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折叠辊及应用其的纸张折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02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折叠辊,包括折叠辊本体和气阀结构,折叠辊本体内设有折纸吸气通道和切纸吸气通道;气阀结构包括第一配气机构和第二配气机构,第一配气机构包括第一配气头和第一气阀,第二配气机构包括第二配气头和第二气阀,第一配气头内设有与第一气阀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与切纸吸气通道相连通,第二配气头内设有与第二气阀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与折纸吸气通道相连通;第一配气头表面开设有第三连接通道,第二配气头表面开设有第四连接通道;第四连接通道为长条形或者长圆形且沿第二配气头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15mm。本折叠辊的配合度高、密封性能好,抽气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折叠辊及应用其的纸张折叠机


[0001]本技术涉及纸张加工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式折叠辊及应用其的纸张折叠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用纸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抽纸的需求,软抽纸、盒抽纸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对于纸业生产厂商,折纸设备的需求量便随之加大。现有折纸设备都是先在原纸上形成一个折痕,再对纸张进行折叠,而折痕的产生,通常都是设置折纸槽,并使折纸槽内产生真空,将纸张吸附在折纸槽内,来形成折痕,如图1所示,目前的折纸设备一般都是分别在折叠辊的两端设置一个气环,其中左边的气环针对折叠辊中相隔的三个气通道、右边的气环针对折叠辊中相隔的另外三个气通道分别实施抽风,以达到对折叠辊上设置的吸气孔进行吸气的目的,更具体的说,就是气环只能从折叠辊的一端吸气,存在着吸气量不足、无法满足大机型(因折叠辊增长)吸气量增加的需要、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不足。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的操作是将所有的气通道都贯穿折叠辊,然后两端对称设置一气阀结构同时对气通道进行抽气,如此一来,不仅可以缩短吸住纸巾的时间、加快吸纸速度,避免因吸气不均而产生纸巾折角现象,而且,这种两端同时吸气的方法,和现有的单向吸气的方法相比,大大降低了功耗。现有的折叠辊的气阀结构主要采用如专利号为201721024991.2、201010187826.5、201110275634.4这几种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然而各自存在缺陷。
[0004]如专利号为201922181929X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其公开了一种折叠辊及应用其的纸张折叠机,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带有新的气阀结构的折叠辊,在同一气室开设有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两种出气通道,其中一连接通道与折纸吸气通道连通,另一连接通道与切纸吸气通道,且将气室的一端面设置成斜面,使得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的出气端位于气室的不同位置,进而实现独立控制功能。该专利的气阀结构不仅可以与传统的气阀结构一样实现在折叠辊两端同时吸气的功能,而且能够独立对折纸吸气通道和切纸吸气通道两种不同的吸气通道进行控制;最重要地是整个气阀结构只需设置在折叠辊的两端面,结构简单、体积小。
[0005]然而,上述折叠辊的气阀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气室的一端面为斜面,装配不方便且气密性较差;(2)气室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要买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宽度过大,切换时阀体覆盖这些连接通道所需要的时间太长,导致响应时间过长,影响抽真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折叠辊,以及一种应用该新式折叠辊的纸张折叠机,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式折叠辊,包括折叠辊本体以及安装于折叠辊本体两端部的气阀结构,折叠辊本体内设有吸气通道且辊表面设有与吸气通道连通的吸气孔,吸气通道包括多条折纸吸气通道和多条切纸吸气通道,折纸吸气通道和切纸吸气通道在折叠辊本体内间隔排列且数量相同,气阀结构包括第一配气机构和第二配气机构,第一配气机构与切纸吸气通道相配合,用于将切纸吸气通道抽吸成真空状态,第二配气机构与折纸吸气通道相配合,用于将折纸吸气通道抽吸成真空状态;
[0008]第一配气机构包括第一配气头和第一气阀,第二配气机构包括第二配气头和第二气阀,第一配气头和第二配气头均套装于折叠辊且第二配气头位于所述第一配气头的外侧,第一配气头内设有与第一气阀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与切纸吸气通道相连通,第二配气头内设有与第二气阀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与折纸吸气通道相连通;
[0009]第一配气头表面开设有与第一连接通道相连通的第三连接通道,第二配气头表面开设有与第二连接通道相连通的第四连接通道;
[0010]第四连接通道为长条形或者长圆形且沿第二配气头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15mm。
[0011]由此,本技术的新式折叠辊设置有全新的气阀结构,该气阀结构设置第一配气机构和第二配气机构两个配气结构,其中第一配气机构与切纸吸气通道连通,第二配气机构与折纸吸气通道连通,将折纸的吸气控制和切纸的吸气控制分开操作,进而实现独立控制功能;整个气阀结构只需设置在折叠辊的两端面,结构简单、体积小;
[0012]最重要地是,第四连接通道为长条形或者长圆形且宽度远小于市面上其他类型的配气结构上的气嘴或者连接气道的宽度,切换时第二气阀覆盖该第四连接通道所需要的时间短,响应速度快,进而可大幅提高抽真空效率;由于第二配气头位于第一配气头的外侧,此种设置方式可实现与第一配气头的同步抽气,便于提高后续两折叠辊配合使用时的配合度。
[0013]综上,本技术的新式折叠辊采用不同的配气机构进行抽气,可避免串气,同时第一配气头、第二配气头两者的配合度高,密封性能好,抽气响应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气阀内开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能够与第一配气头共同形成密闭的第一气室且至多能够将其中一个第三连接通道封闭;第二气阀内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能够与第二配气头共同形成密闭的第二气室且至多能够将其中一个第四连接通道封闭。由此,可保证每次只对一条折纸吸气通道或者切纸吸气通道进行抽气,便于跟随折叠辊的转动快速切换,对不同的吸气通道进行抽气。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配气机构还包括第一接头,第一接头的一端与第一气室相连通,另一端外接抽气设备;第二配气机构还包括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的一端与第二气室相连通,另一端外接抽气设备。由此,设置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能够实现气室与抽气设备之间的连接,保证抽气的顺利进行。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配气头内开设有第五连接通道,第五连接通道为多条,多条第五连接通道间隔分布且将多条第一连接通道分隔开,第五连接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相对应。由此,第五连接通道的设置可实现折纸吸气通道与第二连接通道之间的连通,同时第二配气头只对与第二连接通道相连通的折纸吸气通道进行抽气,有效避免串气;此外,第二
配气头上只开设有第二连接通道,成本低。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配气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座和第一调节件,第一调节座的一端通过第一调节件与第一气阀连接,另一端可安装于外部支撑物;第二配气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座和第二调节件,第二调节座的一端通过第二调节件与第二气阀连接,另一端可安装于外部支撑物。由此,第一调节座和第一调节件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第一气阀相对于第一配气头的位置的微调,第二调节座和第二调节件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第二气阀相对于第二配气头的位置的微调,便于位置校准。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配气头和第二配气头均为圆筒状且两者直径相同,第一配气头和第二配气头的直径小于折叠辊辊面的外径,第一配气头的端面开设有贯穿第一配气头的第一定位孔,第二配气头的端面开设有贯穿第二配气头的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由此,不仅装配方便,而且配合度高,密封性好,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折叠辊,包括折叠辊本体(31)以及安装于所述折叠辊本体(31)两端部的气阀结构(8),所述折叠辊本体(31)内设有吸气通道且辊表面设有与吸气通道连通的吸气孔(310),所述吸气通道包括多条折纸吸气通道(311)和多条切纸吸气通道(312),所述折纸吸气通道(311)和切纸吸气通道(312)在折叠辊本体(31)内间隔排列且数量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阀结构(8)包括第一配气机构(81)和第二配气机构(82),所述第一配气机构(81)与切纸吸气通道(312)相配合,用于将切纸吸气通道(312)抽吸成真空状态,所述第二配气机构(82)与折纸吸气通道(311)相配合,用于将折纸吸气通道(311)抽吸成真空状态;所述第一配气机构(81)包括第一配气头(811)和第一气阀(812),所述第二配气机构(82)包括第二配气头(821)和第二气阀(822),所述第一配气头(811)和第二配气头(821)均套装于折叠辊本体(31)且所述第二配气头(821)位于所述第一配气头(811)的外侧,所述第一配气头(81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气阀(812)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通道(811a),所述第一连接通道(811a)与切纸吸气通道(312)相连通,所述第二配气头(821)内设有与所述第二气阀(822)相配合的第二连接通道(821a),所述第二连接通道(821a)与折纸吸气通道(311)相连通;所述第一配气头(811)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811a)相连通的第三连接通道(811b),所述第二配气头(821)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通道(821a)相连通的第四连接通道(821b);所述第四连接通道(821b)为长条形或者长圆形且沿所述第二配气头(82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通道(821b)的宽度小于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折叠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阀(812)内开设有第一空腔(812a),所述第一空腔(812a)能够与第一配气头(811)共同形成密闭的第一气室且至多能够将其中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通道(811b)封闭;所述第二气阀(822)内开设有第二空腔(822a),所述第二空腔(822a)能够与第二配气头(821)共同形成密闭的第二气室且至多能够将其中一个所述第四连接通道(821b)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式折叠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气机构(81)还包括第一接头(813),所述第一接头(813)的一端与第一气室相连通,另一端外接抽气设备;所述第二配气机构(82)还包括第二接头(8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科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