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8110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模具缓冲装置,能在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时对缓冲衬垫良好地进行预加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模具缓冲装置具备分别独立地同时控制的第1油压缸(120)以及第2油压缸(130)。在对缓冲衬垫(110)进行预加压的情况下,经过第1油压回路(140)对第1液压缸(120)进行压力控制,以使得第1油压缸(120)的下室(120A)的压力被预加压成预先设定的压力,同时经过第2油压回路(150)对第2油压缸(130)进行位置控制,以使得缓冲衬垫(110)保持在模具缓冲待机位置。第1油压缸(120)使缓冲衬垫(110)上升的力与第2油压缸(130)使缓冲衬垫(110)下降的力(保持在模具缓冲待机位置的力)平衡。降的力(保持在模具缓冲待机位置的力)平衡。降的力(保持在模具缓冲待机位置的力)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缓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缓冲装置,特别涉及在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时对缓冲衬垫进行加压(预加压)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过去,提出能在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时对缓冲衬垫进行预加压的模具缓冲装置(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记载的模具缓冲装置具备:支承缓冲衬垫且在冲压机械的滑台的下降时使模具缓冲力产生的油压缸;与油压缸的头侧油压室(下室)连接的第1油压回路;和与杆侧油压室(上室)连接的第2油压回路,在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时,通过第2油压回路的先导驱动式止回阀阻止来自油压缸的上室的工作油的流出,并通过第1油压回路对油压缸的下室供给压油,对缓冲衬垫进行预加压。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JP特开2017

113786号公报
[0007]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模具缓冲装置中,在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时,由于在阻止油压缸的上室的工作油的流出的状态对油压缸的下室供给压油,对缓冲衬垫进行预加压,因此油压缸的上室的工作油被压缩,缓冲衬垫稍微上升。例如在最大模具缓冲力2000kN的模具缓冲装置中,通过400kN(最大模具缓冲力的20%)的预加压,缓冲衬垫根据缸上室与下室的截面积比而上升9mm上升,作为缓冲衬垫的上升量变大的条件,不是能容许的级别。
[0008]具体地,由于以下的状况(1)以及(2)等而不再是“能容许的级别”。
[0009](1)伴随缓冲衬垫的上升,压边圈(blank holder)的上表面(位置)比下模具(冲头)的上表面(位置)相对变高,在搭载的坯料(材料)产生挠曲,给加工精度带来影响。
[0010](2)由于(1)的压边圈的上升,若在该上升的位置从压制机外供给坯料(材料),还需要修正输送机的轨道。
[0011]此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模具缓冲装置还有压制的每循环的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偏差(不稳定)的问题。
[0012]进而,作为由“压缩所引起的上升”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那样,能举出:由于油压缸120的杆侧油压室120b内的工作油压缩,缓冲衬垫110上升上升量x,因此若缓冲衬垫110不下降该x的量,缸上室的压力就不会降低到容纳压力PR0(与后述的本申请专利技术系统压力对应的压力)级别。如此地,若不降低到容纳压力PR0级别,则关于本来成为缓冲力的上方向力,就会抵消掉下方向的力的量,其结果,有不能在碰撞后立即达到目标的模具缓冲力的问题。
[0013]为了解决上述的预加压所引起的模具缓冲待机位置的上升,考虑如下控制方法:在通过位置控制使缓冲衬垫上升的中途封闭油压缸的上室来使压力上升,通过进行控制,
以使得最终上升的压力值成为预加压的压力指令,由此缓冲衬垫不会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上升。
[0014]在该情况下,压制的每循环的预加压存在偏差这样的问题。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处的预加压的偏差(碰撞时的负荷的差异)与产品品质的稳定性有较大关联。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事情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在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时能对缓冲衬垫良好地进行预加压的模具缓冲装置。
[001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模具缓冲装置特征在于,具备:第1液压缸,其支承缓冲衬垫,在冲压机械的滑台的下降时使所述缓冲衬垫产生模具缓冲力;第1液压回路,其驱动所述第1液压缸;第1压力指令器,其输出表示与所述模具缓冲力对应的模具缓冲压力的第1压力指令;第1压力检测器,其检测对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施加的压力;第1控制器,其基于所述第1压力指令和由所述第1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控制所述第1液压回路,以使得对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施加的压力成为与所述第1压力指令对应的压力;第2液压缸,其支承所述缓冲衬垫,使所述缓冲衬垫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2液压回路,其驱动所述第2液压缸;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器,其输出表示所述缓冲衬垫的位置的模具缓冲位置指令;模具缓冲位置检测器,其检测所述缓冲衬垫的位置;和第2控制器,其基于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和由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检测器检测的缓冲衬垫的位置对所述第2液压回路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缓冲衬垫的位置成为与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对应的位置,所述第1压力指令器在压制成型前输出使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预加压成预先设定的压力的第2压力指令,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器在压制成型前输出使所述缓冲衬垫在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待机的第1模具缓冲位置指令,所述第1控制器基于所述第2压力指令和由所述第1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来控制所述第1液压回路,使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预加压成与所述第2压力指令对应的压力,所述第2控制器基于所述第1模具缓冲位置指令来控制所述第2液压回路,使所述缓冲衬垫在所述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待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在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且冲压机械的滑台和缓冲衬垫分离的状态下对缓冲衬垫进行预加压的情况下,对第1液压缸进行压力控制,以使得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被预加压成预先设定的压力,并且对第2液压缸进行位置控制,以使得所述缓冲衬垫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由于即使为了进行预加压对第1液压缸的下室供给所期望的压液,所述缓冲衬垫也被位置控制在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因此缓冲衬垫不会上升。由此,能使缓冲衬垫精度良好地位于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同时能将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处的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精度良好地预加压成所期望的压力,能从碰撞的瞬间起用成型上所需的压力开始成型。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模具缓冲装置中,同时进行由所述第1控制器以及所述第1液压回路实施的所述第1液压缸的压力控制和由所述所述第2控制器以及所述第2液压回路实施的所述第2液压缸的位置控制。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模具缓冲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1液压回路由如下要素构成:与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连接的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1液压缸的上室和对第1系统压力的工作液进行蓄压的第1蓄压器的系统压力管线;连接到所述模
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第1液压泵/马达;和与所述第1液压泵/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第1伺服马达,所述第1控制器基于所述第1压力指令或所述第2压力指令和由所述第1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来控制所述第1伺服马达的转矩。能通过对第1伺服马达进行转矩控制,来对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响应性良好地进行压力控制。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模具缓冲装置中,所述第1液压回路是包含如下要素的液压闭回路:与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连接的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连接对第1系统压力的工作液进行蓄压的第1蓄压器的系统压力管线;A端口与所述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连接且B端口与所述系统压力管线连接的先导驱动式的逻辑阀;将所述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流路开闭的第1电磁阀;产生作用于所述逻辑阀的先导端口的先导压力的压力产生器;和将所述压力产生器与所述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液压缸,其支承缓冲衬垫,在冲压机械的滑台的下降时使所述缓冲衬垫产生模具缓冲力;第1液压回路,其驱动所述第1液压缸;第1压力指令器,其输出表示与所述模具缓冲力对应的模具缓冲压力的第1压力指令;第1压力检测器,其检测对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施加的压力;第1控制器,其基于所述第1压力指令和由所述第1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控制所述第1液压回路,以使得对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施加的压力成为与所述第1压力指令对应的压力;第2液压缸,其支承所述缓冲衬垫,使所述缓冲衬垫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第2液压回路,其驱动所述第2液压缸;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器,其输出表示所述缓冲衬垫的位置的模具缓冲位置指令;模具缓冲位置检测器,其检测所述缓冲衬垫的位置;和第2控制器,其基于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和由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检测器检测的缓冲衬垫的位置对所述第2液压回路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缓冲衬垫的位置成为与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对应的位置,所述第1压力指令器在压制成型前输出使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预加压成预先设定的压力的第2压力指令,所述模具缓冲位置指令器在压制成型前输出使所述缓冲衬垫在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待机的第1模具缓冲位置指令,所述第1控制器基于所述第2压力指令和由所述第1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来控制所述第1液压回路,使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预加压成与所述第2压力指令对应的压力,所述第2控制器基于所述第1模具缓冲位置指令来控制所述第2液压回路,使所述缓冲衬垫在所述模具缓冲待机位置待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同时进行由所述第1控制器以及所述第1液压回路实施的所述第1液压缸的压力控制、和由所述所述第2控制器以及所述第2液压回路实施的所述第2液压缸的位置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液压回路由如下要素构成:与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连接的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分别连接了所述第1液压缸的上室和对第1系统压力的工作液进行蓄压的第1蓄压器的系统压力管线;连接到所述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第1液压泵/马达;和与所述第1液压泵/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第1伺服马达,所述第1控制器基于所述第1压力指令或所述第2压力指令和由所述第1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来控制所述第1伺服马达的转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液压回路是包含如下要素的液压闭回路:与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连接的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连接了对第1系统压力的工作液进行蓄压的第1蓄压器的系统压力管线;A端口与所述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连接且B端口与所述系统压力管线连接的先导驱动式的逻辑阀;将所述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与所述系统压力管线之间的流路开闭的第1电
磁阀;产生作用于所述逻辑阀的先导端口的先导压力的压力产生器;和将所述压力产生器与所述模具缓冲压力产生管线连接的第1液压管线,所述第1控制器基于所述第1压力指令或所述第2压力指令和由所述第1压力检测器检测的压力来控制所述先导压力,将所述逻辑阀的所述A端口侧的压力即所述第1液压缸的下室的压力控制成与所述第1压力指令或所述第2压力指令对应的压力。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液压管线配设节流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液压回路具有:将所述第1液压缸的上室和所述系统压力管线连接的第2液压管线。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液压回路具有:使所述第1系统压力或所述先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忠博
申请(专利权)人:会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