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769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包括分别与支撑单元固定连接的压紧单元、行走单元和控制箱;行走单元,用于在高压线上移动;压紧单元,用于将行走单元压接在高压线上端;控制箱,用于控制行走单元的移动,为机器人提供动力;压紧单元设置多组,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压簧、导向光轴、压紧轮、压紧轮支撑板,所述导向光轴与支撑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套在导向光轴上,由导向光轴进行导向;所述压紧轮支撑板套在导向光轴上并位于压簧的上端,所述压紧轮安装在压紧轮支撑板上,由压簧提供压紧力将压紧轮压接在高压线下端。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重的压紧单元和行走单元对高压线进行压紧和有效夹持,避免了在测量高压线弧垂过程中高压线的偏移。过程中高压线的偏移。过程中高压线的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属于电力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路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该项工程的特点是复杂性和系统性,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施工中的紧线阶段,如若处理不当,必然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供电稳定性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高压输电线路作为连接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重要载体,确保输电线路安装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推动供电质量等重要指标的提高。
[0003]目前我国常用的高压线是钢芯铝绞线,高压线悬于两座电力塔之间,由于线缆自身重力及线缆张力的影响导致高压输电线下坠,由此在空中呈弧状。高压输电线路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极为重要,弧垂值可以反映高压线的架设是否安全、科学、合理。弧垂测量是指在档距内紧线时,通过仪器测量判断导线弧垂的大小,使架空线的弧垂符合设计要求。由于高压输电线路往往架设于两电力塔之间高空中,采取人工测量的方式测量弧垂值的大小则极为困难,不仅高空测量作业的危险性极高,且对于高压线而言成人的重量较大会使高压线产生形变,与正常状态下高压线的弧垂值形成差异,以至于无法保证人工测量弧垂值的准确度。若全部依靠人工测量的方式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弧垂测量,还会存在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危险性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压紧单元、行走单元和控制箱;所述支撑单元分别与压紧单元、行走单元和控制箱固定连接,支撑单元上安装有雷达;所述雷达采集高压线弧垂相关数据,传输给控制箱;所述行走单元,用于在高压线上移动;所述压紧单元,用于将行走单元压接在高压线上端;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高压线弧垂相关数据计算高压线的弧垂值以及控制行走单元的移动;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压簧、导向光轴、压紧轮、压紧轮支撑板,所述导向光轴与支撑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套在导向光轴上,由导向光轴进行导向;所述压紧轮支撑板套在导向光轴上并位于压簧的上端,所述压紧轮安装在压紧轮支撑板上,由压簧提供压紧力将压紧轮压接在高压线下端;所述行走单元包括:直流伺服电机、行走轮、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行走轮同步带
轮;所述直流伺服电机与支撑单元固连;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直流伺服电机同步带轮相连,用于在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电机同步带轮转动;所述行走轮同步带轮与行走轮相连,用于在行走轮同步带轮转动时带动行走轮转动;所述同步带连接电机同步带轮和行走轮同步带轮,用于在电机同步带轮转动时带动行走轮同步带轮转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行走轮采用聚甲醛高强度塑料制成。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张紧轮,用于为同步带提供张紧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向支撑板、行走轮支撑板和行走轮连接板;所述行走轮支撑板与竖向支撑板固定连接,行走轮连接板连接相邻的行走轮支撑板;行走轮支撑板与竖向支撑板上开设有轴孔,轴孔中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固接行走轮和行走轮同步带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光轴通过连接件竖直固定在竖向支撑板上;所述直流伺服电机固定在竖向支撑板上,竖向支撑板上还开设有输出孔,输出轴穿出输出孔与电机同步带轮连接;所述电机同步带轮与行走轮同步带轮在竖向支撑板一侧,直流伺服电机与行走轮在竖向支撑板另一侧。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安全绳,每个安全绳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单元和控制箱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单元和控制箱上均设有挂环,安全绳两端设有用于与所述挂环连接的挂钩。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天线,所述控制箱通过天线与地面控制端进行数据以及指令交互。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内还设有电源,用于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
[0014]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紧单元和行走单元对高压线进行压紧和有效夹持,避免了在测量高压线弧垂过程中高压线的偏移;而且行走单元为紧凑的双行走轮中间单压紧轮组结构,压紧轮组减重一半;采用直流电机加同步带的驱动方式进行行走,两个行走轮采用单电机同步带传输驱动方式,大大减少了行走单元的重量,而且能够在线上精准停车,进行工作测量;通过将压紧单元以光轴导向的方式纵向移动进行压紧,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危险性,增加了工作效率,同时压紧单元采用一组,避免了采用多组压紧单元提供的压紧力大小不一致的问题;采用了安全绳辅助上线,增加了工作效率,安全绳还可以防止机器人在线上脱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线路弧垂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走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20、压紧单元30、行走单元40和控制箱60,所述支撑单元20分别与行走单元40、压紧单元30、控制箱60固定连接,所述行走单元40用于在高压线上移动;所述压紧单元30用于压紧所述高压线;所述控制箱60与支撑板20固定连接,主要用于控制行走轮的前进和刹车,为机器人提供动力;所述安全绳50两端通过挂钩与支撑板连接,用于防止机器在线上脱落。
[0018]支撑单元20上安装有天线70和雷达80,雷达80采集高压线弧垂相关数据,传输给控制箱,具体的将弧垂测量搭载装置沿输电线行走距离、每段弧垂大小以及机器人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距离近似看作直角三角形。通过高精度的雷达对弧垂测量搭载装置与水平面的夹角进行测量,然后测量弧垂测量搭载装置沿着高压线的行走距离,最后将两者所测的信息传递到控制箱,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得出输电线路的弧垂值。
[0019]如图2、图4所示,所述行走单元40包括电机401、第一行走轮402、电机同步带轮404、第一张紧轮406、第二张紧轮408、同步带405、第一行走轮同步带轮409、第二行走轮同步带轮407,所述电机401与支撑单元固连,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同步带轮404相连;所述第一行走轮402、第二行走轮403分别与第一行走轮同步带轮409、第二行走轮同步带轮407相连,能够随着第一行走轮同步带轮409、第二行走轮同步带轮407一起转动;所述同步带405连接电机同步带轮404和第一行走轮同步带轮409、第二行走轮同步带轮407,电机401转动的同时通过电机同步带轮404、同步带405、第一行走轮同步带轮409、第二行走轮同步带轮407同步带动第一行走轮402和第二行走轮403转动;所述第一张紧轮406和第二张紧轮408为同步带提供张紧力。所述第一行走轮402和第二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压紧单元、行走单元和控制箱;所述支撑单元分别与压紧单元、行走单元和控制箱固定连接,支撑单元上安装有雷达;所述雷达采集高压线弧垂相关数据,传输给控制箱;所述行走单元,用于在高压线上移动;所述压紧单元,用于将行走单元压接在高压线上端;所述控制箱,用于根据高压线弧垂相关数据计算高压线的弧垂值以及控制行走单元的移动;所述压紧单元包括压簧、导向光轴、压紧轮、压紧轮支撑板,所述导向光轴与支撑单元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套在导向光轴上,由导向光轴进行导向;所述压紧轮支撑板套在导向光轴上并位于压簧的上端,所述压紧轮安装在压紧轮支撑板上,由压簧提供压紧力将压紧轮压接在高压线下端;所述行走单元包括:直流伺服电机、行走轮、电机同步带轮、同步带、行走轮同步带轮;所述直流伺服电机与支撑单元固连;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直流伺服电机同步带轮相连,用于在直流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电机同步带轮转动;所述行走轮同步带轮与行走轮相连,用于在行走轮同步带轮转动时带动行走轮转动;所述同步带连接电机同步带轮和行走轮同步带轮,用于在电机同步带轮转动时带动行走轮同步带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采用聚甲醛高强度塑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高压线弧垂测量搭载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夏顺俊戴如章杜长青陈浩何伟杰范舟余鹏张恒何逸飞周登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