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88544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通过将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合菌剂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防治螟虫的方法普遍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螟虫。该防治方式会杀伤螟虫的天敌,污染环境,造成生态破坏,不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甘蔗产品还可能有农药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并且投入劳力多、成本高,防治螟虫效果不高。
[0003]桑螟虫是危害桑树的重要害虫之一,桑螟虫取食危害桑叶,而桑叶是蚕农养蚕的原料,一旦桑螟虫,会给蚕桑生产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0004]现有的农药喷施虽然效果快,但防治不彻底,还会在桑作期间影响桑作安全,因而,采用微生物菌剂防治螟虫则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如专利号CN201810114554.2公布的一种防治螟虫害的方法,其将赤眼蜂卵与白僵菌孢子粉的混合物释放至目标防治区以防治目标螟虫;该方法对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效果较好,专利号CN201711292841.4公布了一种杀灭水稻越冬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该菌剂对水稻越冬螟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桑螟虫由于其世代重叠现象、卷叶习性,导致对桑螟虫防治效果不好。因此,需要研究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用来防治桑螟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并应用于桑螟虫的防治。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4

7份短稳杆菌发酵液、7

9份绿僵菌发酵液、5

10份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5

18份棕榈醇、10

20份烷基苯磺酸钙、40

60份大豆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短稳杆菌发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短稳杆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LB斜面培养基中,在25℃温度条件下培养28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72h获得短稳杆菌发酵液。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短稳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109cfu/g,所述培养基质由灭菌后的大豆粉5%、虾粉2.5%、碳酸钙1.2%、食盐0.6%,余量的水组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绿僵菌发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绿僵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PD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温度条件下培养36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60h获得绿僵菌发酵液。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绿僵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109cfu/g,所述培养基质由灭菌后的大豆粉7%、葡萄糖3%、玉米淀粉1%、土豆粉0.25%、磷酸氢二钠0.01%、余量的水组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LB液体培养基中,在27℃温度条件下培养20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42h获得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109cfu/g,所述培养基质由灭菌后的大豆粉5%、面粉6%、磷酸氢二钾0.02%、硫酸镁0.01%、硫酸锌0.01%、钙粉0.01%、酵母粉1%、葡萄糖0.5%、氯化钠0.5%、硫酸锰0.01%、余量的水组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由以下步骤制备:按比例将短稳杆菌发酵液,绿僵菌发酵液,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完全溶于大豆油中,然后加入棕榈醇、烷基苯磺酸钙,搅拌使其完全互溶混匀,即得微生物复合菌剂。
[0015]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复合菌剂用于防治桑螟虫,其使用方法为盖顶喷施。
[0016]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制备获得的微生物复合菌剂中短稳杆菌发酵液,绿僵菌发酵液,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在桑螟虫防治中协同作用,相互增效,一方面能感染桑螟虫,使其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另一方面微生物复合菌剂还能够分泌合成多种代谢产物,供后续养殖蚕的食用,为蚕虫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0018]本专利技术中微生物复合菌剂中添加的棕榈醇、烷基苯磺酸钙、大豆油,一方面可以为复合菌提供营养物质,提高菌群的生长周期,促进菌群长期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将棕榈醇、烷基苯磺酸钙、大豆油作溶剂混合微生物菌发酵液形成油展膜剂,喷施于桑叶,可以迅速铺展扩散至卷叶内部,提高对桑螟虫的防治率,减少世代重叠,延长防治作用时间,避免菌液弹落造成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但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所用微生物菌种可自行分离或通过购买得到;下述实施例所述原料无特殊说明均可通过常规方法制备或购买获得。
[0020]实施例1
[0021](1)短稳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0022]将短稳杆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LB斜面培养基中,接种量为2%,在25℃温度条件下培养28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72h,获得短稳杆菌发酵液;所述培养基质由灭菌后的大豆粉5%、虾粉2.5%、碳酸钙1.2%、食盐0.6%、余量的水组成;所述的短稳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109cfu/g。
[0023](2)绿僵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0024]将绿僵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PD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2%,在30℃温度条件下培养36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60h获得绿僵菌发酵液;所述培养基质由灭菌后的大豆粉7%、葡萄糖3%、玉米淀粉1%、土豆粉0.25%、磷酸氢二钠0.01%、余量的水组成;所述的绿僵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109cfu/g。
[0025](3)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0026]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L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量为2%,在27℃温度条件下培养20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42h获得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所
述培养基质由灭菌后的大豆粉5%、面粉6%、磷酸氢二钾0.02%、硫酸镁0.01%、硫酸锌0.01%、钙粉0.01%、酵母粉1%、葡萄糖0.5%、氯化钠0.5%、硫酸锰0.01%、余量的水组成;所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109cfu/g。
[0027]实施例2
[0028]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4份短稳杆菌发酵液,7份绿僵菌发酵液,5份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5份棕榈醇,10份烷基苯磺酸钙,40份大豆油。
[0029]实施例3
[0030]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5份短稳杆菌发酵液,8份绿僵菌发酵液,7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4

7份短稳杆菌发酵液、7

9份绿僵菌发酵液、5

10份苏云金芽孢杆菌发酵液、5

18份棕榈醇、10

20份烷基苯磺酸钙、40

60份大豆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稳杆菌发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短稳杆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LB斜面培养基中,在25℃温度条件下培养28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72h获得短稳杆菌发酵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稳杆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109cfu/g,所述培养基质由灭菌后的大豆粉5%、虾粉2.5%、碳酸钙1.2%、食盐0.6%、余量的水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僵菌发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备获得:将绿僵菌的活化种子液接种在PDB液体培养基中,在30℃温度条件下培养36h后,转接至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60h获得绿僵菌发酵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螟虫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僵菌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不小于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春华朱永杰焦怀志李梦晴余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赤天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