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造粒机水下切粒气液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气液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造粒机水下切粒气液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下造粒机与气流造粒机及喷水造粒机类似,不同的是它有一股平稳的水流流过模面,与模面直接接触,切粒室的大小以恰足以使切粒刀自由地转动越过模面而不限制水流温度,熔融聚合物从口模挤出,旋转刀切割粒料,粒料被经过调温的水带出切粒室而进入离心干燥器,在干燥器中,水被排回贮罐,冷却并循环再用,粒料通过离心干燥器除去水份,以供下游生产使用。
[0003]现有的大型造粒机水下切粒气液控制系统,在使用中还有不足之处,在水室锁紧部分,其高压气液增压泵和低压气液增压泵共用一个减压阀,当高压气液增压泵出口压力调整好后,低压气液增压泵的出口压力不可调节,水下切粒系统开始工作时,从气液增压泵启动到水室锁紧油缸的油压达到工作压力的时间较长,高压气液增压泵用手动复位旋钮,而当泵不工作时,需要人员到设备现场操作,增加了处理时间,高压气液增压泵和低压气液增压泵的出油口没有关断阀,当泵出现问题需要维护时,需要停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造粒机水下切粒气液控制系统,包括过滤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出口管路分两路,一路连接刀轴移动子系统,另一路连接水室锁紧子系统,其中刀轴移动子系统总管路上连接有油雾分离器(4),所述油雾分离器(4)出口管路连接刀轴移动用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14)和水室锁紧用第四电磁阀(35),水室锁紧用第四电磁阀(35)连接第二调速阀(34),所述第二调速阀(34)连接高压同轴阀(33),所述油雾分离器(4)出口分成两支路,一支路为刀轴伸出支路,另一支路为刀轴缩回支路,刀轴伸出支路采用高、低压切换装置和第二气液增压器(17)串联,高、低压切换装置主要由第二减压阀(10)、精密减压阀(11)、电气比例阀(12)、梭阀(13)、第二电磁阀(14)、切换阀(15)和第二气控阀(16)组成,所述精密减压阀(11)与电气比例阀(12)并联连接在梭阀(13)的两个进口,所述梭阀(13)与第二减压阀(10)并联连接切换阀(15),所述切换阀(15)连接第二气控阀(16),所述第二气控阀(16)连接第二气液增压器(17),所述第二气液增压器(17)上连接有第二储油罐(18),所述第二气液增压器(17)出油口总管路连接第一调速阀(23),所述第一调速阀(23)连接刀轴移动用油缸,刀轴缩回支路采用第一减压阀(5)、第一气控阀(6)和第一气液增压器(8)串联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增压器(8)上连接有第一储油罐(9)和磁性开关(19),所述第一气液增压器(8)出油口连接刀轴移动油缸;水室锁紧子系统支路连接有第三减压阀(24),所述第三减压阀(24)出口分两路,一路连接高压气液增压泵(26),另一路接第四减压阀(25),所述第四减压阀(25)连接低压气液增压泵(28),所述高压气液增压泵(26)连接有复位用第三电磁阀(27),所述高压气液增压泵(26)出口连接第一液压球阀(29),所述低压气液增压泵(28)出口连接第一液压球阀(29),所述低压气液增压泵(28)与高压气液增压泵(26)并联连接,所述低压气液增压泵(28)与高压气液增压泵(26)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元利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