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699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搅拌釜体设有外循环管道,所述外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搅拌釜体的上部进料口和下部出料口,所述外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搅拌釜体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周向设有若干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设有扰流缺口。扰流缺口则一方面减少了扰流叶片搅动时的阻力,另一方面扰流缺口可以产生文丘里作用,加速搅拌釜体底部气体的上升运动,使气体快速的在搅拌釜体内向上移动并排出搅拌釜体,最后得到的涂料产品气泡少,产品质量高。外循环管道则将搅拌釜体底部的物料经外部管道重新打入搅拌釜体的内侧上部,对搅拌釜体底部不易搅动的物料进行强制循环,物料的混合效果更好。果更好。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涂料生产混匀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性涂料就是以水为稀释剂所得到的涂料,其不含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游离TDI有毒重金属,无毒无刺激气味,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漆膜丰满、晶莹透亮、柔韧性好,并且具有耐水、耐磨、耐老化、耐黄变、干燥快、使用方便等特点。
[0003]水性涂料生产中搅拌釜上下物料不易混合均匀,同时搅拌混合时底部的气体不易排出,导致得到的产品存在气泡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搅拌釜内物料混合均匀,且产品中气泡少。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包括搅拌釜体,所述搅拌釜体设有外循环管道,所述外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搅拌釜体的上部进料口和下部出料口,所述外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泵;
[0007]所述搅拌釜体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周向设有若干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设有扰流缺口。
[0008]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循环管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套管,所述保温套管的内侧设有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缠绕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的外侧,所述电加热带电连接有电源。
[0009]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加热带和所述电源串联连接。
[0010]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轴向设有若干绞龙叶片。
[0011]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釜体内部的上方设有消泡桨,所述消泡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消泡桨上设有若干旋转蛇形栅条桨。
[0012]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釜体的内部上方设有环形的分布器,所述分布器与所述外循环管道连通。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布器的下部设有若干出液管,所述出液管朝向所述搅拌釜体的内侧壁倾斜设置。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釜体的顶部设有人孔,所述人孔设有玻璃视窗。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包括搅拌釜体,所述搅拌釜体设有外循环管道,所述外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搅拌釜体的上部进料口和下部出料
口,所述外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搅拌釜体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周向设有若干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设有扰流缺口。扰流缺口则一方面减少了扰流叶片搅动时的阻力,另一方面扰流缺口可以产生文丘里作用,加速搅拌釜体底部气体的上升运动,使气体快速的在搅拌釜体内向上移动并排出搅拌釜体,最后得到的涂料产品气泡少,产品质量高。外循环管道则将搅拌釜体底部的物料经外部管道重新打入搅拌釜体的内侧上部,对搅拌釜体底部不易搅动的物料进行强制循环,物料的混合效果更好。
[0017]本技术的外循环管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套管,所述保温套管的内侧设有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缠绕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的外侧,所述电加热带电连接有电源,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加热带和所述电源串联连接。针对天气比较冷时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的情况,通过对搅拌釜体内的物料外循环并在外部进行加热,原料加热更快,加热效果好,节约了时间,缩短了工艺周期。而温控器可以对加热温度更精准的进行控制,得到的产品质量更高。
[0018]所述搅拌轴的中部轴向设有若干绞龙叶片,蛟龙叶片加强了物料从底部到上部的循环,混匀效果更好。
[0019]所述搅拌釜体内部的上方设有消泡桨,所述消泡桨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消泡桨上设有若干旋转蛇形栅条桨。消泡桨上设置的旋转蛇形栅条桨反复碰撞、搅破液面上的气泡,不断破坏生成的气泡,控制了泡沫的增加,大大减少了发搅拌釜体内气泡的产生。
[0020]所述搅拌釜体的内部上方设有环形的分布器,所述分布器与所述外循环管道连通,所述分布器的下部设有若干出液管,所述出液管朝向所述搅拌釜体的内侧壁倾斜设置。通过多个设置的出液管对外循环管道进入的物料进行再分布并与搅拌釜体内的物料进行再次混合,加强了混合效果,物料混合更加均匀,而朝向搅拌釜体的内侧壁倾斜设置的出液管将物料喷洒至搅拌釜体的内壁,物料从搅拌釜体内壁往下流的过程中,加热夹套可以对物料进行加热,然后加热后的物料再与搅拌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混合,通过热量传导,最终使整个搅拌釜体内的物料温度均匀。
[0021]所述搅拌釜体的顶部设有人孔,所述人孔设有玻璃视窗。人孔可以方便对搅拌釜体内部配件的检修,而玻璃视窗则可以方便的观察搅拌釜体内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5]图3是图2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其中:1、搅拌釜体;2、外循环管道;3、循环泵;4、搅拌轴;5、扰流叶片;6、扰流缺口;7、保温套管;8、电加热带;9、电源;10、温控器;11、绞龙叶片;12、消泡桨;13、旋转蛇形栅条桨;14、分布器;15、出液管;16、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8]如图1

3所示,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包括搅拌釜体1,所述搅拌釜体
1设有外循环管道2,所述外循环管道2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搅拌釜体 1的上部进料口和下部出料口,所述外循环管道2上设有循环泵3;所述搅拌釜体1内设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下部周向设有若干扰流叶片5,所述扰流叶片5设有扰流缺口6。扰流缺口6则一方面减少了扰流叶片5搅动时的阻力,另一方面扰流缺口6可以产生文丘里作用,加速搅拌釜体1底部气体的上升运动,使气体快速的在搅拌釜体1内向上移动并排出搅拌釜体1,最后得到的涂料产品气泡少,产品质量高。外循环管道2则将搅拌釜体1底部的物料经外部管道重新打入搅拌釜体1的内侧上部,对搅拌釜体1底部不易搅动的物料进行强制循环,物料的混合效果更好。
[0029]外循环管道2的外侧设有保温套管7,所述保温套管7的内侧设有电加热带 8,所述电加热带8缠绕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2的外侧,所述电加热带8电连接有电源9,还包括温控器10,所述温控器10与所述电加热带8和所述电源9 串联连接。针对天气比较冷时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的情况,通过对搅拌釜体1 内的物料外循环并在外部进行加热,原料加热更快,加热效果好,节约了时间,缩短了工艺周期。而温控器10可以对加热温度更精准的进行控制,得到的产品质量更高。本实施例中的温控器10为电子式温控器10,温控器10包括热电偶、单片机和继电器等,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2051,通过热电偶作为温度传感装置,把温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包括搅拌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釜体设有外循环管道,所述外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搅拌釜体的上部进料口和下部出料口,所述外循环管道上设有循环泵;所述搅拌釜体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部周向设有若干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设有扰流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管道的外侧设有保温套管,所述保温套管的内侧设有电加热带,所述电加热带缠绕设置在所述外循环管道的外侧,所述电加热带电连接有电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生产用搅拌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与所述电加热带和所述电源串联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涂料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玄洪星李桂芳玄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星原漆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