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装置、记录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41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后处理装置、记录系统。在处理托盘上被拽进的纸张在设置于处理托盘的承接板的位置处反弹,产生整合偏差。端部单元具备:处理托盘(32),具有载置由记录单元进行记录后的介质(P)的上表面(32A);第一桨叶(34)和第二桨叶(44),将载置于上表面(32A)的介质(P)向+A方向输送;整合部(52),对通过第一桨叶(34)和第二桨叶(44)向+A方向进行输送后的介质(P)的+A方向的端部进行整合;后处理部(80),对经整合部(52)整合后的介质进行后处理;以及负荷部件(90),在处理托盘(32)上的介质(P)向与+A方向相反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处理装置、记录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后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有在用于将纸张拽进处理托盘的规定位置的弹性片上设置加强片的后处理装置。
[0003]专利文献1中构成为,通过用加强片对弹性片进行加强从而提高弹性片的纸张拽进力,即便是由于以喷墨方式形成图像而纸张表面的摩擦力变大的纸张也能拽进。
[0004]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

188237号公报
[0005]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这样提高拽进力的构成中,存在被拽进的纸张在设置于处理托盘的承接板的位置处反弹而产生整合偏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后处理装置具备:处理托盘,具有载置面,所述载置面载置由液体喷出装置进行记录后的介质;拽进部件,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介质向第一方向输送;端部整合部,对由所述拽进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输送后的介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进行整合;后处理部,对经所述端部整合部整合后的介质进行后处理;以及负荷施加部,当所述处理托盘上的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负荷施加部施加负荷。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系统的整体构成的简图。
[0008]图2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和周边部的简图。
[0009]图3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和周边部的立体图。
[0010]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的剖视图。
>[0011]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上载置的介质相关的力的关系图。
[0012]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的俯视图。
[0013]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的俯视图。
[0014]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的剖视图。
[0015]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的剖视图。
[0016]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的立体图。
[0017]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托盘的俯视图。
[0018]图12A是示出了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避凸轮的侧视图。
[0019]图12B是示出了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避凸轮的侧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记录系统,2

记录单元,3

后处理单元,4

中间单元,5

端部单元,10

打印机部,12

扫描仪部,14

盒收纳部,15

输送路径,16

供纸路径,17

排出路径,18

翻转路径,19

送出路径,20

行式头,22

第一控制部,23

第二控制部,24

收纳盒,26

排出托盘,30

装载单元,31

框体,32A

上表面,33

上托盘,34

第一桨叶,35

第一叶片部,36

下引导部件,37

引导狭缝,38

输送辊,42

辅助辊,44

第二桨叶,45

第二叶片部,46

第二驱动部,47

辊对,48

第一排出辊,49

第二排出辊,52

整合部,53

主体部件,55

压制部件,57

固定部,58

下板部,59

纵板部,59A

前表面,61

上板部,70

侧游标,72

第一游标,72A

底板部,72B

侧板部,74

第二游标,74A

底板部,74B

侧板部,80

后处理部,82

订书机,83

打孔单元,90、91

负荷部件,92

抽吸部,93

抽吸单元,94

抽吸口,95

第三驱动部,96

第三桨叶,97

第三叶片部,98

第四驱动部,99

回避凸轮,100

辊轴,101

大径部,102

小径部,103

旋转轴,K、M

输送路径,K1

主输送路径,K2

副输送路径,P、P1、P2

介质,Q

介质摞。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第一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介质装载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4]图1中示出了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记录系统1。记录系统1构成为对以记录纸张为代表的介质P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从而进行记录的喷墨方式的装置。
[0025]在各图中示出的X

Y

Z坐标系中,X方向是装置宽度方向,Y方向是装置进深方向,Z方向是装置高度方向。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相互正交。
[0026]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区分左和右的情况下,将左称为+X方向,将右称为

X方向。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区分近前和里侧的情况下,将近前称为

Y方向,将里侧称为+Y方向。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区分上和下的情况下,将上称为+Z方向,将下称为

Z方向。
[0027]记录系统1朝向+X方向依次具有记录单元2和后处理单元3。需要说明的是,在记录系统1中,记录单元2和后处理单元3相互以机械和电的方式连接,构成为能够将介质P从记录单元2输送到后处理单元3。
[0028]在记录系统1设置有被操作者操作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该操作面板构成为能够输入记录单元2和后处理单元3中的各种设定。需要说明的是,记录系统1构成为对通过后述的打印机部10记录有信息的介质P进行后述的后处理。以记录系统1可得到与后述的后处理单元3同样的作用效果。
[0029]记录单元2是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例子,对所输送的介质P记录各种信息。介质P作为一个例子而使用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处理托盘,具有载置面,所述载置面载置由液体喷出装置进行记录后的介质;拽进部件,将载置于所述载置面的介质向第一方向输送;端部整合部,对由所述拽进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进行输送后的介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进行整合;后处理部,对经所述端部整合部整合后的介质进行后处理;以及负荷施加部,当所述处理托盘上的介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时,所述负荷施加部施加负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施加部在介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也施加负荷,在介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由所述负荷施加部施加的负荷小于在介质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由所述负荷施加部施加的负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施加部从所述载置面突出,并且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装置具备穿孔部,所述穿孔部对载置于所述载置面之前的介质进行穿孔,在介质输送时,所述负荷施加部配置于不与穿孔得到的孔相交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施加部在介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也施加负荷,在将第一张介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输送时所述拽进部件作用于介质的冲量大于在将第二张及其之后的介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输送时所述拽进部件作用于介质的冲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施加部在介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也能够施加负荷,所述负荷施加部能够切换对介质的负荷施加状态,在介质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由所述负荷施加部施加的负荷小于在介质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由所述负荷施加部施加的负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施加部以局部从所述载置面突出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载置面的下方,并在第一张介质到达所述端部整合部的定时使所述局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而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俊川上和久圆谷悠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