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7123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涉及模具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安装有吸气罩,且吸气罩外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吸气罩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吸气孔,且吸气罩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器,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令旋转筒不断旋转,导致出风口的位置不断移动,使其能够向干燥箱内部各个位置均匀送风,保证能够完全对干燥箱内部的塑料进行干燥,同时送气管内部的热量会对干燥箱的外壁进行加热,提高干燥箱的温度,同时保温填充物对其进行保温,减小温度散失。减小温度散失。减小温度散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余热回收
,具体为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管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材料,其在制作时是将塑料借助模具进行挤出成型,模具表面的温度能够达到200℃左右,如果不对其进行收集,这些热量会自然散发入空气中,从而造成能量的损失,加大了生产的消耗,因此人们开始使用余热回收装置对这一部分余热进行利用,并将其用于对塑料的干燥。
[0003]但是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其吸附热量的角度较为单一,吸附的热量不充分,仍然有大量的热量自然损失,同时这一部分热量进行干燥的效果也较差,回收的热量利用率较低,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高效地回收利用热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输入端安装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一端安装有吸气罩,且吸气罩外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吸气罩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吸气孔,且吸气罩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器;
[0006]所述底座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外壳,且外壳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干燥箱,所述外壳内部的干燥箱外侧填充有保温填充物,且干燥箱顶端的内部贯穿有排气管,所述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送风结构;
[0007]所述送风结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均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干燥箱内部的一端,且两个安装环一侧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挡板,所述外壳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干燥箱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且旋转筒的一端贯穿至安装环的一侧,所述旋转筒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风口。
[0008]优选的,所述干燥箱的外壁缠绕有送气管,且送气管的一端与气泵的输出端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送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旋转筒的内部,且送气管与旋转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出风口每组设置有七个,且出风口在旋转筒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挡板的截面形状呈类圆环形,且挡板和安装环的内外径均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吸气孔每组共设置有八个,且吸气孔在吸气罩的内壁呈等角度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器包括导杆、限位板、固定板和旋转杆,所述固定板均安装于吸气罩一端的前后两端,且固定板的内部均贯穿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安
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杆,且导杆的一端均贯穿至固定板的一端。
[0014]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固定板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设置有送风结构,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得旋转筒进行旋转,由于挡板堵住了旋转筒顶部的出风口,因此热风只能够从旋转筒底部的出风口中吹送出,随着旋转筒的转动,出风口的位置不断移动,能够向干燥箱内部均匀送风,保证能够完全对干燥箱内部的塑料进行干燥,同时送气管内部的热量会对干燥箱的外壁进行加热,提高干燥箱的温度,同时保温填充物对其进行保温,减小温度散失。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筒和安装环截面组合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吸气罩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限位器;101、导杆;102、限位板;103、固定板;104、旋转杆;2、吸气罩;3、伸缩管;4、底座;5、气泵;6、送气管;7、干燥箱;8、外壳;9、保温填充物;10、旋转筒;11、驱动电机;12、排气管;13、出风口;14、挡板;15、安装环;16、吸气孔;17、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请参阅图1

5,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 4,底座4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5,且气泵5的输入端安装有伸缩管3,伸缩管3的一端安装有吸气罩2,且吸气罩2外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7,吸气罩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吸气孔16,且吸气罩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器1;
[0025]底座4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外壳8,且外壳8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干燥箱7,外壳8内部的干燥箱7外侧填充有保温填充物9,且干燥箱7顶端的内部贯穿有排气管12,干燥箱7的内部设置有送风结构;
[0026]送风结构包括安装环15,安装环15均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干燥箱7内部的一端,且两个安装环15一侧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挡板14,外壳8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干燥箱7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 10,且旋转筒10的一端贯穿至安装环15的一侧,旋转筒10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3;
[0027]干燥箱7的外壁缠绕有送气管6,且送气管6的一端与气泵5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8]送气管6的一端延伸至旋转筒10的内部,且送气管6与旋转筒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转动连接;
[0029]出风口13每组设置有七个,且出风口13在旋转筒10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
[0030]挡板14的截面形状呈类圆环形,且挡板14和安装环15的内外径均相同;
[0031]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1,使得旋转筒 10进行旋转,由于挡板14堵住了旋转筒10顶部的出风口13,因此热风只能够从旋转筒10底部的出风口13中吹送出,随着旋转筒10的转动,出风口13 的位置不断移动,能够向干燥箱7内部均匀送风,保证能够完全对干燥箱7 内部的塑料进行干燥,最后气体会从排气管12排出;
[0032]限位器1包括导杆101、限位板102、固定板103和旋转杆104,固定板 103均安装于吸气罩2一端的前后两端,且固定板103的内部均贯穿有旋转杆 104,旋转杆104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安装有限位板102,限位板102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导杆101,且导杆101的一端均贯穿至固定板103的一端;
[0033]旋转杆104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固定板103的内壁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内螺纹;
[0034]吸气孔16每组共设置有八个,且吸气孔16在吸气罩2的内壁呈等角度分布;
[0035]具体的,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气泵(5),且气泵(5)的输入端安装有伸缩管(3),所述伸缩管(3)的一端安装有吸气罩(2),且吸气罩(2)外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7),所述吸气罩(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吸气孔(16),且吸气罩(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器(1);所述底座(4)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外壳(8),且外壳(8)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干燥箱(7),所述外壳(8)内部的干燥箱(7)外侧填充有保温填充物(9),且干燥箱(7)顶端的内部贯穿有排气管(12),所述干燥箱(7)的内部设置有送风结构;所述送风结构包括安装环(15),所述安装环(15)均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干燥箱(7)内部的一端,且两个安装环(15)一侧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挡板(14),所述外壳(8)一侧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干燥箱(7)的内部安装有旋转筒(10),且旋转筒(10)的一端贯穿至安装环(15)的一侧,所述旋转筒(10)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7)的外壁缠绕有送气管(6),且送气管(6)的一端与气泵(5)的输出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挤出模具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友军何浩柯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鸿达塑料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