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76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1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防护网,属于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中的安全或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框与主网,主网通过框网接口与连接框活动连接,主网是由纤维绳与网接口串接形成网格结构,所述纤维绳由纤维绳一、纤维绳二与纤维绳三相互缠绕而成,且纤维绳一上设有标识带。将本申请用于路桥等场合,具有安全性高、易辨识、不受光线明暗影响等优点。不受光线明暗影响等优点。不受光线明暗影响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防护网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防护网,属于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中的安全或防护设施


技术介绍

[0002]防护网在日常生活与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如:超市的扶梯交错空间中,高层建筑的天井上空,高速路桥不同行驶方向的交界处等等,为了防止高空坠物、坠人事故的发生,通常会在这些区域安装防护网。
[0003]常见的防护网多由防护框、防护框四周的卡箍组件、防护框内的网三部分构成(如固定边、固定孔以及网,网固定于固定边内,固定孔实现固定边与网与安装部位的固定),其中为了提高安全防护效果,一般会从三个角度着手:
[0004]第一方面,提高防护框的强度,如:加装增强骨架,设置承接筋等。
[0005]第二方面,强化卡箍组件,如:采用环箍、销轴连接。
[0006]第三方面,采用多层网结构或分格成小块的网,以强化防护网强度。
[0007]牢度无疑是防护网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关键,上述三方面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防护网的强度进行强化,但在应用中却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在防护框结构中增加的骨架结构固然提高了防护框的强度、分担一些下坠力,但由于坠落人/物运动轨迹的不确定性,在防止落地的同时,与人/物接触时,也会造成人/物的损伤;卡箍组件的强化更多的是提高了整个防护网的安装牢度,对于坠物、坠人的安全性作用不是非常明显;双层网结构虽然强化了防滑网的抗拉强度,但成本也相应提高,这对于仅起到预防作用的防护网而言并不合算,特别是久置不用后遇到突发使用时,强度会随时间衰变递减;特别是大多数的防护网结构色彩较为单一,遇到光线暗的情况时,难以给出准确定位。
[0008]如何充分有效的实现防护网的安全作用,并在不同场合下均可实现防护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强度高、韧性强、实现柔性减速的安全防护网。
[0010]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11]一种安全防护网,包括连接框与主网,主网通过框网接口与连接框活动连接,主网是由纤维绳与网接口串接形成网格结构,所述纤维绳由纤维绳一、纤维绳二与纤维绳三相互缠绕而成,且纤维绳一上设有标识带。
[0012]本申请以纤维绳分别形成连接框和主网,纤维绳相对刚性结构而言具有一定的可延展性与可形变形;而主网与连接框之间的活动连接,既赋予了主网相对连接框一定的可位移性,又在主网网格之间的相互牵连,不会出现太大位移;当坠物、坠人落在主网上时,借助于纤维绳的可形变性,以及主网与连接框之间的活动连接,实现防护网强度高、韧性强的同时,完成对坠物、坠人的柔性减速,避免人、物出现硬性接触引起的损伤。
[0013]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14]所述连接框是由至少三个框架首尾相连的框架形成的闭环结构,框架之间以框接口连接,主网通过框网接口与框架连接。更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由两根横框架与两根纵框架构成,相邻横框架与纵框架之间以框接口连接。所述框架为纤维绳。连接框可以采用常规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可以采用多个框接口形成多边形,以适应不同安装环境的需求,且纤维绳作为框架的构成,赋予四周框架部分以柔韧性和弹性,适用性更强。
[0015]所述主网的纤维绳包括有始端带和终端带,始端带一端通过框网接口与连接框连接,另一端通过网接口形成网格一,终端带一端通过网接口形成网格二,另一端位于始端带的对角位置处,并通过框网接口与对应的连接框连接,网格一、网格二与网接口构成主网。始端带与终端带对角设置,方便主网的拼接,主网加工方便,操作性强,特别是主网以网格和网接口构成,每个网格的顶角以网接口连接,赋予网格良好的稳定性,受力时不会因冲击力过大出现网格变形所导致的安全隐患,主网的这种结构还可以对框网接口的可活动范围进行限制,避免框网接口一侧过度堆积造成的防护网结构承接能力不匀。
[0016]所述连接框为0.3

15万旦的纤维绳,更优选的,所述纤维绳为涤纶工业丝。涤纶工业丝具有强度高、抗老化、耐用等优点,应用于室外、室内防护网结构时,既经济又安全。
[0017]所述纤维绳一是由三股纱线相互缠绕而成,其中两股为0.3

15万旦的纱线,第三股的标识带为0.1

12万旦的纱线。将标识带以编制形式埋藏于纤维绳结构中,并与其他两股纱线明暗交替,既可以避免意外脱落、影响使用效果,又赋予其标识与美观效果。
[0018]所述标识带为有色纱线。以有色纱线作为标识带可以很好的避免添加剂的衰变现象,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引起褪色或无色,无需频繁更换。
[0019]所述标识带为荧光纱线。荧光纱线的优势在于较为醒目,且不受光照明暗影响,特别是室外使用,即便是雨天依然具有很好的提示效果。
[0020]所述框接口为固定接口,框接口处安装有紧固件,实现连接框与安装部位的连接。
[0021]所述框网接口是由纤维绳沿纵框架/横框架形成的可相对纵框架/横框架位移的活扣。更优选的,所述框网接口与主网的网格对应设置,如临近连接框位置的主网为方网格,每个方网格配置两个框网接口,临近连接框位置的主网是三角网,则每个三角网格配置一个或两个框网接口;横框架处,所述框网接口由接入段、绕线段一、绕线段二、绕线段三和接出段构成,绕线段一、绕线段二和绕线段三顺此设置,绕线段一一端通过接入段延伸入主网结构,另一端位于横框架上方,绕线段二为C型结构,其中间部位位于接入段上方,一端与绕线段一连接并位于横框架下方,另一端位于横框架上方,绕线段三的一端于横框架下方与绕线段二连接,另一端过绕线段二上方与接出段连接,接出段为下一个框网接口的接入段继续形成框网接口后,进入主网结构;纵框架处的框网接口采用与横框架相同的构成。靠近连接框(横框架、纵框架)处的主网纤维绳作为接入段,先自连接框上方绕至该处连接框下方,该过程中的纤维绳即为绕线段一,再依次经连接框下方、接入段的纤维绳上方、连接框上方(与前一连接框上方位置不同)绕至连接框下方(与前一连接框下方位置不同),该过程中的纤维绳即为绕线段二,最后经绕线段二上方穿过形成绕线段三,绕线段三的接出段作为下一框网接口的接入段,在连接框上形成下一个框网接口后,进入主网结构,如此循环,可完成连接框上不同部位处框网接口的形成;依次经过横框架上方、横框架下方、纤维绳上方、横框架上方、横框架下方、纤维绳上方,将纤维绳套接在连接框上,并于不同位置分
别形成接入段、绕线段一、绕线段二、绕线段三,在受力时可以相对连接框做有限的位移。
[0022]所述相邻网格通过一个网接口连接,每个网格有一个边框与网接口连接,以网格为方格时为例,边框包括边框一、边框二、边框三、边框四,边框一、边框二同侧,边框三、边框四同侧,边框一、绕线段三、压线段二、绕线段四与边框二顺此连接,边框三、压线段三、绕线段五、边框四顺此连接,所述绕线段三位于边框二下方,绕线段三与压线段二的连接节点位于边框四的下方,压线段二位于边框四、边框三上方,压线段二与绕线段四的连接节点位于边框三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框与主网,主网通过框网接口与连接框活动连接,主网是由纤维绳与网接口串接形成网格结构,所述纤维绳由纤维绳一、纤维绳二与纤维绳三相互缠绕而成,且纤维绳一上设有标识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是由至少三个框架首尾相连的框架形成的闭环结构,框架之间以框接口连接,主网通过框网接口与框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由两根横框架与两根纵框架构成,相邻横框架与纵框架之间以框接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0.3

15万旦的纤维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网的纤维绳包括有始端带和终端带,始端带一端通过框网接口与连接框连接,另一端通过网接口形成网格一,终端带一端通过网接口形成网格二,另一端位于始端带的对角位置处,并通过框网接口与对应的连接框连接,网格一、网格二与网接口构成主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绳一是由三股纱线相互缠绕而成,其中两股为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跃林石教学杨志超金革贺振军曾卫卫朱松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