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878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属于白菜培育技术领域。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春白菜种子催芽至胚根伸出,经春化处理34~36d,播种至育苗基质中光照培养,记录春白菜初花时间,根据播种至初花期所需天数判断春白菜的耐抽薹性: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不超过24d时,耐薹性较弱;25~29d时,耐薹性中等;30~35d时,耐薹性中强;播种超过35d未开花时,耐薹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较准确鉴定耐抽薹性强弱,并且操作方法简便用时短,能够同时鉴定大量种质,鉴定的春白菜种质能够用于耐抽薹品种选育中。品种选育中。品种选育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白菜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大白菜周年供应的需求,北方冬春保护地、南方露地越冬栽培,对大白菜的耐抽薹性要求越来越高,选育耐抽薹品种需要育种材料耐抽薹,而育种材料耐抽薹性鉴定通常北方需要保护地越冬鉴定或春天提早播种田间鉴定,分别需要至少4个月和2个月以上的时间。例如,针对温室越冬大白菜的鉴定方法为每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底~12月初移栽,来年3~4月份记录抽薹开花期,比较耐抽薹性强弱。针对大田春播大白菜的鉴定方法为每年3月中旬大田播种,覆盖地膜,出苗后需要根据天气及时破膜,加强田间管理,5月下旬~6月初调查短缩茎长度,比较耐抽薹性强弱。可见,目前鉴定方法十分耗时,且每年只能鉴定一次,并且因为自然气候条件不同,鉴定结果往往不能重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快速准确可以重复的鉴定方法,加快耐抽薹育种材料创新和新品种培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具有用时短,可达到重复大量鉴定的要求。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将春白菜种子催芽至胚根伸出,经春化处理34~36d,播种至育苗基质中光照培养,记录春白菜初花时间,根据播种至初花期所需天数判断春白菜的耐抽薹性:
[0006]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不超过24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较弱;
[0007]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为25~29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中等;
[0008]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为30~35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中强;
[0009]播种超过35d未开花时,春白菜的耐薹性强。
[0010]优选的,所述催芽时,春白菜种子的环境为铺有2层浸湿滤纸的培养容器。
[0011]优选的,所述催芽的方法,滴加温水至春白菜种子上进行催芽;
[0012]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4~26℃;所述催芽的时间为22~26h。
[0013]优选的,所述春化处理的温度为3~5℃;
[0014]所述春化处理期间,进行黑暗培养。
[0015]优选的,所述春化处理的时间为35d。
[0016]优选的,所述育苗基质为品氏育苗基质。
[0017]优选的,所述光照培养的温度为23~25℃。
[0018]优选的,所述光照培养的光周期为15~17h。
[0019]优选的,所述春大白菜的种质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极品旺春

2、C
‑2‑1‑
7、8
‑4‑
2、W51

单1、W51

单3、C

15

3、寒冬单3、AQ
‑5‑
7、NY5

11、寒冬

2、BY17

5、CR黄芯
‑1‑
3、CR159

单3、A21

1、23CR盛强、39金品、BY18

1、寒冬

1、(核*秦)

4和(9

10)

2。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将春白菜种子催芽至胚根伸出,经春化处理34~36d,播种至育苗基质中光照培养,记录春白菜初花时间,根据播种至初花期所需天数判断春白菜的耐抽薹性,具体分为强、中强、中等和较弱四个等级。由于大白菜为低温春化型作物,即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抽薹开花完成生殖生长。大白菜种子萌动后可感受低温,经过了低温春化作用后,发生花芽分化,才能抽薹开花。耐抽薹性越强开花越晚,因此用开花期判断耐抽苔强弱。并且开花期易于观察记录,方便直观判断春大白菜耐抽薹性。本专利技术实验表明,较其它春化处理时间(28d,42d),本专利技术方案能较好鉴定材料的耐抽薹性强弱,为品种的推广应用场景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胚根伸出的种子于4℃冷藏箱春化处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春化的种芽;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春白菜在人工气候室中不同春白菜种质抽薹开花不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将春白菜种子催芽至胚根伸出,经春化处理34~36d,播种至育苗基质中光照培养,记录春白菜初花时间,根据播种至初花期所需天数判断春白菜的耐抽薹性:
[0026]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不超过24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较弱级;
[0027]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为25~29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中级;
[0028]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为30~35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中强级;
[0029]播种超过35d未开花时,春白菜的耐薹性强。
[0030]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适合所有种类的春白菜的耐抽薹性鉴定,例如极品旺春

2、C
‑2‑1‑
7、8
‑4‑
2、W51

单1、W51

单3、C

15

3、寒冬单3、AQ
‑5‑
7、NY5

11、寒冬

2、BY17

5、CR黄芯
‑1‑
3、CR159

单3、A21

1、23CR盛强、39金品、BY18

1、寒冬

1、(核*秦)

4和(9

10)

2,其中T1、T6、T10、T13、T19属于耐抽薹性强的种质。
[0031]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催芽时,春白菜种子的环境优选为铺有2层浸湿滤纸的培养容器。所述催芽时,每个培养容器优选放置24粒种子,每个培养容器分为间隔开的4部分,每部分放置一种春白菜种质。所述催芽的方法,优选滴加温水至春白菜种子上进行催芽。所述催芽的温度优选为24~26℃,更优选为25℃;所述催芽的时间优选为22~26h,更优选为24h。所述催芽的目的时使春白菜种子萌动,以便后续进行低温处理。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春化处理的温度优选为3~5℃,更优选为4℃。所述春化处理期间,进行黑暗培养。所述春化处理的时间优选为35d。所述春化处理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抽薹开花。由于抽薹越晚,开花越晚,采用最适的春化处理条件有利于合理评估各春白菜的耐抽薹性。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育苗基质优选为品氏育苗基质(PINDSTRUP)。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品氏育苗基质购自寿光市恒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春大白菜耐抽薹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春白菜种子催芽至胚根伸出,经春化处理34~36d,播种至育苗基质中光照培养,记录春白菜初花时间,根据播种至初花期所需天数判断春白菜的耐抽薹性: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不超过24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较弱;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为25~29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中等;播种至开花之间的天数为30~35d时,春白菜的耐薹性中强;播种超过35d未开花时,春白菜的耐薹性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时,春白菜种子的环境为铺有2层浸湿滤纸的培养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芽的方法,滴加温水至春白菜种子上进行催芽;所述催芽的温度为24~26℃;所述催芽的时间为22~26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化处理的温度为3~5℃;所述春化处理期间,进行黑暗培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春化处理的时间为35d。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基质为品氏育苗基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培养的温度为23~2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云张清霞宋永骏司朝光张淑霞郭莹段喜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