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高功率和高速柴油发动机的阀座嵌环
[0001]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发动机阀和相关联的硬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进气阀或排气阀的阀座嵌环,该进气阀或排气阀配置为针对高功率密度和高速柴油发动机提供长寿命的阀座嵌环和阀接口。
技术介绍
[0002]气体交换阀在内燃机中用于控制汽缸与进气或进气和其它气体(诸如再循环废气)的供应器之间或汽缸与排气歧管之间的流体连接,以便在运行期间排出燃烧产物。单个进气阀和单个排气阀与发动机中的每个汽缸相关联的设计以及每种相应类型的多个气体交换阀与每个汽缸相关联的设计是已知的。通常以一半发动机速度旋转的凸轮轴与起阀器、桥、摇臂和/或用于在适当的发动机正时控制气体交换阀的打开和关闭的其它设备联接。
[0003]气体交换阀与发动机缸盖或发动机缸盖内的阀座嵌环脱开和接触,以影响它们的打开和关闭动作。气体交换阀可以经由显著的机械力在其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缸内环境与几百度的燃烧温度以及相对较高的压力相关联。这些和其它因素导致气体交换阀操作条件非常严苛。已经观察到,气体交换阀和阀座或阀座嵌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内燃机(10)中的进气阀(24)的阀座嵌环(38),其包括:环形嵌环主体(40),其限定在第一轴向端面(48)与第二轴向端面(50)之间延伸的阀座中心轴线(42),所述第一轴向端面(48)配置为面向所述内燃机(10)中的汽缸(16);所述环形嵌环主体(40)进一步具有限定喉道(54)的内周面(52)、外周面(56)以及用于接触进气阀(24)的阀座面(59),所述内周面(52)配置为将所述汽缸(16)流体连接到发动机缸盖(18)中的进气管道(20),所述阀座面(59)在所述第一轴向端面(48)与所述内周面(52)之间延伸;所述阀座面(59)在轮廓上包含形成第一磨损冠部(64)的外弯曲段(62)、形成第二磨损冠部(70)的内弯曲段(68)以及在所述外弯曲段(62)与所述内弯曲段(68)之间延伸的线性段(66),所述第一磨损冠部(64)用于在早期磨损状态下接触所述进气阀(24),所述第二磨损冠部(70)用于在晚期磨损状态下接触所述进气阀(24);以及所述内周面(52)在轮廓上包含从所述第二轴向端面(50)向下延伸到所述内弯曲段(68)的竖直段(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嵌环(38),其中所述外弯曲段(62)由比形成所述内弯曲段(68)的半径更大的半径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嵌环(38),其中在所述外弯曲段(62)与所述内弯曲段(68)之间延伸的所述线性段(66)限定所述阀座嵌环(38)的座角(76),所述座角(76)的范围介于约29.5
°
到30.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嵌环(38),其中:所述阀座面的所述线性段(66)限定了为约2.0毫米到约3.0毫米的磨合面接触宽度(82);形成所述外弯曲段(62)的半径的大小为约0.8毫米到约2.25毫米;以及形成所述内弯曲段(68)的半径的大小为约0.3毫米到约0.5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座嵌环(38),其中所述第一轴向端面(48)限定从所述外弯曲段(62)到所述外周面(56)测量的端面宽度(86),所述端面宽度(86)的范围介于约0.40毫米到约0.60毫米。6.一种用于内燃机(10)中的排气阀(25)的阀座嵌环(138),其包括:环形嵌环主体(140),其限定在第一轴向端面(48
’
)与第二轴向端面(50
’
)之间延伸的阀座中心轴线(142),所述第一轴向端面(48
’
)配置为面向所述内燃机(10)中的汽缸(16);所述环形嵌环主体(140)进一步具有内周面(152)、外周面(56)以及用于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