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板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26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板吊装装置,包括:吊装用横梁;多个连接组件,多个连接组件均与吊装用横梁连接,且多个连接组件沿吊装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沿吊装用横梁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单元,每个连接单元均与吊装用横梁连接;以及多个底托组件,多个底托组件与多个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且多个底托组件沿吊装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连接组件以及与其对应的底托组件中,连接组件的两个连接单元分别与底托组件的两端连接。上述的屋面板装置能够减少屋面板在吊装的过程中局部应力的产生,避免吊装过程使屋面板产生形变,影响屋面板的使用寿命。影响屋面板的使用寿命。影响屋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板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起吊
,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板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环境和质量不断提高,建筑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金属屋面相较于传统的卷材屋面相比,具有轻质高强、设计灵活、色彩丰富、造型独特等特点,但由于大型建筑的屋面板的顶板具有体型较大,长度较长的特性,因此不便于运输,所以大部分大型建筑的屋面板的顶板为现场压制成型,此时则需要起吊装置将屋面板成型装置吊装至屋面进行成型加工。在传统的起吊装置中,为了减少吊装装置的液压装置的负重,都是将钢卷放置于地面上,但由于大型建筑屋顶高度较高,会造成下悬钢板较长,因此在受风力的作用下将会对成型设备产生很大的拉力,这样生产出来的屋面板易产生局部应力,从而影响屋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屋面板吊装装置,能够减少风力对成型设备产生的拉力,防止生产出来的屋面板产生局部应力,避免影响屋面板的使用寿命。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屋面板吊装装置,包括:吊装用横梁;多个连接组件,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均与所述吊装用横梁连接,且多个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吊装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吊装用横梁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单元,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均与所述吊装用横梁连接;以及多个底托组件,多个所述底托组件与多个所述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且多个所述底托组件沿所述吊装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所述连接组件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底托组件中,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底托组件的两端连接。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屋面板吊装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06]在上述的屋面板吊装装置中,在进行屋面板的成型加工以及吊装操作时,将成型设备放置于地面,同时根据不同长度的屋面板在成型设备的前端的地面上沿着屋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放置合适数量的底托组件,待成型设备生产出屋面板后,则将屋面板放置于底托组件的顶部,从而多个间隔放置的底托组件对屋面板的支撑作用则可以防止不同弯曲程度的屋面板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进而防止屋面板产生局部应力,避免影响其使用寿命。当屋面板在底托组件上放置好后,将多个连接组件沿着吊装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吊装用横梁连接,每个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沿着吊装用横梁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单元,两个连接单元分别与底托组件的两端连接,且每个连接单元均与吊装用横梁连接,由于连接单元分别与吊装用横梁以及底托组件连接,因此底托组件可以通过连接单元,由吊装用横梁带动其向上运动。确认连接稳固之后,操作屋面板吊装装置,将屋面板吊装至屋顶,再由工人将屋面板搬到对应的位置。在起吊的过程中,由于多个底托组件给屋面板提供
了支撑力,从而可以防止在起吊的过程中连接单元施加到屋面板上用来抵抗重力的作用力太大,从而避免屋面板的形变与损坏,进一步减少局部应力的产生,避免影响屋面板的寿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底托组件均包括底托,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底托的两端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均包括吊杆以及捆绑件,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吊装用横梁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捆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捆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托连接。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捆绑件包括捆绑带以及与所述捆绑带的固定端连接的锁紧扣,所述锁紧扣与所述吊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托设置有捆绑环,所述捆绑带的活动端可活动地穿过所述捆绑环,并与所述锁紧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紧扣的材料为经过淬火处理的钢制,所述捆绑带的材料为高强聚酯纤维。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吊杆与所述吊装用横梁可拆卸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底托组件之间均连接有连接链。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链与所述底托组件可拆卸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吊装用横梁设置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套接在所述吊装用横梁上。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底托组件还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顶部与所述底托的底部贴合。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屋面板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底托组件收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收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个底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个连接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吊装用横梁;110、加强管;
[0024]200、连接组件;210、连接单元;211、吊杆;212、捆绑件;2121、锁紧扣;2122、捆绑带;
[0025]300、底托组件;310、底托;311、捆绑环;320、支撑垫;
[0026]400、连接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用横梁;多个连接组件,多个所述连接组件均与所述吊装用横梁连接,且多个所述连接组件沿所述吊装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沿所述吊装用横梁的宽度方向设置的连接单元,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均与所述吊装用横梁连接;以及多个底托组件,多个所述底托组件与多个所述连接组件一一对应地连接,且多个所述底托组件沿所述吊装用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在所述连接组件以及与其对应的所述底托组件中,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底托组件的两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底托组件均包括底托,所述连接组件的两个所述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底托的两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板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单元均包括吊杆以及捆绑件,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吊装用横梁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捆绑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捆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托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云穆清臣董晶党建勋周太原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