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78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包括袋体,该袋体包括外包装层、易撕阻隔层和易撕热封层,外包装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由外而内复合在一起;所述袋体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热压封合形成封合部,使袋体内形成茶叶的密封腔;所述袋体具有前后相对的两第一侧壁和左右相对的两第二侧壁,两第二侧壁分别向内对折,且对折线位于所述袋体的两端所在的方向上;所述袋体的至少一端设有位于该端的封合部内侧并靠近该端封合部的撕裂线,该撕裂线设在所述外包装层上,并沿着所述外包装层的周向延伸,形成封闭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袋体撕开时,沿着撕裂线进行,能够将袋体端部的封合部完全撕下,形成完整的袋口,从而方便倒出茶叶。从而方便倒出茶叶。从而方便倒出茶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的茶叶包装袋通常近似长方体,其具有前后相对的两侧壁和左右相对的两侧壁,并且左右两侧壁分别向内对折,且对折线位于长度方向上,如此,使茶叶包装袋两端经热压封合后,袋体内部形成一个较为立体的密封腔,以更便于包装茶叶。上述茶叶包装袋通常是在袋体的一端或两端设有U字形或V字形缺口,以供使用者将袋体撕开。但是,以缺口撕开茶叶包装袋时,包装袋往往不易撕开,特别不易将袋体两端的拐角部位一并撕开,这是因为袋体左右侧壁分别向内对折和热压封合后,袋体左右两边分别有四层侧壁,一并撕开的难度较大,如此,导致撕开口较小,不易倒出袋中的茶叶。也为此,不少使用者会用比较大的力气去撕开包装袋,这就容易在撕开包装袋的同时将袋体的大部分撕掉,导致茶叶撒出、掉落。
[0003]为此,本技术致力于对这种左右两边有四层侧壁的茶叶包装袋研究一种易撕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满足现有袋体原有结构不变的同时,又解决不方便撕开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包括袋体,该袋体包括外包装层、易撕阻隔层和易撕热封层,外包装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由外而内复合在一起;所述袋体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热压封合形成封合部,使袋体内形成茶叶的密封腔;所述袋体具有前后相对的两第一侧壁和左右相对的两第二侧壁,两第二侧壁分别向内对折,且对折线位于所述袋体的两端所在的方向上;所述袋体的至少一端设有位于该端的封合部内侧并靠近该端封合部的撕裂线,该撕裂线设在所述外包装层上,并沿着所述外包装层的周向延伸,形成封闭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线在所述两第一侧壁上的部分前后对齐,并分别包括左右分布的一水平直段和一向外凸起的弧形段,弧形段与其相邻的封合部的间距从弧形段与所述水平直段相接的一端向弧形段远离水平直段的另一端的方向渐小;所述撕裂线在其中一第二侧壁上并与水平直段相接的部分在对折状态与所述水平直段等长,并齐平,所述撕裂线在另一第二侧壁上并与弧形段相接的部分在对折状态与所述弧形段前后对应的部分齐平。
[0007]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线在所述两第一侧壁上的部分前后对齐,并分别包括两水平直段和位于该两水平直段之间并向外凸起的一拱形段;所述撕裂线在各第二侧壁上的部分在对折状态分别与其相接的水平直段等长,并齐平。
[0008]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线在各第一侧壁和各第二侧壁上的部分分别为水平直线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线与其相邻的封合部的间距为1~1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包装层为PET材质或OPP材质,其厚度为0.012~0.055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阻隔层为铝箔纸材质,其厚度为0.0065~0.02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热封层为PE材质或CPP材质,其厚度为0.01~0.2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撕裂线通过定位激光切割形成。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的袋体保留有左右两边通过对折形成四层侧壁的结构,满足茶叶包装的需求,同时,在袋体的至少一端设有位于该端的封合部内侧并靠近该端封合部的撕裂线,该撕裂线设在所述外包装层上,并沿着所述外包装层的周向延伸,形成封闭状,使得袋体具有良好的易撕性,且撕开时,沿着撕裂线进行,能够将袋体端部的封合部完全撕下,形成完整的袋口,从而方便倒出茶叶,也避免了发生将袋体的大部分撕掉,导致茶叶撒出、掉落的现象。
[0016]2、所述水平直段配合弧形段或拱形段的设置,使袋体开撕时阻力小,更易于撕开,且斯开后弧形段或拱形段所在的部位比较凸出,能够形成导向,使茶叶更易于倒入茶具中。
[001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实施例一本技术在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的状态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
[0019]图2是实施例一本技术在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的状态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
[0020]图3是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0021]图4是实施例一本技术装入茶叶并封口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2]图5是实施例一本技术沿撕裂线撕开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3]图6是实施例一本技术在倒出茶叶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7是实施例二本技术在一端开口另一端封口的状态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5]图8是实施例二本技术装入茶叶并封口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6]图9是实施例二本技术沿撕裂线撕开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7]图10是实施例三本技术装入茶叶并封口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8]图11是实施例三本技术沿撕裂线撕开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9]其中,1、袋体,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21、对折线,13、外包装层,14、阻隔层,15、热封层,16、封合部,17、弧形凸出部,18、拱形凸出部,2、撕裂线,21/23、水平直段,22、弧形段,24、拱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技术中,对于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描述中,采用了“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1]实施例一
[0032]请参见图1

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包括袋体1,该袋体1 包括外包装层13、易撕阻隔层14和易撕热封层15,外包装层13、阻隔层14和热封层15 由外而内复合在一起;所述袋体1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热压封合形成封合部16,使袋体1 内形成茶叶的密封腔;所述袋体1具有前后相对的两第一侧壁11和左右相对的两第二侧壁12,两第二侧壁12分别向内对折,且对折线位于所述袋体1的两端所在的方向上,如此,使袋体1两端封口后,其内部形成的密封腔较为立体,便于容纳茶叶。所述袋体1的其中一端设有位于该端的封合部16内侧并靠近该端封合部16的撕裂线2,该撕裂线2形成在所述外包装层13上,并沿着所述外包装层13的周向延伸,形成封闭状。所述前后相对的两第一侧壁11具体是指在袋体1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两第一侧壁11,所述左右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包括袋体,该袋体包括外包装层、易撕阻隔层和易撕热封层,外包装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由外而内复合在一起;所述袋体相对的两端分别通过热压封合形成封合部,使袋体内形成茶叶的密封腔;所述袋体具有前后相对的两第一侧壁和左右相对的两第二侧壁,两第二侧壁分别向内对折,且对折线位于所述袋体的两端所在的方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至少一端设有位于该端的封合部内侧并靠近该端封合部的撕裂线,该撕裂线设在所述外包装层上,并沿着所述外包装层的周向延伸,形成封闭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用易撕中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线在所述两第一侧壁上的部分前后对齐,并分别包括左右分布的一水平直段和一向外凸起的弧形段,弧形段与其相邻的封合部的间距从弧形段与所述水平直段相接的一端向弧形段远离水平直段的另一端的方向渐小;所述撕裂线在其中一第二侧壁上并与水平直段相接的部分在对折状态与所述水平直段等长,并齐平,所述撕裂线在另一第二侧壁上并与弧形段相接的部分在对折状态与所述弧形段前后对应的部分齐平。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雄吴俊雄彭建肯李锦华黄智好林廷好郭颖红颜莉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