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47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底面、装置侧面、装置中间部分和装置头部,为未封闭的旋转体。装置底面包括间隙错开的支撑凸台和水平吸收面,浮液处理装置下移时支撑凸台与电芯槽位内壁水平面接触;水平吸收面为多孔结构,且置于电芯槽位内壁水平面上方。装置侧面是薄壁多孔结构,为吸收钢壳槽位内壁垂直面上的电解液提供负压通道。装置中间部分为镂空圆柱体,提供正极耳放置空间,防止正极耳接触损伤。装置头部将装置底面、装置侧面和装置中间部分连接,形成半封闭的真空吸收通道,并与外部管道连接后作为负压入口给装置提供处理电解液浮液的负压。压。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圆柱电芯注液后,钢壳槽位内壁残留的电解液未渗到卷芯内部,在合盖帽阶段,盖帽与钢壳内壁会紧密挤压接触,在挤压过程中槽位区域电解液会有部分被挤压至钢壳顶部及盖帽表面,该部分电解液在电芯封口过程中会转移至封口机封口模内部形成电解液结晶物,导致封口过程中电芯头部产生磨损,残留在钢壳头部的电解液结晶物随着时间推移,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氟酸,磷酸及磷酸盐,这些化学物质在电芯存储过程中会加剧电芯头部生锈。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设备封头保养或通过静置的方法使残留的电解液挥发,上述方案存在如下问题:封头寿命短,静置过程中电解液挥发量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可解决注液过程中槽位内壁残留电解液对电芯的影响。
[0004]本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案: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底面、装置侧面、装置中间部分和装置头部,所述装置底面包括支撑凸台和水平吸收面,当装置下压过程中钢壳槽位用于支撑槽位浮液处理装置;所述水平吸收面提供负压通道,用于将钢壳槽位水平面上的电解液清洁处理;所述装置侧面包括侧面支撑面和垂直吸收面,所述侧面支撑面为薄壁结构,提供装置负压通道;所述垂直吸收面提供装置与钢壳槽位负压通道,用于将钢壳槽位垂直面上的电解液清洁处理;所述装置中间部分包括中间部分支撑面和圆柱体镂空部分,所述中间部分支撑面为薄壁结构,提供装置负压通道;所述圆柱体镂空部分提供卷芯正极耳放置位置;所述装置头部为薄壁结构,为环钢壳槽位圆周方向的通道提供负压入口。
[0005]可选的,使用与装置主体相同的材质制作成半球形的支撑凸台,并圆周阵列为若干个凸台,降低装置底部与钢壳槽位水平面接触面积;所述支撑凸台高度 0.5mm~20mm;所述水平吸收面置于钢壳槽位水平面上方,镂空φ0.5~10mm圆柱体负压通道;所述水平吸收面阵列为若干个圆柱体负压通道,环绕整个装置底部外侧区域。
[0006]可选的,装置侧面包括若干垂直吸收通道,所述装置侧面的薄壁壁厚为 0.1~1mm,所述垂直吸收通道距离装置底部0.1~1mm位置镂空0.3~10mm圆柱体负压通道;所述垂直吸收通道环绕分布于整个侧面靠底部区域。
[0007]可选的,装置中间部分包括中间部分支撑面和圆柱体镂空部分;所述中间部分支撑面薄壁壁厚为0.1~1mm,所述圆柱体镂空部分直径φ0.3~25mm,高度大于10mm;镂空部分与钢壳连通提供正极耳存放空间。
[0008]可选的,该装置为薄壁结构。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与钢壳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的侧面立体示意图;
[001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的底面立体示意图;
[0012]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底面支撑凸台与钢壳槽位接触面剖面示意图;
[0013]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中间部分剖面示意图。
[0014]1‑
装置底面;2

支撑凸台;3

装置侧面;4

垂直吸收面;5

装置中间部分;6
‑ꢀ
水平吸收面;7

正极耳;8

装置头部;9

钢壳;10

钢壳槽位;11

圆柱体镂空部分; 12

中间部分支撑面;13

吸收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7]参照图1

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18]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底面1、装置侧面3、装置中间部分5和装置头部8,所述装置底面1包括支撑凸台2和水平吸收面6,当装置下压过程中钢壳槽位10用于支撑槽位浮液处理装置;所述水平吸收面6 提供负压通道,用于将钢壳槽位10水平面上的电解液清洁处理;所述装置侧面3 包括侧面支撑面和垂直吸收面4,所述侧面支撑面为薄壁结构,提供装置负压通道;所述垂直吸收面4提供装置与钢壳槽位10负压通道,用于将钢壳槽位10垂直面上的电解液清洁处理;所述装置中间部分5包括中间部分支撑面和圆柱体镂空部分,所述中间部分支撑面为薄壁结构,提供装置负压通道;所述圆柱体镂空部分提供卷芯正极耳7放置位置;所述装置头部8为薄壁结构,为环钢壳槽位10 圆周方向的通道提供负压入口。
[0019]在以上实施例中,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是一个薄壁整体结构,包括装置底面、装置侧面,装置中间部分和装置头部;所述的装置底面吸收处理槽位水平位置残留电解液;所述装置侧面用于吸收处理槽位垂直方向残留电解液;所述装置中间部分为镂空结构,提供正极耳存放空间;所述装置头部作用是调整负压吸收入口大小。
[0020]具体的,使用与装置主体相同的材质制作成半球形的支撑凸台2,并圆周阵列为若干个凸台,降低装置底部与钢壳槽位10水平面接触面积;所述支撑凸台2 高度0.5mm~20mm;所述水平吸收面6置于钢壳槽位10水平面上方,镂空φ 0.5~10mm圆柱体负压通道;所述水平吸收面6阵列为若干个圆柱体负压通道,环绕整个装置底部外侧区域。
[0021]所述装置底面1为薄壁结构,装置底面1外侧绕圆周方向分布若干支撑凸台 2,在所述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与电芯槽位接触时,由支撑凸台2 与钢壳槽位10水平面接触,形成装置底面1和槽位水平面缝隙;所述装置底面1 分布若干圆柱体负压通
道,降低负压出口面积来提高负压风速。
[0022]具体的,装置侧面3包括若干垂直吸收通道,所述装置侧面3的薄壁壁厚为 0.1~1mm,所述垂直吸收通道距离装置底部0.1~1mm位置镂空0.3~10mm圆柱体负压通道;所述垂直吸收通道环绕分布于整个侧面靠底部区域。
[0023]所述装置侧面3为小于钢壳内径的薄壁圆柱体,并由若干圆柱体负压通道组成,降低负压出口面积来提高负压风速。
[0024]具体的,装置中间部分5包括中间部分支撑面12和圆柱体镂空部分11;所述中间部分支撑面12薄壁壁厚为0.1~1mm,所述圆柱体镂空部分直径φ 0.3~25mm,高度大于10mm;镂空部分与钢壳9连通提供正极耳7存放空间。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底面、装置侧面、装置中间部分和装置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面包括支撑凸台和水平吸收面,当装置下压过程中钢壳槽位用于支撑槽位浮液处理装置;所述水平吸收面提供负压通道,用于将钢壳槽位水平面上的电解液清洁处理;所述装置侧面包括侧面支撑面和垂直吸收面,所述侧面支撑面为薄壁结构,提供装置负压通道;所述垂直吸收面提供装置与钢壳槽位负压通道,用于将钢壳槽位垂直面上的电解液清洁处理;所述装置中间部分包括中间部分支撑面和圆柱体镂空部分,所述中间部分支撑面为薄壁结构,提供装置负压通道;所述圆柱体镂空部分提供卷芯正极耳放置位置;所述装置头部为薄壁结构,为环钢壳槽位圆周方向的通道提供负压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槽位浮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与装置主体相同的材质制作成半球形的支撑凸台,并圆周阵列为若干个凸台,降低装置底部与钢壳槽位水平面接触面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留群万里鹏陈珠惠孙世敏朱梦雨黄章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