钢中不存在其他杂质,随后将铁水加入炉中;S2:正火热处理:通过对原料进行冶炼,得到钢液对所述钢液进行精炼,将精炼后的钢液浇入钢锭模得到钢胚,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秉曾碧阳包靖陈鸿伟尤金宗林晨劼黄如碧林宇林建荣翁夏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众合开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