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191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浪涌滤波电路、变换电路和整流单元,所述浪涌滤波电路与启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启动电路和变换电路均受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启动电路中的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浪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2的正端与整流单元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后连接至浪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控制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启动电路功耗较小,辅助电源的效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 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特性,要求太阳能逆变器输入电压范围要广,而逆变器辅助电源是太阳能逆变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给^N空制电膝洪电, 从而使太阳能逆变器正常工作,所以就要求太阳能逆变器辅助电源中的工作电压更宽。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it到在工作电压范围的低电压时, 辅助电源不能启动,或虽然辅助电源能启动,但达不到设计的宽输入电压范 围内辅助电源正常工作的凌^求。同时由于辅助电源需要工作在丰文宽的电压范 围,过去设计的启动电路通常由一个功率电阻组成,普遍存在启动电路功耗 严重,导致辅助电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A;L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启动电^^拔小, 辅助电源效率高的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实现上述目的的4支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 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浪涌滤波电路、变换电路和整流单元,所述浪涌滤 波电路与启动电路电连接,所述启动电路和变换电路均受控制单元控制,其 改进点在于所述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2、 R4、 R5和二极管D2以及三极管 Ql和Q2,所ii^极管Ql的集电才及通过电阻R4与浪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 接,三极管Ql的;i4 l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 一端与 管D2的负端电连4妻,1管D2的正端与整流单元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 极接地,三极管Q2的差jf及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而三极管Q2的集电 极通过电阻R2后连接至浪涌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至控 制单元。为了对三极管Ql起到緩沖作用,保护三极管Ql,所述启动电路还包括 电阻R6和电容C3,电阻R6与电容C3并联,该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至二极 管D2的负端且另 一端接地。为了防止三极管Q2突然关断时反向恢复电《u^三极管Q2的冲击,所述 启动电路还包括^^f及管D3, 二欧管D3的正端与三才及管Q2的发射极连接, ^f及管D3的负端接至控制单元。本技术的优点是在较低的太阳能输入电压时,辅助电源就能正常的 启动,并能在设计的宽太阳能电池输入电压全程范围内正常工作,启动电路 功耜4交小,辅助电源的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l吏用才匡图; 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使用电路图; 图3本技术的第二种使用电路图; 图4本技术的第三种使用电路图; 图5本技术的第四种使用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 2, 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包括依次 电连接的浪涌滤波电路2、变换电路3和整流单元4,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 与启动电路6电连接,所述启动电路6和变换电路3均受控制单元5控制, 所述启动电路6包括电阻R2、 R4、 R5和^n^L管D2以n极管Ql和Q2, 所ii^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三 极管Ql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4及管D2的 负端电连接,^ l管D2的正端与整^^元4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Q2的基玟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而三极管Q2的集电招j逸过电 阻R2后连接至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至控制单元 5。所迷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为热敏电阻R1、电容C1和C2的并联电路。所述变换电路3包括电阻R7、电容C6、 4管D1、变压器V1和开关 管Q3,所述电阻R7和电容C6并:^再与J^L管D1的负端连接,且连接 至变压器V1的输入端,变压器V1的输入端还与开关管Q3电连接,且开关 管Q3由控制单元5控制其工作,变压器VI的输出端连接整流单元4。所述整流单元4包括二极管D5。所述控制单元5包括脉宽调制芯片、芯片外围电路以;sjt围供电电路, 所必卜围供电电路包括二极管D4、电容C4和电容C5,电容C4的一端接地, 另一端4妄4管D4的负端,电容C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及管D4的正 端。脉宽调制芯片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有很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脉宽调 制芯片为市面上可购得的UC3842,其芯片外围电路为由脉宽调制芯片生产 厂家提供的常规电路。参照图3, —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包括依次电 连接的浪涌滤波电路2、变换电路3和整流单元4,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与启动电路6电连接,所述启动电路6和变换电路3均受控制单元5控制,所述 启动电路6包括电阻R2、 R4、 R5和R6,电容C3, Ji^l管D2和D3以K 极管Ql和Q2,所t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浪涌滤波电路2的 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l的l^l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4妻,电阻R5的另一 端与二极管D2的负端电连接,4管D2的正端与整流单元4连接,所述电 阻R6与电容C3并联,该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至4管D2的负端且另 一端 接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的基才及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 连接,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连接至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 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3的正端连接,4管D3的负端接至控制单 元5。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为热敏电阻R1、电容C1和C2的并联电路。 所述变换电路3包括电阻R7、电容C6、 4管D1、变压器V1和开关 管Q3,所述电阻R7和电容C6并g再与4管Dl的负端连接,且连接 至变压器V1的输入端,变压器V1的输入端还与开关管Q3电连接,且开关 管Q3由控制单元5控制其工作,变压器VI的输出端连接整流单元4。 所述整流单元4包括^^f及管D5。所述控制单元5包括脉宽调制芯片、芯片外围电路以W卜围供电电路, 所必卜围供电电路包括二欧管D4、电容C4和电容C5,电容C4的一端接地, 另一端接ji^及管D4的负端,电容C5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 L管D4的正 端。脉宽调制芯片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有很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脉宽调 制芯片为市面上可购得的为UC3842,其芯片外围电路为由脉宽调制芯片生 产厂家提供的常^见电路。参照图4, 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包括依次电 连接的浪涌滤波电路2、变换电路3和整流单元4,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与启 动电路6电连接,所述启动电路6和变换电路3均受控制单元5控制,所述 启动电路6包4舌电阻R2、 R4、 R5, ^^及管D2和D3以;S^极管Ql和Q2, 所t极管Ql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三 极管Q1的基fel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4管D2的 负端电连接,^f及管D2的正端与整流单元4连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 三极管Q2的的差^极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连接,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 电阻R2后连接至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4管 D3的正端连接,二极管D3的负端接至控制单元5。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的 输入端连接到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为热敏电阻R1、电容C1和C2的并联电路。所述变换电路3包括电阻R7、电容C6、 二极管D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辅助电源启动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浪涌滤波电路(2)、变换电路(3)和整流单元(4),所述浪涌滤波电路(2)与启动电路(6)电连接,所述启动电路(6)和变换电路(3)均受控制单元(5)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电路(6)包括电阻R2、R4、R5和二极管D2以及三极管Q1和Q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负端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端与整流单元(4)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后连接至浪涌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至控制单元(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贡力韩雅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津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