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模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19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模拟器,包括直流-直流变换电路、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所述直流-直流变换电路包括由同步驱动信号驱动的三个场效应管Q1、Q2、Q3等,所述三个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接,源极与二极管D1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端与二极管D2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端与二极管D3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端连接滤波电路,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一端且和场效应管Q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输出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高功率且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樹以器。
技术介绍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二十一tt纪世界经济;^艮中最具决定性 影响的五项
之一,充M发利用太阳能是世M国itt可持续^a 的能源决策。目前太阳能利用有3种主要形式,即光热利用,光化学转换和太阳能电 池发电利用。由于电能源的多冲ff匕应用,因而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使威了大家 最为关注的一项重^^支术。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则成为光伏技术中最活跃,成 就也最大的一个重要分支。太阳能主要可分为硅太阳电池和化合物半导体太 阳能电池。硅太阳能电池分单晶珪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由于各个厂家的同 一系列太阳育^反品质Wt等均不大相同,而且目前国内的太阳能电池板才勤以 器都是小功率的(100W 500W左右),系统又有局限性(系统不能随时更改 太阳能电池的l^t、搭配及天气情况),因而缺乏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AiL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高功率的、 实用性强的太阳能电池板才勤以器。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模拟器,包括直流一直 流变换电路、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所述直流一直流变 换电路与滤波电路电连接,孩i^b理器控制电路与直流一 直流变换电路电连接, 且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对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进行控制,其改进点在于所述 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包括电容C2、 C3和二极管D1、 D2、 D3以及由同步驱 动信号驱动的三个场效应管Q1、 Q2、 Q3;所述场效应管Q1、 Q2、 Q3的漏 树目连接,而源极均与^^^及管D1的负端连接,4管D1的正端与^^f及管 D2的负端连接,J^l管D2的正端与^f及管D3的负端连接,^fel管D3的 正端连接滤波电路,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l的一端且和场效应管 Q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欧管D2的负端,电容C3的一端 连接^l管D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 连接采样电路,采样电路的输出连^^狄理器控制电路。还可具有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保险丝S1、压敏电阻R1和电容C1,保险丝Sl的一端接电源输入正端,另一端接压壽丈电阻Rl的一端再接电容 Cl的正端,压敏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负端后接至直流一直流变换 电路的输入端且接至电源输入负端。Sl为保险丝,用来实现输入电流保护功 能,电阻R1是压敏电阻,用来实现输入电压it^硬件保护,电容C1起到滤 波作用。本技术在现有的模拟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并联功率管Ql、 Q2和Q3,来加大功率输出,并通过由电容C2、 C3、 ^ L管D1、 D2和D3 以及电感L2构成的电路来保证高功率运行,在3KW以下正常运行,更通过 微处理器控制电路来做^^t匹配,并且可以实时在线修改电池板M及排列 数目,做出高功率太阳能模拟器,为中小功率太阳能用电设备,提供了十分 真实的测试环境,为开发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提高了其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 2, —种太阳能电池板模拟器,包括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2、 滤波电路3、采样电路4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所述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2 与滤波电路3电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与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2电连接, 且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对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2进行控制,所述直流一直流 变换电路2包括电容C2、 C3和^^4及管D1、 D2、 D3以及由同步驱动信号驱 动的三个场效应管Qi、 Q2、 Q3;所述场效应管Q1、 Q2、 Q3的漏fe^目连接, 而源才及均与^f及管Dl的负端连接,_^^及管Dl的正端与^^^及管D2的负端连 接,"^f及管D2的正端与4管D3的负端连接,^ri^及管D3的正端连接滤波 电路3,电容C2的一端连^^场效应管Ql的一端且和场效应管Q2的一端连 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及管D2的负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4管 D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路3;滤波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采 才羊电路4,杀^羊电路4的丰餘出遵j^^^:理器控制电路5。所述滤波电路3包括电感L1、 L2和电容C4以及^^f及管D4;所述电感 Ll的一端与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2中的二极管Dl的负端连接,电感Ll的 另 一端连接电容C4的正端,电容C4的负端与二4及管D4的正端连接后再接 采样电路4,电感L2的一端接电感Ll的一端,电感L2的另一端接^^4 l管 D4的负端,4管D4的正端连接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2中的二极管D3的 正端连接。由电容C2、 C3、 二极管D1、 D2和D3以及电感L2构成的吸收 电路用来在大功率情况下,实现软开关,达到吸收电流尖峰,电感L1和二极管D4,实现电流续流。所述采样电路4可以使用多种形式,本实施例使用的为分压采样电路, 分压采样电路由至少两个电阻组成,本实施例为串联的电阻R2和R3。还具有保护电路6,保护电路6包括保险丝Sl、压敏电阻R1和电容Cl, 保险丝Sl的一端接电源输入正端,另一端接压敏电阻Rl的一端再接电容 Cl的正端,压敏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负端后接至直流一直流变换 电路2的输入端且接至电源输入负端。所输入的电源为直流电源。所述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所使用的芯片为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 理器有多种型号,本实施例使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为市面上购得的 TMS320LF2407A。如图2所示,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先接上直流电源输入1,由夕卜接 电子计算机7输入相应太阳能电池板的特性曲线图,然后循环扫描数字信号 处理器(TMS320LF2407A)的串口通信,由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0LF2407A)实现对负载的采样,并判断当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工 作在哪个工作区,再反馈回夕卜接电子计算机处理,并得到相应的模拟情况下的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情况,实现实时的控制模拟器的输出情况,并在夕卜接 电子计算机上显示当前的状态和前一状况的状态。当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LF2407A)接受到下一状态的数据后,通 过采样判断当前的状态,得到PI调节的下一状态,然后输出3 5^相同的驱动 信号来驱动3个并列的场效应管Q1、 Q2和Q3,经过滤波电路3,和由电容 C2、 C3、 二极管D1、 D2和D3以及电感L2构成的电路配合,来实现直流 电压的可调节性,达到预想的实时太阳能电池板的才勤以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模拟器,包括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滤波电路(3)、采样电路(4)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所述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与滤波电路(3)电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与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电连接,且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对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包括电容C2、C3和二极管D1、D2、D3以及由同步驱动信号驱动的三个场效应管Q1、Q2、Q3;所述场效应管Q1、Q2、Q3的漏极相连接,而源极均与二极管D1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端与二极管D2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端与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模拟器,包括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滤波电路(3)、采样电路(4)和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所述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与滤波电路(3)电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与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电连接,且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对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变换电路(2)包括电容C2、C3和二极管D1、D2、D3以及由同步驱动信号驱动的三个场效应管Q1、Q2、Q3;所述场效应管Q1、Q2、Q3的漏极相连接,而源极均与二极管D1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端与二极管D2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端与二极管D3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3的正端连接滤波电路(3),电容C2的一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一端且和场效应管Q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负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滤波电路(3);滤波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采样电路(4),采样电路(4)的输出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力王熙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津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